張麗姣
【摘要】廣場舞蹈歷史悠久,源于生活并深深扎根于生活,表現形式多樣,功能價值頗多,具有全民流行、健身娛樂、時尚休閑、藝術多元的特征。對政府低成本解決現代社會日益增多的肥胖癥、久坐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齡化、保健的高成本及社會穩(wěn)定和諧等有著重要價值,很符合中國社會強烈的集體性特點。
【關鍵詞】廣場舞 特點 推廣
廣場舞是舞之母,屬舞蹈藝術中最大子系統之一。在舞蹈發(fā)展的歷史長河中,源于生活且扎根于生活的廣場舞蹈,不斷兼容并蓄、推陳出新,既可健身和自娛自樂,又可作為節(jié)慶活動表演和競賽表演項目。因此,代代相沿、長盛不衰。
1 當代廣場舞蹈的現狀、特征
1.1 參與的人越來越多,廣場舞蹈成為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城市舞蹈
由于廣場舞蹈藝術的特殊性,有很強的健身作用,使廣場舞蹈成為娛樂健身為一體的城市舞蹈。全國各地從早到晚,都能看到廣場舞的影子。從中老年退休大媽、到中青年的婦女,再到男性、青少年參與者。
1.2 組織培訓與比賽漸多,廣場舞蹈的推廣價值日益被群眾和社會各界關注
廣場舞蹈的最大優(yōu)勢是“老少皆宜、簡單易學、無需基礎、無需舞伴、場地無限”,易于普及兼具健身、健心、健腦等價值內涵,并與現代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所以,日益被社會各界關注,組織培訓與比賽漸多,規(guī)模漸大。以排舞為例。排舞起源于美國,自2008年引進中國,現已擁有1500萬人參與。江西省,自首屆職工全健排舞大賽開賽以來,一發(fā)不可收拾,現已開辦300個健身排舞班,比賽120多場次,目前,江西省會跳健身排舞的職工已超過100萬人。2011年10月,四川為國慶62周年獻禮,舉辦了企業(yè)贊助的“健康跳起來”大型廣場舞比賽。僅重慶區(qū)預賽就有22支參賽隊伍,各隊不僅積極籌備、刻苦排練,還在服裝、舞蹈技巧上下足了工夫,充分展示了卓越的團隊精神及自身優(yōu)勢。
1.3 廣場舞蹈的內容與風格,從民族的到世界的,日益豐富
從原生態(tài)廣場舞蹈到加工整理的廣場民間舞蹈,再到創(chuàng)作的新廣場舞蹈,以及由國外引進的全健排舞等,都使廣場舞蹈不斷賦予了新鮮血液和價值內涵。所以,廣場舞蹈備受群眾青睞,成為時尚。
1.4 廣場舞蹈的巨大需求,使新興媒體——網絡的傳播迅猛普及
優(yōu)酷、土豆網上各種簡便易學、編排新穎、音樂極富時代性的廣場舞視頻層出不窮。點擊率高、好評如潮、各地模仿量大。上傳的有關廣場舞視頻作品從幾十到幾百,跳操的群眾從幾人到上百人,場面十分壯觀。平均點擊率4000余次,最高的達81萬次,視頻從動作編排、音樂、服裝到制作越來越專業(yè),成為替代嚴重缺乏的大眾體育指導員的源泉。
2 廣場舞蹈的推廣對策分析
2.1 提高對廣場舞的價值認識,并在人、財、物上給予支持以及細致貼切的關懷
一是可根據各區(qū)的特點,制定相應的區(qū)域國民休閑計劃,有計劃、有步驟地在資金投入,城市規(guī)劃和改造和綠道建設中做出科學規(guī)劃和福祉政策扶持,并在國家法定節(jié)日和民俗節(jié)慶中鼓勵各地開展廣場舞蹈活動。二是不斷完善廣場配套設施,方便群眾運動。如加強治安、衛(wèi)生及電路、照明設施的維護和保養(yǎng),解決像治安維護、機動車的亂停亂放、廣場衛(wèi)生和公廁衛(wèi)生狀況等問題,甚至人多的地方,還需要一些綠化隔離帶,把不同興趣的廣場舞蹈愛好者分隔開來。三是對開展好的地方,給予人、財、物、政策等優(yōu)先支持,使之發(fā)展成為范式,使政府職能部門的貼切關懷,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 關注學校、媒體和社區(qū)的力量,加強骨干隊伍培養(yǎng),營造良好文化氛圍
業(yè)余骨千是廣場舞蹈的重要部分,它是在民間藝人和業(yè)余文藝積極分子的基礎上形成和發(fā)展的。由于廣場舞是在優(yōu)美動聽的音樂旋律中,用情緒表達音樂,用心靈表現自我,把細膩情感與高超舞蹈技藝形神一致地展示,因此,廣場舞蹈對形態(tài)、姿態(tài)、肌肉群和力量、協調、靈敏素質等有一定要求。要推動廣場舞蹈的可持續(xù)繁榮與發(fā)展,唯有提高骨干隊伍整體水平,才能引導他們步人藝術殿堂;同時,由于骨干隊伍的不穩(wěn)定,流動性大,業(yè)務水平也參差不齊,這既給骨干隊伍帶來了活力,也給培訓增加了難度。在此,要特別關注學校、媒體和社區(qū)的多重力量,通過高等院校、舞蹈學校、藝術學校等提供更為系統的人才培訓課程;通過社區(qū)、居委與傳媒的力量,多組織各小區(qū)的多樣化交流與比賽,以吸引更多人群關注與參與。
3 結語
廣場舞蹈歷史悠久,代代相沿,源于生活且扎根于生活,表現形式多樣,功能價值頗多,適應范圍廣,具有全民流行、健身娛樂、時尚休閑、藝術多元等特征,是一項真正意義上的全民健身運動。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我國體育場地總體數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城鄉(xiāng)差異大、健身場所設施、管理和服務水平不高、體育休閑指導人員不夠、專業(yè)技能不足、體育公共服務體系不全等問題。對政府低成本解決社會日益增多的心理疾病、肥胖癥、久坐的生活方式、人口老齡化、保健的高成本等有重要價值,很符合中國社會強烈的集體性特點。是群眾積極運動、減緩壓力、娛樂身心以及改善每日生活中有意義的休閑機會的健身方式。馬克思曾預言:未來的人是審美的人。這是廣場舞蹈活動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根本所在。因此建議:政府要緊跟時代要求,提高價值認識,立足于不斷適應和滿足群眾審美需求,并在人、財、物上給予充分支持和貼切關懷;以各地廣場舞蹈成功推廣的案例和全健排舞推廣經驗為榜樣,抓組織、策劃、營銷、培訓、網站建設和影響面廣的大型比賽和高級研討會等活動,推動其生機勃勃的繁榮與發(fā)展;同時,學校、媒體和社區(qū)也應擔起責任,加強骨干培訓、價值宣傳及技術支持,充分發(fā)揮其它藝術形式所無法替代的積極作用。
綜上所述,只有政府主動投入,學校和媒體積極參與,社區(qū)全民關注,廣場舞蹈才能真正成為公共群體行為人情感宣泄的良好渠道、群體健身活動的最佳彰顯平臺,以及健康文明和諧生活方式的有效構建途徑。
參考文獻:
[1]鄧嘉.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廣價值[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1,37(3):33-34.
[2]譚林芳,黃春平.株洲全民健身萬人廣場舞表演大賽啟動.
[3][美]杰弗瑞·戈比,[韓]沈杰明著.劉曉杰,劉慧梅譯.北美休閑研究的發(fā)展:對中國的影響[J].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8,38(4):2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