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近代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演變

        2018-08-07 23:01:38馬俊燕
        高教探索 2018年7期

        馬俊燕

        摘 要:近代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演變是英國社會結(jié)構(gòu)變化的重要體現(xiàn)。中世紀時期英國大學法人受到教會法人、行會法人和日耳曼團體主義因素的影響。都鐸王朝統(tǒng)治時期,尤其是宗教改革的進行使得大學法人觀念剔除了教會因素逐漸向世俗化演進,大學法人最終成為學術(shù)性質(zhì)的法人。近代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確立不僅推動了大學自身建設和獨立發(fā)展,而且為大學實現(xiàn)自治和學術(shù)自由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鍵詞:大學法人;宗教改革;世俗化

        近代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演變與近代英國社會結(jié)構(gòu)變化有著密切關系。隨著都鐸王朝登上歷史舞臺和宗教改革的施行,英國大學法人逐漸剔除教會因素走向世俗化,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具有學術(shù)性質(zhì)的法人。本文擬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研究近代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演變。

        一、近代有關大學法人身份的判例

        本文首先收集了《英格蘭判例集》(English Reports)中有關英國大學法人身份的判例,從法律實踐經(jīng)驗的角度來看近代英國大學因法人身份在普通法中引起的糾紛。

        1675年,國王的司法檢察長和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訴約翰·普萊特爵士、約翰·普萊特先生和漢佛萊·格雷格案[1]的基本情況是:威廉姆·普萊特(William Platt)在遺囑中將66處房產(chǎn)和一些地產(chǎn)捐贈給劍橋大學的圣約翰學院。威廉姆死后,他的兄弟也是繼承人羅伯特·普萊特(Robert Platt)占有了土地和房產(chǎn),并稱威廉姆的遺囑是無效的,理由是遺囑中未正確拼寫受贈人圣約翰學院的法人名稱(the Name of corporate body)。學院與羅伯特和捐贈人的父親以及其他有繼承權(quán)的親人們私下達成和解協(xié)議。法庭在聽取各方的意見后認為,這份和解協(xié)議違背了捐贈人的意愿,是對慈善(charity)的侮辱。雖然接受捐贈的學院一方自愿放棄原有的捐贈,與被告達成和解,但是依然是不合法的。法庭最終認為,學院有權(quán)擁有這些土地和房產(chǎn),被告應全部交還給學院。在本案中,被告利用捐贈人遺囑中未正確拼寫學院法人名字這一點,從而否認了遺贈的合法性。

        1687年,牛津大學基督圣體學院案[2]的起因是學院在接受捐贈土地的時候,正好處于沒有院長的時期,因此導致法人身份不完善(imperfect body),不能接受捐贈。同年,牛津大學女王學院案[3]的基本案情是:女王學院在與一家醫(yī)院訂立契約的時候,將自己的法人名稱寫作“Proepositus Socii & Scholares Collegii reginalis in Oxonia,Gardianus Hospitalis”。原告認為租約不能成立,因為學院的法人名稱寫錯了,應該是“Proepositus Socii & Scholares Collegii reginalis in Oxonia,gardiani Hospitalis”?!癵ardiani”是拉丁文的復數(shù)名詞,原告認為學院是由多人組成的法人團體,其中每個人都有權(quán)利。最終法庭認為,租約本身是有效的,因為學院作為法人團體具有一個身體,一種人格——one body,as one person,因此法人名稱中名詞使用單數(shù)形式并沒有錯。

        1799年劍橋大學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訴達文波特案[4]說的是:克雷文博士(Doctor Craven)是西德尼·蘇塞克斯學院的一名學者,他與學院法人一起作為聯(lián)合債權(quán)人將錢借給被告達文波特。之后克雷文博士去世了,被告因此拒絕償還債務。法庭經(jīng)審理認為,學院在契約上蓋了學院法人的印章,法人是不會死亡的,因此被告理應償還債務。

