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洋
摘要:生物在大多數(shù)學生的眼里,可能這門學科的重視程度并不及語數(shù)外,但是這門學科的教學仍然有它獨特的地方所在,如何讓學生學好生物這一門課程,就需要老師高效的教學方法,下面本文就圍繞高中生物與高效教學方法展開論述。
關鍵詞:生物;高效;教學;方法
生物,是一門將學生帶進科學世界,更加真切的了解動物,植物以及各種生物等更微小結構的學科。而高中生物并不像初中生物一樣只是了解一些簡單的知識,相比初中生物而言,高中生物所要學習的東西會更深,更細,因此學習生物的難度也會相應增大。通過老師教學方法的正確引導和學生正確的學習,才能讓學生在生物這一門學科中受益匪淺,那就更需要老師講究一定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學好生物。
一、正確認識生物學科
讓學生正確認識生物這一門學科,真正的了解到生物學習的具體意義所在,這門學科并不像數(shù)學、物理等學科一樣重視計算的能力,而在于逐漸的刷新學生對于一些肉眼所看不見的具體結構或者看似常見的結構地進一步了解。例如細胞,大多數(shù)學生在沒有學習生物之前可能對于細胞的認識都只停留在表面現(xiàn)象,并不知道細胞由哪些具體結構組成,或者細胞與細胞之間的差異以及生物體是由細胞怎樣分裂成多個細胞的,這些都是高中生物教學要求學生掌握的內容。所以給學生樹立正確的生物觀念,引導學生正確的認識生物這門課程是讓學生高效學習生物的一種基礎。
讓學生正確認識生物之后,其中有很多學生暫時無法知道的知識就可以引發(fā)學生學習生物的欲望,而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擁有興趣,主動去學習生物會是老師進行生物教學的一大有力助手。
二、教學藝術性
(一)教學內容實際化
生物本就是距離學生實際相關最近的一門課程,其內容并不像其他的文字科目一樣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枯燥的心理,相反生物這門學科是讓學生越學越覺得有趣的一門學科。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很多的知識可以與我們的實際相關的內容聯(lián)合進行講解,這樣不會讓學生對這個學科產(chǎn)生距離感;相反,會讓學生覺得這更加貼近他們的生活實際,更加有利于生物教學的高效進行。
(二)教學語言藝術性
盡管生物這一門學科并不是那么的枯燥,但是引導學生能夠更加專注于課堂教學內容,也需要老師在教學語言方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把某些教學內容與一些幽默風趣的故事或者語言穿插起來給學生上課,這樣的目的在于活躍課堂氛圍以及能夠讓學生對于相關知識的印象更加深刻。
(三)豐富教學內容
教學的內容不僅僅只是局限于課本,老師可以找一些課本書籍之外的相關知識教給學生,因為有些學生如果提前預習了書本,那么在老師進行講解時學生的注意力以及重視程度會有所下降,但是在講解課文內容知識時,同時穿插書本上沒有的知識,更進一步加深課本知識的深度,可以有效的集中學生上課的注意力,而且學生對于相應部分內容會了解得更加透徹,對于相應的習題也會更容易解答。
三、突出生物實驗地位
生物實驗是讓學生能夠觀察整個生物變化過程的教學部分,而這部分教學能夠充分的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并且可以讓學生很好地把學習的相關內容和實際操作進行結合,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對相應知識的掌握和具體應用,因此實驗教學部分在生物教學中,無論是對于老師還是學生都是應該非常重視的內容。
而實驗部分的內容因為教學設施、教學環(huán)境的限制,有些內容可能是無法進行的,這時教師可以把這些相關的實驗,通過視頻播放等方式給學生進行教學。因為在大多數(shù)生物教學中,老師單純的靠口述來講解部分內容,學生仍然會覺得老師所講的內容很空洞,難以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給學生進行實驗教學部分的內容,把實際操作過程和要講解的相關內容進行結合,這樣學生能夠更快的利用時間快速高效的掌握老師所教學的內容,當然,這只是老師在生物中進行高效教學的方法之一。
另外,學生的學習不只是單純的按照老師所講的內容來接受知識,而是更加應該具有獨立思考,創(chuàng)新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才是每一個教育者教學真正目的。教學的意義不在于老師教了多少知識給學生,而是能夠在有限的時間里教會學生充分學習知識的能力,實驗教學能夠啟迪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讓學生能夠從多方向、多數(shù)量的思考問題,形成輻射性思維模式,可以更好地鍛煉學生思維的嚴密性。
四、課后知識的重點鞏固
雖然生物并不屬于計算性科目,但是其生物內容的知識非常的細而多,所以對于學生在如何把握生物的相關知識上,也是具有一定的難度的。除了老師給學生進行鏈條式的復習與鞏固外,還需要學生在課后下工夫對學習的相關知識進一步的加深鞏固,才能夠讓學生長時間的記住這些知識去面對考試,所以老師要給學生布置相應的習題,習題可以是針對性的,也可以是綜合性的,老師可以篩選出教學內容的重點給學生進行出題與相應的考試測試,加深學生對難點,重點知識的掌握。
習題不一定在于量多,而是真正的能夠讓學生通過做習題來逐漸領悟老師在教學中所講的內容,從而真正的把握生物的某些具體過程是怎樣演變發(fā)展的。學生弄清楚這些環(huán)節(jié)之后,可以根據(jù)這些方法在以后生物的進一步學習中更加融會貫通,發(fā)現(xiàn)生物不同層次間所存在的差異,讓學生的學習具有對比性后,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這門學科的內容。
高效的給學生進行教學,不是單純地讓學生學習,老師也應該不斷的探究新的方法,幫助學生更好地接受老師所講解的內容,形成師生雙方的共同學習與進步,才是這個教學時代所真正需要的。面對知識的不斷更新,講究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高效地吸收老師所講的知識才說明的教學是真正成功的。
生物這門學科的魅力就在于所有的生理過程雖然大同小異,但在這個生理過程中卻存在無限的突變可能,這就是生物學的強大,其實也就是生物學中所研究的基因的強大。上面所講的讓學生正確認識生物這一門學科,教學講究藝術性,突出實驗部分教學地位,加強學生對于課后知識的重點鞏固是我個人對于高中生物如何高效地進行教學所進行的探究,希望對其他老師有所啟發(fā)。
參考文獻:
[1]蔣麗莎.高中生物有效教學的實施[M].人民出版社,2008(25):20-55
[2]王秋華.如何構建高中生物教學模式[J].吉林教育,2004(8):15-41
[3]李華.生物教學研究[M].新疆教育,2014(2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