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 濤,朱家明
(1.安徽財經大學 金融學院;2.安徽財經大學 統計與應用數學學院,安徽 蚌埠 233030)
為緩解中國副食品供應矛盾,農業(yè)部于1988年提出建設“菜籃子工程”.該項目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肉類,蛋類,牛奶,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以及養(yǎng)殖和飼料加工服務系統,以確保居民全年新鮮供應副食品.作為“菜籃子”工程的產物,蔬菜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到1995年,蔬菜的人均消費量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杭州江干人口近90萬.全市在郊區(qū)和農業(yè)區(qū)建立了8個蔬菜種植基地,每天為城市居民提供蔬菜供應任務,并將蔬菜運送到35個蔬菜銷售點.市區(qū)有15個主要交通樞紐.在運輸蔬菜的過程中,蔬菜種植基地可以利用這些交叉路口到達蔬菜銷售點.如果蔬菜銷售點的需求不能滿足,市政府必須對短缺提供一定的補償.同時,市政府還根據蔬菜種植基地供應蔬菜的數量和距離,提供相應的運費補貼,以增加蔬菜種植的積極性.運費補貼標準為0.04元/(1噸1公里).對于一些中小城市,蔬菜主要種植在郊區(qū)和農業(yè)區(qū),通過政府補貼保證城市蔬菜供應.這不僅增加了城市蔬菜供應的數量和質量,也刺激了郊區(qū)和農業(yè)地區(qū)的蔬菜農民的積極性.
申福軍[1]基于總體配送中心選址模型,添加蔬菜農產品配送中心需要考慮的獨特約束和獨特的目標函數,實現建立蔬菜產品配送中心選址模型的目標.不足之處是假定庫存成本沒有被考慮在內,但實際上,即使相對時間敏感的蔬菜等農產品在分銷系統中也有庫存.石鋼[2]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建立了一個更科學的定量選址模型,不僅考慮了運輸和建設成本,新鮮農產品的腐敗損失,還考慮到新鮮度問題和經濟效益.不足之處是缺乏對大量數據的實證研究和驗證.
根據在浙江省統計局所搜集的數據,利用MATLAB繪制出各蔬菜基地、交通路口、銷售點之間的連通圖,如圖1所示.
圖1 運輸路徑連通圖
由于蔬菜的運輸具有無向性,因此我們考慮用Floyd算法求出蔬菜基地到銷售點之間的最短距離.
Floyd算法,是一種用于尋找給定加權圖中頂點間路徑最短的算法,基本步驟如下:
①讓所有邊加入中間點1,取Aij與Ai1+Aij中較小的值后Aij的新值,完成后得到A(1);
②讓所有邊加入中間點2,把Aij與Ai1+Aij中較小的值后 Aij的新值,完成后得到 A(2),以此類推得到 A(3),A(4),…,A(n),其中循環(huán)到第n個得到的A(n)即我們所求的結果,Aij(n)表示頂點i與j之間的最短距離.
因此可以描述為:(arcsij為臨接矩陣)
定義一個n階正矩陣系列:
按照以上步驟規(guī)定,可以建立58×58的網絡權矩陣為:
其中,p=58,Dij為第i個蔬菜種植基地到第j個銷售點之間的最短距離.
下面來確定網絡權矩陣:
其中,wij=lij,當(vi,vj)屬于 E 時,lij為(vi,vj)的權;
因為上述網格有58個結點,故網絡的權矩陣均為58階矩陣.在給出網絡最短路線的Floyd算法:
①dl=w(w為所給網絡的n階權矩陣)
②dk=(dkij)n×n,k=2,3,…,p
其中,dkij=min[d(k-1)ij,d(k-1)is+d(k-1)sj]i,j=1,2,…,n
下面來計算次數,當 wij>0時,p由下式確定:p≥,這樣的dp就確定了網絡各點間的最短距離.此處
n=15,解出p≥3.3669,故只需取p=4,即算到d4即可.
運用MATLAB軟件編程求得8個蔬菜種植基地分別到35個蔬菜銷售點之間的最短距離xij,由于數據量較大,故省去部分數據,結果見表1.
表1 基地與銷售地之間最短距離一覽表
為了計算無短缺量限制下的最小費用,我們對總生產量與需求量之間的關系進行分析,見表2.