        1800年,劍橋鎮(zhèn)決定鋪路,大學和市民要共同承擔鋪路的費用,為此成立了一個委員會專門收取和管理相關費用。按照規(guī)定,鋪路費大學出五分之二,市民出五分之三,大學校長和各學院院長在接到通知后一起開會商量如何分攤費用。根據(jù)法律的規(guī)定,此次鋪路不得對農(nóng)田、草場、牧場、耕地征稅。隨后,唐寧學院成立了,新學院坐落在劍橋鎮(zhèn)上,占據(jù)了鎮(zhèn)上大片土地和房產(chǎn)。被學院占去的這部分土地原本是要分攤鎮(zhèn)上的鋪路費用的,現(xiàn)在歸于學院,因此鋪路費用需要重新分配,鎮(zhèn)上原本負擔的那部分費用因而加重。所以,是按照新學院成立之前的那種分攤方式還是重新分攤這一問題成為大學和劍橋鎮(zhèn)雙方爭論的焦點。經(jīng)過法庭審理,法官認為市鎮(zhèn)是市鎮(zhèn)法人,大學是大學法人,“法人”這一名稱代表著一個不斷變化的法律主體,而不是指一個特定時間點的法人實體。所以,當學院創(chuàng)建之時,學院的地產(chǎn)和建筑物就不再屬于市鎮(zhèn),而是屬于大學了。因此,關于鋪路的費用需要重新分配。[5]

        以上五個判例分別代表了引起大學法人身份糾紛的五個因素,這也是大學法人的五個重要特征:(1)大學法人名稱是固定的,須得正確填寫方可生效;(2)學院法人由一名院長和固定數(shù)量的教師組成,缺少院長,則學院法人身份不完善;(3)大學法人名稱中的名詞是單數(shù)形式還是復數(shù)形式并不影響大學法人的合法性;(4)大學法人從理論上來說不會死亡,是無限期存在的;(5)大學法人是一個不斷變化的法律主體,而不是指一個特定時間點的法人實體。這些特征都是近代英國大學法人才有的特征,那么近代大學法人是如何形成的?

        二、大學法人觀念的興起

        “在英國,法人(corporation)又稱法人社團,它是指具有法律人格的社會組織?!盵6]早在羅馬法中就已經(jīng)有法人的觀念,但還沒有法律意義上的法人概念。在羅馬法中,國家、自治城市以及宗教團體、行業(yè)團體等都被視為社團。社團(universitas或associazione)被視為一個觀念單位(ideal unit),它必須通過獲得特許狀(charter)的明確授權(quán)才能夠成立。[7]其基本原則是:“由數(shù)人組成的‘社團,這種社團有一個宗旨,而且其總體被承認為權(quán)利義務的主體,而不依單個人及其更替變化為轉(zhuǎn)移。”[8]基督教興起之后,法人的法律概念通過教會法正式形成?!敖虝▽W家們……在觀念上進行了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基督教會高于基督徒個人并成為非物質(zhì)的存在體,這種具有人格的身體的觀念,與羅馬法中萌芽的法人觀念結(jié)合,在法律上直接導致了新的明確的法人概念——基督教會是一個單獨的具有人格的法人?!虝ㄖ械姆ㄈ巳找嫜葑?yōu)閿M人化的機構(gòu),而不是聯(lián)合起來的人的集團。”與此同時,“把財產(chǎn)的集合視為權(quán)利主體的觀念是基督教會以羅馬法為基礎進行的創(chuàng)新。這種觀念隨著基督教會的發(fā)展而日益明確”[9]?!叭魏我患|西由天主意旨而成為教會的財產(chǎn)后,雖然它的使用權(quán)可以出讓,但它的主權(quán)——除了經(jīng)過合法賜贈外——則不能因時間久長而喪失?!盵10]這表示教會財產(chǎn)屬于教會法人,財產(chǎn)權(quán)是教會法人的權(quán)利之一。教會法人的這些特征傳遞給了大學法人。

