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鵬翔 王乃馨* 鄭海濱
(江蘇省食品資源開發(fā)與質量安全重點建設試驗室,徐州工程學院食品工程學院,江蘇 徐州 221018)
蒼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為1年生菊科蒼耳屬草本植物,別名蒼刺頭、刺兒果、母豬蒿等,其葉片為蒼耳葉。蒼耳在全球主要大洲均有分布[1],我國有3種及1變種,各省份廣泛生長,多見于干旱山坡、旱田邊鹽堿地和干涸河床、路邊。蒼耳是傳統(tǒng)中藥材植物之一,在我國歷史不同時期的藥典中均有記錄?!短票咀ⅰ酚涊d“蒼耳,三月己后,七月前刈,日干為散?!鞔箫L癲癇,頭風濕痹,毒在骨髓”[2]?!妒朝煴静荨分杏小吧n耳,溫,主中風、傷寒頭痛”[3]?!侗静菥V目拾遺》中已有收錄“蒼耳子油”,有“治瘋”之效[4]。隨著現(xiàn)代提取技術手段的提升,有效成分的組成和功能重新受到重視。目前提取蒼耳葉揮發(fā)油類物質主要為有機溶劑法,但產品存在熱敏物質活性降低、丟失嚴重、溶劑殘留等問題。超臨界CO2流體萃取法(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fluid extraction,SEF-CO2)作為一種新型、高效、清潔的分離手段[5],具有萃取能力強、產率高、無殘留、無污染等優(yōu)點,單一萃取劑即可應對不同原料和物質提取,適用于高附加值和醫(yī)藥原料產品的獲取。蒼耳現(xiàn)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果實(蒼耳子)上,而對蒼耳葉或其他藥用部位重視較少。本課題首次采用超臨界法提取蒼耳葉精油,并對提取工藝進行優(yōu)化,為我國傳統(tǒng)中藥資源目前應用以干燥、炮制、打粉、切片等處理為主、以藥材或藥材原料為主這一現(xiàn)狀的擴大開發(fā)和利用奠定理論研究基礎。
1.1 材料與試劑:蒼耳葉購自山東聊城,CO2購自徐州華中特種氣體有限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電熱鼓風干燥箱:上海博訊實業(yè)有限公司;電子天平:上海越平科學儀器有限公司,高速萬能粉碎機:溫嶺市林大機械有限公司; HA121-50-01超臨界萃取裝置:江蘇南通華安超臨界萃取裝置,SB-5200DTN超聲波清洗器:寧波新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1 提取工藝:蒼耳葉清除泥沙、根莖等雜物,烘箱中35 ℃下烘至恒重后粉碎,過篩。取100 g裝入萃取釜,開啟超臨界萃取設備,調整溫度到設定值后放入萃取釜,調節(jié)壓力、溫度、時間等參數。提取結束后放料、收集產物并稱重計算。
試驗流程如下:蒼耳葉除雜、烘干→粉碎過篩→超臨界CO2提取→放料→稱重計算。
2.2 提取率的計算:本試驗采用蒼耳葉揮發(fā)油的提取質量做為參考指標,其計算方法如下所示:×100%提取率 。其中C1為蒼耳葉揮發(fā)油的質量(g), 為蒼耳葉的質量(g)。
2.3 單因素試驗設計:以精油提取率為指標,考察時間(30 min、60 min、90 min、120 min、150 min)、溫度(35 ℃、40 ℃、45 ℃、50 ℃、55 ℃)、壓力(20 MPa、24 MPa、28 MPa、32 MPa、34 MPa)、過篩目數(20、40、60、80、100)這些單因素的影響,按照2.1工藝對蒼耳葉揮發(fā)油進行提取試驗。
2.4 正交試驗設計。根據2.3試驗結果,選取各個單因素試驗結果的最優(yōu)3個水平,設計L9(34)正交試驗??疾煲蛩?、水平包括時間(60 min、90 min、120 min)、溫度(35 ℃、40 ℃、45 ℃)、壓力(24 MPa、28 MPa、32 MPa),按照2.1工藝對蒼耳葉揮發(fā)油進行提取試驗。
3.1 揮發(fā)油提取單因素試驗結果
圖1 萃取時間對蒼耳葉揮發(fā)油萃取率影響
圖2 萃取溫度對蒼耳葉揮發(fā)油萃取率影響
