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友春
摘要:語言訓練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不論是現(xiàn)代文字詞還是文言文字詞,都直接關系到未來學生閱讀和寫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本文中我將重點針對語言文字訓練方面展開探究,結合實際教學經驗談談如何做好小學語文語言文字教學工作。
關鍵詞:小學語文;語言文字;訓練探究
語文是一門由語言和文字所組成的學科,語言即是指我們在日常交流過程中所使用的口語和書面語,而文學則是主要承載于書本之上的文章和段落。而在作為以漢語為母語的我國環(huán)境中,教育教學階段所重點針對的語文教學包含書面語言和文學部分,并且隨著教學階段的不同而有所側重。而小學階段語文的日常教學顯而易見是圍繞語言訓練來展開的,因為小學時期是學生剛剛開始接受系統(tǒng)性學科知識教育的時期,因此對于任何學科知識來說都需要從最為基礎的內容入手,而對于語文這門學科來說,語言是基礎也是未來學生學習任何知識的載體。而對于語言的學習來說,著重體現(xiàn)在對于字詞的掌握和理解方面,所以小學與教育的實際目標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從而在未來語文學習聽說讀寫方面能夠循序漸進,實現(xiàn)語言基礎和文學素養(yǎng)的提高。
那么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如何做好日常的語言訓練呢?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又會有哪些典型問題呢?本文中我將深入語言訓練的核心,結合以往語文教學中語言文字訓練現(xiàn)象,重點闡述語言訓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并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如何在聽說讀寫四方面做好學生的語言訓練工作。
一、在語言交流中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準確度
語言文字的訓練原本應該是小學甚至是初高中教學階段都應該重視的語文教學內容。但從教學實際來看,隨著時間的演變,各階段的教育教學反而忽視了語言訓練的重要性,將主要的教學精力都放在了閱讀和寫作方面,反而導致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根基打不牢固,越是學習后期越是呈現(xiàn)出更多的問題,進而影響語文教學的質量和效率。所以要想做好語文教學,首先要從語言訓練抓起。
首先,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和學生的每一次交流。很多人潛意識里認為在漢語環(huán)境下長大的學生在口語的運用方面基本不會出現(xiàn)問題,但教學事實得到的反饋卻恰恰相反,對于小學生來說在未進入系統(tǒng)性學校教育之前,普通的對話和交流基本是為了滿足個人需求和日常溝通的需要,在遣詞造句方面不會有人注意,也不會有人糾錯,所以學生口語方面往往存在詞不達意的情況,這都需要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通過和學生的口語交流進行針對性的糾正,讓學生在說漢語方面做到準確的表達,精確地使用字詞。
其次,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引導學生主動表達,并在此基礎上發(fā)現(xiàn)學生語言表達中的問題,進而給與及時的糾正。小學語文課標中明確指出:小學語文教學就是要通過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學生正確理解并運用漢語的語言文字,從字詞出發(fā)讓學生具備聽說讀寫四方面的基本能力。而在語言訓練過程中,學生只有多說才能更為全面的將語言方面的錯誤呈現(xiàn)出來,所以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多說、多讀,從而在學生表達和交流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其在口語和書面語語言文字表達方面的錯誤,進而有針對性的給予糾正,一點點幫助學生打牢漢語語言基礎。
二、課堂教學中有針對性進行語言文字訓練
對于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來說,學生本身在知識累積和學習能力方面都還處在起步狀態(tài),并且小學生由于身心發(fā)展方面的不成熟,在自我約束能力方面也較弱,所以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也就更加需要依賴于教師的指導,因此作為教師我們要把握好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從而有效的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給與學生科學的引導,提高學生語言文字的準確利用率。
首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以課本文章為參照進行語言文字的訓練。一方面在備課過程中,我們就要結合教學大綱的要求對重點字詞和文章閱讀內容進行知識分類和剖析,在此過程中我們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考慮哪些字詞,哪些文章段落是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的,從而在備課過程中選擇合適的訓練點。例如《火燒云》這篇課文講解時,重點要針對表達顏色的字詞和對火燒云形狀變化的描寫語句展開,“金燦燦”、“紅彤彤”、“半紫半黃”等,這些詞語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一定的教學道具給學生以實際的演示,從而讓學生在直觀上了解顏色的變化,有利于啟發(fā)學生的文章想象,提高學生未來在顏色表達方面的精確性。
其次,在課堂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還可以通過問題來激發(fā)學生對于字詞意思的探索。例如在學習《雪孩子》這篇文章時,文章中的部分動詞“躥”、“奔”等對于學生來說,光靠字面意思上的解釋學生很難準確的掌握,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字詞提出問題,然后引導學生結合具體的動作來進行詞語的解釋,讓學生具體感受到“躥出火星”和“冒出火星”,“奔去”和“跑去”在意思表達方面的區(qū)別性和相同性,并為其未來閱讀寫作過程中,通過字詞意思體會更加深刻的了解文章情感和進行情感表達做好準備。另外在字詞訓練過程中教師一定要避免題海戰(zhàn)術,尤其是針對字詞方面一味的抄寫、默寫、背誦等,這樣容易讓學生在機械的重復和記憶中消磨掉對于語文字詞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三、在閱讀和寫作中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自我訓練的習慣
語文不同于其他學科,知識的學習是一個緩慢累積然后厚積薄發(fā)的過程,尤其是字詞方面不僅需要教師針對性的引導,更需要學生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堅持,所以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從習慣入手,結合閱讀和寫作培養(yǎng)學生語言文字日日累積的習慣。
首先,在閱讀方面我們主要訓練學生語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一方面可以以課本內容為基礎,在知識教學過程中兼顧閱讀教學,讓學生通過課堂中文章的剖析來正確掌握對應字詞的意思;另一方面也可以從課外閱讀入手,讓學生在獨立閱讀過程中主動進行字詞意思的理解和掌握。
其次,還可以從寫作教學入手進行語言和文字的訓練,尤其是引導學生將情感通過合適的字詞形成書面語言表達出來。例如在寫作教學過程中,結合寫作主題引導學生先通過口語進行表達,然后再落實到紙張上進行語言文字的進一步修飾,從而達到用詞準確、語言精煉的表達效果。
總之,語言文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只有做好語言字詞方面的訓練,才能保證學生未來聽說讀寫四方面的均衡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