        英國大學的興起是在12、13世紀,英國教育史學家約翰·普萊斯特(John Prest)曾說過:“牛津大學是在教會的搖籃中誕生的。”[11]當時基督教壟斷了大學教育,大學和學院的成立需要獲得教皇和國王的支持,學者們大都有神職身份,并依賴這樣的身份獲得一系列恩惠和權(quán)利,如享有教會圣俸、免受世俗法庭的審判、免交苛捐雜稅、免服兵役等。在中世紀時,大學被認為是教會組織的一部分,在一份捐贈財產(chǎn)給大學的遺囑中,捐贈人這樣寫到:“致所有虔誠的基督徒,拉爾夫·哈姆斯特利(Ralph Hamsterley)以眾人的救世主(Saviour)的名義向大家問候。”學院接受捐贈的條件之一就是“學院全體成員要集中在學院的教堂里為受人尊敬的捐贈者拉爾夫·哈姆斯特利先生虔誠地祈禱……學院將會永遠為拉爾夫·哈姆斯特利先生本人和他的父母,他已逝去的親人祈禱”。遺囑的附文中還規(guī)定了具體的祈禱儀式,院長和資深院士們要用拉丁語說“Anime Fundatoris nostri…”,在這之后普通的教師們要說“愿我們的建立者拉爾夫·哈姆斯特利先生和他的父母以及他的親屬們的靈魂安息”[12]。這表明學院教師們同時承擔著神職人員的職責。還有,設在大學和學院里的圖書館,大部分是由中世紀修道院圖書館直接派生出來的,館內(nèi)藏書以天主教教會文獻居多,“1550年,愛德華六世任命了一個委員會派往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把圖書館的幾乎全部書籍當成‘教皇的資料加以毀壞了”[13]。這些都證明了中世紀大學與教會之間的緊密聯(lián)系。

        大學的創(chuàng)建、組織和建設都離不開教會的影響,大學法人觀念也受到教會法人的影響?!霸诖髮W和教士團體中,即使所有的人相繼死去而由另外的人取而代之,該團體卻永遠保持原樣”,“因為該權(quán)利永遠屬于教會并留在教會”[14]。修道院院長、僧侶或教士等人都不是繼承人,大學校長、學院院長、資深教授等人也都不是繼承人,大學法人具有人格,并具備永久性存在的特征。

        大學法人還具有行會法人的性質(zhì)。行會是自治的,被授予特權(quán),并持有行會法人專用印章?!按髮W”一詞源于拉丁文“universitas”,有“社團、行會”之意。中世紀行會是城市生活的基本組織形式,教師也是一種職業(yè),為了維護共同利益,教師和學生結(jié)成同盟,仿照手工業(yè)行會的形式組織起來。1191年,牛津城的學生和學者開始將牛津稱為“university(大學)”,意為一個保護教師和學生免受市民迫害的團體。[15]隨著來牛津講學和求學的人越來越多,當?shù)厥忻衽c教師和學生發(fā)生沖突,在1209年發(fā)生了一場大騷亂,幾乎終止了牛津大學的發(fā)展。1209年,從牛津大學跑來的學者在劍橋鎮(zhèn)開設課程。劍橋鎮(zhèn)的教師和學生也遭遇了跟在牛津鎮(zhèn)遇到的同樣問題,當?shù)氐氖忻衽c大學的師生們關系緊張,終于在1381年釀成大的沖突,市民襲擊了劍橋大學,搶掠了學生宿舍和學院,燒毀很多文獻、圖書等,給大學帶來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惡劣的外部環(huán)境促使在牛津鎮(zhèn)和劍橋鎮(zhèn)的教師和學生形成具有同盟性質(zhì)的行會組織。中世紀的行會需要得到教皇或國王的支持。1213年教皇派使節(jié)來牛津大學解決大學與市民的爭端,決定將牛津大學納入教會的庇護下。1231年亨利三世將劍橋大學置于他的保護之下。

