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娜娜
摘要:閱讀是從書面文件中提取信息的過程,正是因為有了閱讀,人類才能繼承先輩們的文化精華,從而為人類的不斷進步打下基礎??梢哉f,人類的發(fā)展歷程,是一個不斷閱讀、吸收、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的過程。作為基礎學科重要能力之一,重視語文閱讀教學對技工院校開展專業(yè)技能教學及技校生踏上“技能成才”之路兼具重要作用。本文客觀分析了當前技校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常見問題,并結合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改善教學現(xiàn)狀的可行思路,以期為促進技校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有益參考。
關鍵詞:技校;語文;閱讀教學;可行思路
一、技校語文閱讀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語文教學一直將閱讀作為教學重點內容,近些年來,許多教育工作者對此進行了多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現(xiàn)實問題,主要如下:
(一)缺乏對語文閱讀的正確認識
現(xiàn)實中,部分教師在進行閱讀教學時,一味追求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做題技巧,以確保學生在閱讀這一項上能夠得到高的分數(shù),但這也間接扭曲了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還有部分教師過度強調對字詞的分析理解,導致學生閱讀重點發(fā)生轉移,最終造成了對課文整體主旨的把握產(chǎn)生偏差。此外,由于缺乏正確的閱讀引導,部分學生也就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選擇課外閱讀書籍時盲目而隨意,甚至認為只要是看一本滿是文字的書籍便能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二)學生對閱讀的學習熱情不高
實踐中,仍有部分教師對語文存在有一種誤解,認為語文成績不容易提高,不像數(shù)、理、化等學科能讓成績在短時間內得到提升,而這些看法的衍生問題,即加重了學生對閱讀學習的漠視。興趣是產(chǎn)生一切認知行為的根本動力和基礎,一旦學生喪失閱讀興趣,自然無法積累語文知識,難以提高語文素養(yǎng),語文成績更是不言而喻,由此也就陷入了一個周而復始的惡性循環(huán)。
二、改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的可行思路
技工院校學生往往以專業(yè)知識為學習主要對象,文化綜合素質相對薄弱。語文課是技工院校文化基礎課。對完成專業(yè)學習、提高綜合素質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閱讀作為一項重要的基本技能,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著學生語文水平,且對學生日后獲取信息的能力有著直接影響。對此,下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jīng)驗,對如何改善語文閱讀教學現(xiàn)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提出下述建議:
(一)豐富教學形式,增加教學魅力
現(xiàn)實中,部分技工院校開展的語文閱讀教學仍停留在“一桿粉筆、一本課本”的教學模式階段,教學只是簡單的文字傳輸,學生獲取知識信息也只能通過文字,整體教學效率難有起色。要改善這一問題,首先應端正對閱讀教學的認識,提升教學的靈活度,充分利用現(xiàn)代信息資源,為課堂注入新的活力,借助活躍的課堂氣氛增加語文閱讀教學的魅力。其次,應有針對性的開展教學活動。技校語文教材的文章形式、內容與普通學校有所不同,因此閱讀方法也會有所不同。要想切實提升閱讀效果,必須結合實際學情和具體專業(yè),指導學生選擇相宜的閱讀方法。例如,教學中常見的閱讀方法有默讀、自主朗讀、分角色朗讀、分組閱讀和全班朗讀等,這些方法各有優(yōu)劣,也會有主要針對的文章類型。比如,分角色朗讀較適用于重點描述故事情節(jié)的課文,朗讀中,學生需要保持高度注意力,因而更有益于學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通過對文中角色措辭的揣摩,更深入文章的精神內核,最終依托閱讀來實現(xiàn)對于語文情感的培養(yǎng)與認知。
(二)重視情境營造,活躍課堂氣氛
閱讀并不是簡單將文字“塞入”大腦的過程,而是需要遵循一定教學原則、教學技巧才能達到教學目的。而要想確保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情境的營造是其中關鍵。通過創(chuàng)設閱讀情境來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形成閱讀自覺性。例如,在講授有關風景名勝或者旅游類課文篇目時,可事先專門為學生收集一些有關風景名勝類的佳文,安排學生課下閱讀,再讓學生結合本人的旅游經(jīng)歷對文章內容進行點評,使之能在相同的文字情境當中,生成與課文所描述情境基本一致的情感體驗,并產(chǎn)生一定的思考與感悟,獲得一定的啟發(fā)。又如,在講授以故事情節(jié)類為主導的課文時,可讓學生以故事情節(jié)為藍本排練小品或者短劇,學生為完成角色扮演,故必須深入了解文章內容,細細揣摩文字深層次的精神含義。所以說,借助“角色扮演”這樣一種教學展示的方法,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促其依托興趣和閱讀這二者之間本身相輔相成的關系,進而帶動語文學習質量和課堂教學效果的同步提高。
三、結語
為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技工院校需要適應新的社會需要,深化教育改革,使學生具有較高的職業(yè)素養(yǎng),在社會競爭中更具競爭力。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立足于學生實際,結合學生專業(yè)特點,在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內容的選擇等方面積極探索適合學生學習模式,全面兼顧學生“讀、寫、聽、說”各項能力訓練,只有在反復練習、實踐、積累和陶冶中,才能促使學生的語言愈加豐富、規(guī)范,真正掌握閱讀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