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智能
“師生互動”是指課堂教學中為完成教學目標,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的一切交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在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指導下,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學過程不再被看作是一種純粹的被動接受的靜態(tài)過程,而是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相互影響的動態(tài)過程。盡管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在課堂中出現了充滿人性的師生互動,但由于受長期陳舊的教育觀念的影響,在農村小學不乏出現“低效”,甚至是流于形式的“無效”的“畸形互動”。本文針對其存在問題,深刻剖析其根源,大膽探索,進而提出其解決問題的策略。
通過研究以全面了解學生數學課堂學習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課堂教學的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學習的過程,面向全體著力降低課堂交往重心,提高課堂交往互動活動的實小,著眼于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促進學生全面、持續(xù)、和諧發(fā)展。具體如下:
1.小學數學課堂交往現狀調查研究
通過各年段抽樣問卷與訪談了解學生數學課堂交往現狀,進行問題歸因分析,為課題研究的展開提供假設前提。
2.進行師生課堂交往方式研究
探究亦已形成或即將趨向形成的有效交往互動方式,進行有效驅動策略的提煉建構。
3.著眼教師是課程建設者的研究
教師善于進行利于促進交往互動的資源開發(fā)與學習活動設計,進行序列化教學設計與反思重建的案例研究,積累提供分享的素材,做課程的建設者。
4.著眼學生是課程建設者的研究
在多向互動、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學生也是課程資源的建設者。進行學生學習交往典型個案的研究提煉。
5.著眼學生綜合素養(yǎng)發(fā)展的研究
立足大教育背景,凸顯“育人為本”“面向每一個孩子的數學教育”的課程教育理念。
那什么是有效互動呢?有效互動就應該是在一定的組織形式下,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體等各要素之間產生的一種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學生思維,體現學生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行為。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又該怎樣來實現有效的師生互動呢?我認為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要解決學生愿意動的問題
1.積極激發(fā)參與的動力
一堂課里,要讓學生動起來,首先教師得動起來;要讓學生動得有針對性,參與得有時效性,教師就應該動得有針對性和時效性,就應該提前做好既充分又扎實的課前準備。認真鉆研教材體系,積極挖掘教學內涵,努力把握教學重難點,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恰當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想方設法創(chuàng)設既引人入勝又恰如其分的教學情境,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愿意主動參加到教師的教學活動中來。因為興趣是小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心理傾向,是推動他們進行學習活動的內在動力。只要抓住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興趣點”,就等于為師生的有效互動注入了必須的動力。
2.努力維持參與的動力
有了“興趣點”,還應考慮在整節(jié)課中如何保持興趣長久不衰的問題。因為廣大農村小學的留守兒童和單親家庭所占的比例很大,加上新的“讀書無用論” 的影響,他們只能接觸孤立的學校教育,不能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缺乏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的教育。因此許多農村小學生在課堂中表現為事事不關心,精力不集中,嚴重缺乏自信心和自控力。這就使得知識與能力都明顯不足,條件與設施、理念與方法都明顯落后的農村教師必須要從課堂教學的實際出發(fā),適時抓住課堂中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學生值得表揚的地方,時時刻刻為學生建立起最起碼的自信心。只要有了自信,就等于為師生的有效互動注入了推進劑,就能較長時間地維持學生參與互動的動力。
二、要解決師生怎么動的問題
1.全力關注師生互動的“面”
廣大農村小學的數學學科中,許多學生對新教材很不適應,兩級分化嚴重,個體差異大。作為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務必要認真分析學情,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在設計數學問題時要層次分明,既能讓中低層次的學生參與,又能讓中高層次的學生參與。在課堂互動時,要積極發(fā)現學生的微小進步,千方百計給所有學生創(chuàng)造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讓每一個學生時時處處都有機會參與,也都敢于參與到互動中來,從而使得整個課堂中絕大多數的學生在絕大多數的時間里都在動,而不是少數的幾個優(yōu)生在動。
2.用力著眼師生互動的“互”
古語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我們的物理學知識也可得知任何一種物體既有作用力,又有反作用力。因此,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永遠都是在各種教與學的活動中相互碰撞,相互作用的。教師課前的“動”引導著學生課中的“動”,學生課中的“動”又促進教師課中的“動”要靈活優(yōu)化,及時準確的調整,教師被優(yōu)化后的“動”又會指導學生的“動”更優(yōu)化。于是整堂課里學生在動,他們動得有成就感,教師也在動,他動得有職業(yè)幸福感,他們的動是相互的。這樣就避免了農村小學數學課堂中只有老師動,學生不動或者只有學生動,老師不動的單一活動現象。
3.嚴密注視師生互動的“序”
在我們農村小學的數學課堂中也有學生人數動得多,時間動得久的課堂,但大多數是動得沒有順序,沒有章法。而有效的師生互動必須是有線索,有順序,有組織的。作為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更要在師生互動的課前設計的預見上狠下功夫,嚴密注視課堂中師生互動的多向性和可調性,把握好師生互動的“序”,積極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努力調整教師自身的教學情感,避免課堂出現混亂和不可控制的局面。
4.嚴格把關師生互動的“質”
有效互動的意義就是克服傳統(tǒng)課堂中的單一和枯燥的教學行為,打破課堂的沉悶和焦慮,讓學生在一種愉悅和亢奮的狀態(tài)中主動學習,積極思維。一堂成功的師生互動的課,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決定著課堂教學的成敗。因此作為條件、技能和意識都落后農村小學的數學教師,必須從知識的傳授者中解脫出來,積極把自己轉變?yōu)閷W生學習熱情的激發(fā)者,學習方法的引導者。
總之,師生互動作為學生數學學習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方式,要真正體現它的有效性,教師不僅要在理念上重視它,更要在實踐中處理好互動中形式與實質的關系,要以平等的師生觀來指導與學生的交往過程,讓我們的老師和學生都動起來,更好地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