表2 總生產量與需求量對比表
由表2可以看出:蔬菜總生產量小于銷售點需求量,該問題屬于產量大于銷售量,因此可以使用線性規(guī)劃的方法,求得政府最小補貼費用和最佳運輸方案.
總費用包括兩部分:蔬菜調運費P各市場供給量小于需求量的短缺損失L,即Z=P+L;根據題意,它們分別可以用公式表示為:
①蔬菜總運輸費用P可以表示為:
②市場j的短缺量為:
③短缺總補償L為:
所以最終的目標函數為:
使用LINGO編程求得結果,可知最小政府補貼費用為42833.06元,具體的運輸方案為:
①基地1:向銷售點4運輸14.3噸,向銷售點5運輸13噸,向銷售點13運輸8.5噸,向銷售點23運輸4.2噸.
②基地2:向銷售點15運輸11.6噸,向銷售點17運輸13.6噸,向銷售點23運輸2.5噸,向銷售點24運輸11.3噸,向銷售點25運輸6噸.
③基地3:向銷售點25運輸3.6噸,向銷售點27運輸7.2噸,向銷售點28運輸8.9噸,向銷售點29運輸10.3噸.
④基地4:向銷售點11運輸5.9噸,向銷售點12運輸7噸,向銷售點24運輸1.2噸,向銷售點31運輸7.7噸,向銷售點34運輸7.2噸.
⑤基地5:向銷售點21運輸2.2噸,向銷售點22運輸7.4噸,向銷售點32運輸8噸,向銷售點33運輸11.4噸.
⑥基地6:向銷售點10運輸7.2噸,向銷售點19運輸7.3噸,向銷售點20運輸10噸,向銷售點21運輸10.5噸.
⑦基地7:向銷售點1運輸6.5噸,向銷售點2運輸9噸,向銷售點8運輸9.5噸.
⑧基地8:向銷售點2運輸1.2噸,向銷售點3運輸12噸,向銷售點10運輸1.2噸,向銷售點11運輸4.6噸,向銷售點18運輸9噸.
在無短缺量最小費用模型的基礎上,我們加入各蔬菜銷售點的短缺量不超過需求量的30%這一新的約束條件得出有短缺量限制的最小費用模型.
使用LINGO編程求得結果,可知最小政府補貼費用為50476.19元,具體的運輸方案為:
①基地1:向銷售點4運輸10.01噸,向銷售點5運輸9.1噸,向銷售點13運輸5.95噸,向銷售點14運輸8.4噸,向銷售點15運輸6.54噸.
②基地2:向銷售點11運輸4噸,向銷售點15運輸1.58噸,向銷售點16運輸8.75噸,向銷售點17運輸9.52噸,向銷售點23運輸6.7噸,向銷售點24運輸3.95噸,向銷售點26運輸10.5噸.
③基地3:向銷售點24運輸4.8噸,向銷售點25運輸6.72噸,向銷售點27運輸5.04噸,向銷售點28運輸6.23噸,向銷售點29運輸7.21噸.
④基地4:向銷售點11運輸3.35噸,向銷售點12運輸4.9噸,向銷售點30運輸9噸,向銷售點31運輸7.7噸,向銷售點34運輸5.56噸,向銷售點35運輸7.49噸.
⑤基地5:向銷售點21運輸3.95噸,向銷售點22運輸6.16噸,向銷售點32運輸8噸,向銷售點33運輸7.98噸,向銷售點34運輸2.91噸.
⑥基地6:向銷售點8運輸2.55噸,向銷售點9運輸7噸,向銷售點10運輸8.4噸,向銷售點19運輸5.11噸,向銷售點20運輸7噸,向銷售點21運輸4.94噸.
⑦基地7:向銷售點1運輸6.5噸,向銷售點2運輸4.6噸,向銷售點7運輸9.8噸,向銷售點8運輸4.1噸.
⑧基地8:向銷售點2運輸5.6噸,向銷售點3運輸8.4噸,向銷售點6運輸7.7噸,向銷售點18運輸6.3噸.
根據前文計算出的結果進行計算,顯然可以達到效率最大化的目的,因此本文的研究在實際生活中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同時,在考慮保證短缺量少于需求量的30%時,直接導致了政府補貼費用的飆升,增長了17.8%,而對于限定條件的考慮必定不多于實際情況下的限定條件,因此本文所做出的結果會相對偏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