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倩雯
【摘要】隨著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不斷更新,很多高校越來越重視英語口語教學,但是在口語教學課堂中仍存在一定問題,使得學生很難流暢準確地提升自己“說”的能力。事實上,這些問題存在教師和學生雙方面,教師應采取積極主動地方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口語環(huán)境,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以提高口語課堂的教學效果,最終達到讓學生流暢準確地“說”的能力。
【關鍵詞】口語教學;教學效果;興趣
一、前言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口語這個單項往往是被忽視的一個部分,很多老師和學生的精力都在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上,他們的主要學習時間都花在了聽,讀,寫上,即使學校開設了口語課程,學生也認為口語課不是必修課,學不學得好不重要,從而大大地減弱了在口語學習上的積極性,也影響了口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二、口語的重要性
隨著社會對應用型人才需求的提升,高校根據轉型的需求,將課程進行了細化,口語課已經被列入必修課的行列。開設口語課是為了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這才是英語教學的最終目的。學習一門外語,最終還是要能用它交流,做到真正的學以致用,只會做聽力和閱讀,是會在未來工作中受限制的。所以現(xiàn)在市場上大量的口語培訓層出不窮,與其在以后工作中才認識到學習口語的重要性,跑去報口語培訓班,還不如在就業(yè)前扎扎實實的在學校學好口語,抓緊課堂的練習時間,提升自己未來就業(yè)的核心競爭力。
三、口語課堂存在問題
1.師資力量不足。在選擇口語教師時,沒有科學系統(tǒng)地分析哪些老師是有口語教學經驗及口語優(yōu)勢的,盲目地將沒有經驗的老師安排到口語課堂的教學中,從而減弱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會認為這些老師自己的口語發(fā)音都有問題,老師尚且如此,我們還能學到什么呢?同時也將一些沒有教學經驗的外教安插在課堂里,學生會覺得一節(jié)課下來只能聽外教不停地說,而自己在課堂上沒有說的機會。
2.教師備課不充分。不少學校對口語教材選用沒有結合市場發(fā)展的需要,教材版本陳舊,沒有更新。有的教師按步照班教材里的內容,不會與時俱進,結合課外材料,減弱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有的教師,沒有做好課堂設計,只是隨便找?guī)讉€話題,讓學生討論一節(jié)課,學生討論過后,也沒有任何評價,那么在這堂課中,學生也沒有學到什么。
3.學生的心里障礙。很多學生在上大學以前,學習英語的目的對他們來說就是考試,也就是所謂的啞巴英語,這樣的習慣到了大學英語口語課堂,也使得他們無法張口,寧可把自己的想法寫出來,而不愿意張口說。還有的學生怕自己說錯,怕其他同學笑話,一遇到自己不確定的單詞和句子,就選擇放棄,不愿意將自己的不足表現(xiàn)出來讓老師指正。
4.課堂組織。有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缺乏課堂組織的經驗,對于學生不愿意開口的現(xiàn)象,沒有積極主動的引導,反而自己在課堂上發(fā)表長篇大論,介紹個人經歷或者相關英美文化等,雖有一定地示范作用,但忽略了口語課堂應以學生為主導,老師只是引導者的課堂教學理念。此外,有的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的基礎不太好,在口語論述的時候會有詞匯匱乏,句型混亂的現(xiàn)象,就拼命的在課堂上講單詞,講句型,講語法,把口語課變成了大學英語精讀課,誤導了學生學習口語的方向。
四、如何提升教學效果
1.配備恰當的師資力量。選擇有著豐富口語教學經驗的老師,發(fā)音標準,論述流暢準確,也要性格開朗,有親和力,能和學生建立起良好的關系,鼓勵學生課堂多參與討論,多發(fā)言,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2.教師備好英語口語課。在授課之前,教師應進行系統(tǒng)地備課,說課,把握好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時間,合理科學地組織學生的課堂討論活動,也要增添一些課外素材,與時俱進,使學生具備包羅萬象的能力,在面對每一個口語專題時,讓學生做到有素材可說,并及時地對學生的論述進行點評和給出建議,讓學生從中受益。
3.突破學生的心里障礙。良好的心里狀態(tài)是提升口語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首先,教師應為學生創(chuàng)造輕松的課堂環(huán)境,讓學生一進教室就感到放松,比如讓同學把座椅搬開,圍成一個大圓圈,教師站在中間,減少學生的緊張感。其次,在每一個課堂任務前,教師應先帶頭示范,給學生信心,引導學生進行自由討論。另外,教師應調動全班學生的積極性,而不是把重點放在基礎好的學生身上,讓每一學生都有機會張口,遇到基礎薄弱的學生,可以做一些引導,例如一個句子給出開頭,讓學生進行補充,又或者幫助學生回憶一時無法記起的單詞或短語。最后,教師不應在學生作答的過程中指出錯誤,那樣會打斷學生的整體思路和學習積極性,可以在學生說完之后,對主要錯誤進行正面積極地指正。這樣,學生在課堂中就不會有心里障礙不敢開口說,或者怕自己說錯。
4.加強會話中的聽力水平。按照語言規(guī)律,在平常交際中,人們的交際首先是要不斷地聆聽,聽力是輸入,口語是輸出,聽力是口語的基礎,口語是對聽力的有效監(jiān)測,豐富準確地輸入是確保高質量輸出的必要條件。在實際教學實踐中,應讓“聽”和“說”緊密結合。
五、總結
英語口語是英語學習中相對更重要也是更困難的一部分,開展口語教學也是大學英語教學中最艱巨復雜的問題,而真正的口語交際能力只能在語言環(huán)境中實際掌握,在課堂上,我們應為學生積極創(chuàng)造這種環(huán)境,不僅要求有口語地道的老師,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條件,讓學生在課上學有所獲。
參考文獻:
[1]劉淑穎.大學英語教學研究[M].北京:國防工業(yè)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