圖3 萃取壓力對蒼耳葉揮發(fā)油萃取率影響
圖4 萃取目數對蒼耳葉揮發(fā)油萃取率的影響
表1 正交試驗優(yōu)化設計結果分析表
3.1.1 萃取時間對提取率的影響:隨著萃取時間的延長,萃取率在90 min時達到最大值1.44%,之后繼續(xù)延長時間萃取率基本保持不變。這可能是在萃取剛開始時,CO2與原料接觸需要一定時間,并且在逐漸升至超臨界狀態(tài)后不斷將目標物溶解、擴散出來,這段時間在大約90 min時CO2與揮發(fā)油成分提取達到最大值,此時蒼耳葉揮發(fā)油成分大部分已溶于CO2,繼續(xù)增加萃取時間對蒼耳葉揮發(fā)油的提取量影響不大,考慮到時間的延長造成人工、成本的增加及設備損耗,確定最適宜的萃取時間為90 min。見圖1。
3.1.2 萃取溫度對提取率的影響:隨著溫度提高,蒼耳葉揮發(fā)油萃取率呈現(xiàn)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趨勢,在萃取溫度升到50 ℃時,揮發(fā)油的萃取率逐步降至谷底0.4%。由提取率波動結果可見,溫度是超臨界萃取的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溫度對萃取率的影響一方面隨著溫度升高,CO2流體的密度降低進而導致目標物在CO2中的溶解效果下降,另一方面當壓力保持一定時,當萃取溫度不斷提高,物質的揮發(fā)性會增加,使得物質在流體中的溶解度增加。這兩種作用的混合使特定溫度下CO2會表現(xiàn)出對目標物的最大溶解效果。但高溫還會將一些大分子復雜化合物提取出來,這些物質往往熔點較高,不屬于精油類物質。故最終確定最適萃取溫度為35 ℃。見圖2。
3.1.3 萃取壓力對提取率的影響:隨著萃取壓力的不斷增大,萃取率經歷了先增大后降低的過程,于28 MPa時達到最大值2.33%。CO2流體的密度在一定范圍隨著壓力的不斷增大而增大,同時帶來溶解能力的提升。超過一定壓力后再繼續(xù)升高并不能顯著增加提取率。在本研究中,壓力超過28 MPa還出現(xiàn)明顯下降,這可能與提取物成分發(fā)生改變有關。某些大分子物質隨著碳原子數目增加導致提取率發(fā)生明顯降低。因此,確定最適宜的萃取壓力為28 MPa。見圖3。
3.1.4 萃取時物料目數對提取率的影響:根據結果,萃取物料的目數在本次試驗條件下對蒼耳葉揮發(fā)油萃取率的影響有限。不同物料顆粒目數對萃取率提取在一個水平線上波動。本試驗最大目數20已經可以使物料顆粒維持在1 mm以下。因此,考慮到人力、物力和時間的消耗,最終選20目篩。見圖4。
3.2 揮發(fā)油提取正交試驗結果:根據單因素結果,最終選取萃取時間、萃取溫度、萃取壓力3個因素進行3水平設計正交試驗,舍棄目數,所得到的結果見表1。
通過直觀分析,根據R值,可以認為影響最大的因素是萃取溫度(B),其次是萃取壓力(C)和萃取時間(A)。經方差分析,溫度對揮發(fā)油提取率存在顯著影響(0.05>P>0.01),其他兩個因素影響無統(tǒng)計學意義。同時通過比較表中各因素的K值大小,從而得出超臨界CO2法萃取蒼耳葉揮發(fā)油的最佳工藝條件為A2B1C2,與正交方案中4號結果一致。對應最佳工藝條件為:萃取時間90 min,萃取溫度35 ℃,萃取壓力28 MPa。該條件下蒼耳葉揮發(fā)油最佳萃取率為4.38%,且經過重復在該條件下驗證揮發(fā)油的萃取率最低為3.96%,最高為4.56%,平均萃取率可達4.30%。
本試驗采用超臨界CO2法萃取蒼耳葉揮發(fā)油,通過單因素試驗確定影響超臨界CO2法的萃取溫度,萃取壓力和萃取時間范圍,在此基礎上設計正交試驗。最終獲得超臨界法萃取蒼耳葉揮發(fā)油的最佳工藝條件為:萃取溫度35 ℃,萃取壓力28 MPa,萃取時間90 min,此時的揮發(fā)油平均萃取率可達4.30%。與肖家軍[6]采用微波輔助乙醇法提取率3.78%相比,超臨界提取方法更加高效,產物避免了有機溶劑殘留和高溫的不良影響,品質更佳,可為相關下游技術的使用提供優(yōu)質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