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秋羽
(鹿邑真源醫(yī)院,河南 周口 477200)
處方點評是近年來在中國醫(yī)院管理系統中發(fā)展起來的用藥監(jiān)管模式,是醫(yī)院對醫(yī)師用藥過程中的臨床處方進行綜合統計與分析,從不同層面和不同角度反映醫(yī)療機構處方工作的整體和細分情況,為醫(yī)療機構管理層決策提供科學的數據支持,以達到合理用藥、用藥監(jiān)測管理的目的[1-3]。處方作為醫(yī)藥活動中最為常見的醫(yī)療文書,直接關系著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和用藥安全[4]。為貫徹《處方管理辦法》[5]的實施,規(guī)范醫(yī)院的處方管理,提高醫(yī)院處方質量,促進臨床合理用藥,保證患者的用藥安全,本文針對我院2016年門診中藥房處方進行抽樣點評,分析不合理處方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措施。
隨機抽取我院2016年1-12月每月50張門診中藥房中藥飲片處方,共計600張,處方來源門診各科室。
根據調查目的,參照《處方管理辦法》[5]《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0版)一部[6]、《中藥處方格式及書寫規(guī)范》[7]以及《醫(y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guī)范(試行)》等點評標準和相關規(guī)范,采用醫(yī)院藥品管理系統進行數據分類匯總,填寫處方基本指標點評表以及不合理處理統計表,對抽取的所有處方進行點評,包括中藥飲片處方中特殊中藥的煎煮方法、適應證是否遵循辨證用藥、中藥聯合用藥和重復用藥(尤其針對有毒或藥性峻烈的中藥)、配伍禁忌、有毒中藥的超劑量使用等問題。
600張門診中藥飲片處方中,男性326張,女性274張,年齡1~79歲,平均年齡(48.7±6.3) 歲;單張?zhí)幏接盟?~35味,主要以11~20味為主;單張?zhí)幏剿幬锟倓┝繛?6~360 g,多數總劑量超過201 g。見表1。
表1 600張門診中藥飲片處方基本情況統計
結果顯示,抽取的600張門診中藥飲片處方中有289張不合理處方,占總抽查處方的48.2%。其中,以處方書寫不規(guī)范、用法用量不適宜和疾病診斷與用藥不符最為常見。見表2。
表2 600張門診中藥飲片處方中不合理處方統計
中藥處方是記錄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中藥名稱、用藥劑量、炮制要求、煎煮方法等內容的書面文書,也是中醫(yī)臨床辨證論治的書面記錄和憑證。中藥使用的合理性直接關系和影響中藥的臨床治療效果,如何正確指導臨床合理使用中藥是中藥臨床藥師面臨的主要問題。因此,進一步加強和規(guī)范中藥處方管理水平,制定嚴謹合理的處方審查制度,通過處方點評與分析掌握臨床用藥情況,能有效減少中藥的不合理應用,保障臨床療效。
本研究發(fā)現,處方患者多集中在40歲以上人群,可能是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免疫功能逐漸減弱導致多種疾病的發(fā)生。抽查的處方中,有289張不合理處方,占以總抽查處方的48.2%,以處方書寫不規(guī)范、用法用量不適宜和疾病診斷與用藥不符最為常見。針對不合理中藥飲片處方進行分析:①處方書寫不規(guī)范:主要包括處方書寫不完整,比如患者性別、年齡未填寫;調劑藥師不按規(guī)定簽字,修改處方沒有雙人簽字確定未注明修改日期,尤其針對毒性中藥的超劑量使用問題;處方中藥腳注遺漏,如珍珠母、龍骨、牡蠣等未注明先煎,薄荷、青蒿、紫蘇等未注明后下,旋覆花未注明包煎,三七未注明沖服等。②用法用量不適宜:如醫(yī)師開具外用或熏洗湯劑時將其用法誤寫成了內服,針對有毒飲片的用藥劑量超出藥典規(guī)定使用劑量,導致毒副反應或藥害事件。③疾病診斷與用藥不符:醫(yī)師由于診斷籠統,不能根據患者個體差異辨證診斷,出現處方用藥與疾病診斷不符,比如只是診斷為感冒,但是未注明風熱還是風寒、虛證還是實證等;開具處方中同時有多種不同功能主治的藥物,但是處方只有一種疾病診斷。④重復或超劑量用藥:本研究單張?zhí)幏街兴幬稊抵饕?1~20味為主,單張?zhí)幏剿幬锟倓┝慷鄶党^201 g,說明重復給藥和超劑量用藥問題明顯。雖然,目前采用的電子處方管理系統能夠對重復和超劑量用藥給予提示,但是由于存在中藥別名或一藥多名的問題而引起不合理用藥時有發(fā)生。⑤存在配伍禁忌:中藥配伍沒有遵循十八反和/或十九畏以及妊娠和兒童用藥的配伍禁忌。
針對以上問題,相較于更高級別的醫(yī)院,基層醫(yī)院更應該重視門急診、住院藥房處方點評問題,定期對其規(guī)范性和用藥合理性進行評價和分析,將匯總結果及時反饋給醫(yī)師,給予合理的干預。門診中藥房藥劑師既要具備豐富的藥學知識、熟悉掌握中藥的特性和適應證,還要了解疾病診斷學相關知識;定期或不定期針對藥師與醫(yī)師進行中藥知識培訓,或給予外出進修機會,進一步加強藥學知識的學習,掌握中藥的炮制規(guī)范、處方規(guī)則、點評制度等;組織成立中藥點評小組,對中藥處方收集整理并進行分析,總結存在問題,提出改進措施,減少醫(yī)療事故發(fā)生。
中藥處方是中醫(yī)治病的精髓,只有科學的配伍、對癥下藥,才能發(fā)揮中藥的最佳療效[8];處方點評作為對臨床不合理用藥進行干預的一種方法,是了解臨床用藥情況和提高醫(yī)院合理用藥水平的重要手段[9]。因此,醫(yī)院進行高質量的處方點評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