        中世紀的行會是大學管理組織模式的重要來源。雅克·韋爾熱(Jacques Verger)認為:“社團的概念對中世紀大學的定義來說應該是基本的東西?!盵16]13世紀出現(xiàn)了標志學生內(nèi)部等級的大學學位制度——學士、碩士和博士,這種等級學位主要是參照手業(yè)行會內(nèi)部的等級制——學徒、幫工和師傅。教師從業(yè)獲得的從業(yè)資格證,叫做授課準許證(Licencia docendi),無證則不得從事該行業(yè),體現(xiàn)了教師行會對職業(yè)的壟斷和保護。大學還有自治委員會,有共同遵守的章程,有法人印章,獲得國王和教皇的支持,擁有特權(quán),等等,這些特點都證明了大學的行會特征。

        不過,嚴格意義上來講,在行會組織的四個本質(zhì)特征中,大學法人唯一符合的特征就是享有封建特權(quán)的封閉性組織,主要表現(xiàn)在對外擁有就業(yè)壟斷權(quán),對內(nèi)實行超經(jīng)濟的強制性管理和監(jiān)督。[17]在都鐸時期,英國法人被劃分為三類:公共法人、普通法人和私人法人。[18]大學法人似乎并不能歸于其中的任何一類。事實上,由于英國的法律體系并不嚴格區(qū)分公法人和私法人,所以國王頒發(fā)了特許狀的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屬于擬制人,是通過特許狀創(chuàng)造的集合法人。[19]

        亨利八世大量解散修道院,即解散的是宗教性質(zhì)的法人,與教會關系密切的大學自然也在整頓之列,兩所大學走上了世俗化的道路,王權(quán)取代了教會成為大學的管轄者。都鐸王朝時期王權(quán)不斷加強,國王開始明確授予行會或公會等社會團體法人地位,以此獲得世俗力量的支持。國王通過法律和重新頒布特許狀的方式使大學成為真正的世俗法人。大學法人世俗化之后帶來諸多好處,自治權(quán)加強,組織形式產(chǎn)生變革,促進了學院制的形成等。[20]

        英國的大學法人觀念中還包含有日耳曼團體主義因素?!拔覀儼l(fā)現(xiàn),在英國法律史上,日耳曼人那種‘所有成員均分享的集團人格,仍然長期存在?!盵21]“復數(shù)的成員也可以這樣分解為單數(shù)?!盵22]1687年牛津大學女王學院案中,雖然表面看起來是因為法人名稱中的一個名詞的單復數(shù)形式而產(chǎn)生了糾紛,但深層的原因是日耳曼團體主義因素在英國法人觀念中的影響和作用。

        三、都鐸王朝時期大學法人觀念的轉(zhuǎn)變

        15世紀末都鐸王朝登上英國的歷史舞臺,隨著王權(quán)的強化以及宗教改革的實行,“國王開始利用特許狀明確授予城市、行會或公會等各種社會團體法人地位,以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并換取其對國王的支持”[23]。大學法人觀念在這一時期產(chǎn)生了重大變化。

        都鐸王朝時期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轉(zhuǎn)變是英國社會結(jié)構(gòu)變化的重要體現(xiàn)。大學自15世紀末開始有意識地向王權(quán)和世俗新貴靠攏,選舉不住在校內(nèi)、在政界頗有影響力的高級教職人員擔任大學校長,向貴族和顯貴們大獻殷勤,請求他們扶持和資助“新學問”的發(fā)展等。[24]16世紀上半葉,亨利八世因離婚案致信兩所大學,請他們裁決娶寡嫂為妻不是被神法和自然法所禁止的事情,最終兩所大學都作出了利于國王的裁定。[25]1534年,國王又命令兩所大學裁決羅馬教皇的權(quán)利和地位,兩所大學及時作出決議,認定羅馬教皇在英格蘭的權(quán)威不高于其他任何外來主教。同年,議會通過《至尊法案》,宣布英國國王及其繼承人是英國教會的唯一最高首腦。1535年劍橋大學校長約翰·費舍爾因拒絕承認國王的至尊地位被處死,積極支持國王的首席國務大臣克倫威爾繼任劍橋大學校長。前大法官托馬斯·莫爾,他也是兩所大學的高級財務主管,因拒絕尊奉國王為至高權(quán)威被處以死刑,支持國王離婚的林肯大主教朗蘭繼任了牛津大學校長。國王還向兩所大學派遣了代表國王權(quán)威的巡視員,這是世俗王權(quán)首次向兩所大學派遣巡視員。

