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存才
【摘要】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活動中有效應用合作學習的模式,能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習能力、探究能力,使學生對閱讀教學內(nèi)容有更深刻的認知,充分彰顯教育教學的價值。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嘗試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育教學效率,提高了小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有利于推動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深入開展。本文探討了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關鍵詞】合作學習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嘗試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7-0197-02
無論在教學中采取什么樣的閱讀形式,都要在尊重學生是學習主體地位的前提下開展,將合作學習的方式潤物細無聲的融入到語文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對語文的閱讀產(chǎn)生天然的興趣,激發(fā)學生自主閱讀學習的原動力。
一、合作學習在語文閱讀中的價值
目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最大難點在于學生積極性不高,閱讀興趣挖掘比較困難。合作學習是克服這一難點的有效形式,這種形式打破了傳統(tǒng)教學中學生的孤軍奮戰(zhàn)的基本特點,能夠將學生組成一個緊密的小集團,在集團內(nèi)部學生可以自由的交流,自由的表現(xiàn)自己在閱讀中的收益,進而促使學生產(chǎn)生成就感,切實體驗到合作學習這種模式給學生帶來的巨大吸引力。閱讀教學中的邏輯起點在于能夠增強學生的個性言說能力,合作意識的形成對于學生的學習、交際甚至生存都會產(chǎn)生重要的推動作用,因而這種學習模式和合作意識一單在學生身上建立對學生產(chǎn)生的作用將是非常巨大的。
作為語文合作學習的價值選擇,教師和學生都在其中發(fā)揮作用。一直以來,合作學習沒有在語文教學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師沒有很好的扮演好推動者和調和者的較色。合作學習不僅僅是學生在其中發(fā)揮自己應有的作用,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面對這種新生事物和從沒接觸過的教學模式要教師的指點和引導。
二、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嘗試
(一)加強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宣傳和教育
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之所以存在缺乏必要的指導,沒有成為制度化的教學模式,以及學生自我組織能力缺乏等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廣大師生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不足。因此,必須通過加強對合作學習模式的宣傳和教育,提高廣大師生對合作學習模式的認識,從而在科學的基礎上保證合作學習模式的順利開展。一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師來說,需要加強其對合作學習模式的系統(tǒng)理論方面的教育,并對其進行必要的實踐教學培訓,避免其出現(xiàn)對合作學習缺乏指導或者不知道如何指導的問題。另一方面,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學生,應當由教師對其進行合作學習模式的基本概念、必要性,以及基本運作方式的教育,使其能自覺地利用合作學習模式促進自身各方面素質的提高。
(二)明確合作學習模式的基礎地位
合作學習模式之所以不能成為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提并論的教學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其沒有得到制度上的認可。因此,要充分發(fā)揮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作用,就必須從制度上明確合作學習模式同傳統(tǒng)教學模式相同的基礎地位。首先,應當在小學教育系統(tǒng)的相關規(guī)定中,明確提倡以合作學習模式取代傳統(tǒng)教學模式,賦予合作學習模式制度上的基礎教育模式的地位。其次,制定全國統(tǒng)一的合作學習模式的標準,規(guī)定合作學習模式的基本操作模式,避免現(xiàn)有的各行其是造成的效果差別巨大的情況出現(xiàn)。
(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無論是培養(yǎng)團隊精神、還是競爭意識,以及自學能力等,都離不開學生積極性和主動性的充分發(fā)揮。事實上,合作學習模式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最大的優(yōu)勢,即在于其克服了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中學生被動地接受教師的課堂講授,從而造成對教師過度依賴的問題。因此,即使在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的早期,學生們因為自我組織能力不足的原因造成學習效率低下的后果,教師也只應當給予其必要的指導,而且這種指導應當以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為目的,使學生在不停的鍛煉中達到合作學習促進教學質量提高的目的。如《桂林山水》課程學習前,教師可以先提出個小問題:“我們的祖國土地廣袤、資源豐富、風景奇絕,同學們都知道哪些美麗的風景城市呢?”學生在課堂一開始就接收到問題,有利于快速進入學習情境,經(jīng)過思考,學生可能答出各種著名的旅游景區(qū),當然并不一定包含桂林,但通過這個小問題學生已經(jīng)做好了學習的準備,這便達到了拋磚引玉的目的。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加強指導,升華合作
由于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學生如果在閱讀訓練中遇到一些難題,而又沒能及時解決,那么就會導致學生的閱讀興趣逐漸降低,給閱讀教學的順利進行帶來不利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升華合作教學。
閱讀教學具有一定周期性,要求教師給予學生充分的閱讀時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養(yǎng)成自主閱讀的習慣,增長自身的經(jīng)驗和知識,這樣才能更好地保障學生閱讀的有效性。但是在實際情況中,很多教師都偏重于語文基礎理論知識的講解,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較少,致使學生進行閱讀的積極性較低,難以保障閱讀教學質量。因此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實際學習興趣進行合理分析,營造出良好的閱讀氛圍,有效應用合作教學法,并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從而更好地保障閱讀教學質量。例如,老師在講解《初春》這篇課文時,內(nèi)容涉及到很多與春天有關的詩句、詞語、成語等,如果語文老師多次提到這些詩句,而小學生對詩句的意思很難理解,進而導致學生對春的概念比較模糊,造成老師難以預期的教學效果。但老師可以先試著提及一些簡單詩句,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數(shù)梨花開?!崩蠋熛茸屝〗M成員討論這句詩的意思,之后老師再為學生仔細的解釋,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來領會作者想要表達的意義。進而加深學生對閱讀學習的印象。通過這種教學方式,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春天的印象,促進小學生的語文閱讀學習。
參考文獻:
[1]何麗娟.對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語文學刊.2015(15)
[2]朱立增.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小學).2015(04)
[3]谷玉艷.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探究[J].考試周刊.201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