        除了王權(quán)的強勢干預之外,當?shù)厥忻窦娂姾粲跻髲U除大學的種種特權(quán)。1529年托馬斯·沃爾西倒臺之后,牛津大學的庇護神沒有了,市民的挑釁日益頻繁,大學不得已將所擁有的特權(quán)交給國王保護,國王乘機加強對大學的控制。15世紀40年代劍橋鎮(zhèn)的市民大肆渲染劍橋大學里的偷盜現(xiàn)象,市長的兒子擅自釋放大學依據(jù)逮捕權(quán)拘捕的犯人。為了保住特權(quán),劍橋大學官員羅杰·阿沙姆寫信給所有樞密院大臣和大法官托馬斯·羅茨利以及有幸出入國王宮殿的紳士們,懇請他們的幫助。最終,劍橋大學所享有的特權(quán)得到議會的正式確認。[26]

        兩所大學的財產(chǎn)在宗教改革中也面臨著危險。在亨利八世解散修道院的過程中,牛津大學有12所修道學院被解散,幾乎與剩下的世俗學院一樣多。劍橋大學的損失相對小一些。1545年,“議會通過一項法案,授權(quán)國王解散大學的任一所學院,并沒收其財產(chǎn)?;蛟S威脅并非來自國王,更多的是來自朝廷的某些官員,他們已從教會財產(chǎn)掠奪中嘗到甜頭,野心進一步膨脹,他們甚至請求國王調(diào)查大學所有土地和財產(chǎn),企圖據(jù)為己有”[27]。

        宗教勢力的衰微,王權(quán)力量的加強,世俗勢力的膨脹,使得英國大學作出適應時代的轉(zhuǎn)變,兩所大學不得不服從國王和議會的權(quán)威,靠世俗政權(quán)尋求保護。而大學在現(xiàn)實政治中體現(xiàn)出的作用也讓其價值得到世俗政權(quán)的重視。在這樣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傳統(tǒng)的大學法人觀念開始向世俗化轉(zhuǎn)變。

        “宗教改革導致了英國法人的世俗化。這是英國法人史上的一個重大轉(zhuǎn)變。”[28]“英國宗教改革過程中確立的王權(quán)至尊原則,是英國國王明確宣稱擁有創(chuàng)制法人特權(quán)的重要依據(jù)。在此之前,國王、教皇都擁有法人創(chuàng)制權(quán)?!盵29]1213年教皇派使節(jié)來到牛津大學,宣布牛津大學處于教皇的庇護之下,成為一個正式的大學。1226年,劍橋大學的教師們推選出一位校長,他的權(quán)力得到國王亨利三世的批準,1233年,教皇格雷戈里九世也批準了這種教會特權(quán)。[30]宗教改革之后,“在法律意義上,國王由此成為唯一的法人創(chuàng)制者,國王的特許狀成為法人的‘出生證”[31]。1571年伊麗莎白女王頒布了授予兩所大學法人地位的法案(An Act for Incorporation of both Universities),在這部法案中,女王確認了兩所大學擁有的特權(quán),為兩所大學確定了固定的法人名稱和法人印章(common seal),兩所大學現(xiàn)有的財產(chǎn)(possessions)和權(quán)利(privileges)屬于法人的合法財產(chǎn)和合法權(quán)利,先前以大學名字簽訂的契據(jù)和債務被認為是大學法人簽訂的,故而有效等。在這之后,國王在給新建立的大學或?qū)W院頒發(fā)特許狀的時候,都會明確賦予其法人身份。如劍橋大學唐寧學院建立的時候頒發(fā)給其的特許狀中寫道:“國王為建立唐寧學院法人,頒發(fā)特許狀(His Majestys Royal Charter for Founding and Incorporating Downing College,in the University Cambridge)?!盵32]在這份特許狀中對唐寧學院的法人身份的具體表述是:一個獨一無二的、獨立的法人身份——one distinct and separate body politic and corporate。[33]

        在1571年頒布大學法案之前建立的那些學院,因過去沒有固定的法人名稱,須得國王重新頒發(fā)特許狀以確定其法人身份。如1573年,伊麗莎白女王重新給牛津大學大學學院頒發(fā)了特許狀。該特許狀中說:“牛津大學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in Oxford),也是我們通常使用的這個名字,有時被稱作牛津大學大廳學堂(the Hall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有時被稱作牛津大學大廳學院(the College of the Great Hall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有時被稱作牛津大學學者大廳學堂(the Scholars of the Hall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有時又被稱作牛津大學院長和院士們大廳學堂(the Master and Fellows of the Great Hall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34]同一所學院院名多達十余種,形式上看上去大同小異,但是根據(jù)近代法人觀念,法人的名稱有且只能有一個。大學法人只能有一個專有名稱,否則它就不能履行法人的職責。上文中提到的1675年國王的司法檢察長和劍橋大學圣約翰學院訴約翰·普萊特爵士等人案和1687年牛津大學女王學院案就是因為在大學法人名稱的拼寫中出現(xiàn)錯誤而引發(fā)的法律糾紛。大學法人以其唯一的法人名稱起訴應訴以及從事所有其他法律行為。在《英格蘭判例集》中涉及大學的判例有178件之多,都是以大學或?qū)W院法人名稱起訴及應訴的。

        英國著名法學家布萊克斯通有關法人的闡述是:“近代英國法人制度正式確立的重要標志。”[35]他認為,法人就是保持永久連續(xù)、在法律上具有不死性質(zhì)的擬制人(artificial person)。[36]“這些擬制人……有利于宗教、學術(shù)和商業(yè)的進步?!彼诮忉尨髮W法人概念的時候說:“大學里的學院建立的目的是鼓勵和支持宗教與學術(shù)的發(fā)展。如果只是個人自愿集合在一起閱讀、祈禱和學習,進行學術(shù)活動,但是沒有統(tǒng)一的法令和章程來規(guī)范他們的活動,他們也無法擁有特權(quán)和豁免權(quán),當他們因為死亡或其他原因面臨解散,他們?nèi)绾螌F(xiàn)有的利益?zhèn)鬟f給另一批人?如果土地和其他形式的財產(chǎn)是以促進宗教和學術(shù)發(fā)展為目的被捐給了20位學者,而他們又沒有組成一個法人團體,那么在法律上他們是無法將這些財產(chǎn)以同樣的使用目的轉(zhuǎn)讓給下一批人的?!备鶕?jù)普通法的精神,土地和財產(chǎn)只能從一個人的手中轉(zhuǎn)讓給另一個人,無窮無盡地持續(xù)下去?!爱攲W院在法律上被認為是一個人時,他們擁有一個意志(will)……權(quán)利和財產(chǎn)被合法授予學院法人后,將永遠屬于學院法人。”[37]近代大學法人的概念即是如此。

        英國大學興起以后經(jīng)歷了數(shù)百年的發(fā)展和擴大,財富積累日漸增多。大學法人觀念的成熟和運用,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保證了大學權(quán)利和財產(chǎn)的合法擁有和傳承,這是大學持續(xù)存在和不斷擴張的根本保證。近代大學法人觀念的確立不僅推動了大學自身建設和獨立發(fā)展,而且為大學實現(xiàn)自治和學術(shù)自由奠定了堅實基礎。近代英國大學法人觀念的轉(zhuǎn)變還直接影響到北美殖民地大學的建立,有美國學者稱:“我們最古老的法人團體是哈佛學院,而不是一個商業(yè)公司?!盵38]

        參考文獻:

        [1]The Attorney General on the Behalf of the King,and St.Johns College in Cambridge V.Sir John Plat,John Plat Gent.and Humphrey Gregg[A]//the English Reports[M].Edinburgh:William Green & Sons,London:Stevens & Sons,1907:122.

        [2]Corpus Christi College Case[A]//the English Reports[M].Edinburgh:William Green & Sons,London:Stevens & Sons,1907:835.

        [3]The Case of Queens College in Oxford[A]//the English Reports[M].Edinburgh:William Green & Sons,London:Stevens & Sons,1907:124.

        [4]The Sussex and Sidney College V.Davenport[A]//the English Reports[M].Edinburgh:William Green & Sons,London:Stevens & Sons,1907:563.

        [5]Downing College,Cambridge V.Purchas and Tweed[A]//the English Reports[M].Edinburgh:William Green & Sons,London:Stevens & Sons,1907:60.

        [6][7][9][18][35]張乃和.近代英國法人觀念的起源[J].世界歷史,2005(5):45-52.

        [8][意]彼德羅·彭梵得.羅馬法教科書[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2:50.

        [10]王任光.西洋中古史史料選輯第2輯[M].臺北:臺北東升出版事業(yè)有限公司,1989:161.

        [11]John Prest.The Illustrated History of Oxford University[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123.

        [12]R.H.Darwall-Smith ed..Early Records of University College[M].Oxford:The Boydell Press,2015:59-61.

        [13]楊威理.西方圖書館史[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124.

        [14][22]George E.Woodbine.Ed.,Samuel E.Thome tr.,Bracton on Laws and Customs of England[M].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68:175-176,29.

        [15]錢乘旦,許潔明.英國通史[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101.

        [16][瑞士]瓦爾特·呂埃格.歐洲大學史(第一卷 中世紀大學)[M].張斌賢,等譯.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40.

        [17]金志霖.論西歐行會的組織形式和本質(zhì)特征[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5):76.

        [19]沈文欽.英國大學法人制度確立的歷史過程及其當代困境:劍橋大學的案例[J].中國高教研究,2016(3):90.

        [20]洪明.英國都鐸時期大學教育的世俗化[J].高等教育研究,2004(6):92.

        [21][美]哈羅德·J·伯爾曼.法律與革命[M].賀衛(wèi)方,高鴻鈞,等譯.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3:262.

        [23][28]張乃和.近代英國特許權(quán)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127,135,140.

        [24]J.McConica,ed..The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Oxford[M].Oxford:Clarendon Press,1986:118-123.

        [25]D.R.Leader.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8:327.

        [26]C.Brooke.A History of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4:10.

        [27]王建妮.亨利八世宗教改革對英國大學地位的影響[J].北方論叢,2007(3):97.

        [29][31]F.W.Maitland.The Crown as Corporation[A]//H.A.L.Fisher ed..The Colleceted Papers of Frederic Wiilliam Maitland[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11:247.

        [30]劉亮.劍橋大學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2:3.

        [32][33]Copy of His Majestys Royal Charter for Founding and Incorporating Downing Colle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800:12.

        [34]R.H.Darwall-Smith ed..Early Records of University College[M].Oxford:The Boydell Press,2015:49-51.

        [36][37]Wayne Morrison,ed..Blackstones Commentaries on the Laws of England[M].London:Routledge-Cavendish,2001:361,456.

        [38][美]約翰·塞林.美國高等教育史[M].孫益,等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4:1.

        吃奶摸下高潮60分钟免费视频| 淫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 色妞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av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欧美变态另类刺激| 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av中文| 国产目拍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白浆大屁股精品视频拍|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亚洲午夜无码av毛片久久| 日韩二三区|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州精品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精神| 国产丝袜一区丝袜高跟美腿| 999国产精品999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年黄网站色视频| 伊人狠狠色j香婷婷综合| 日本岛国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成熟丰满熟妇高潮xxxxx| 蜜桃精品免费久久久久影院| 18禁黄无遮挡免费网站| 色综合悠悠88久久久亚洲| 99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国产| 尤物9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av东京热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1精品亚洲| 欧美怡红院免费全部视频| 国产在线观看黄| 国产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欧美精品videosse精子| 人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天堂av手机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3 | 久久麻豆精亚洲av品国产蜜臀|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女同免费| 成人h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午夜牛牛影视| 国产三区三区三区看三区| 国产又色又爽又黄的| 热久久这里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