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
先知
人人都想做自己的先知。先覺者才能先知,醒悟者方能先知。穆罕默德是真主安拉的先知和使者,先知告訴眾生:慈愛生物,蒙得真主的慈愛。即使宰牲也當減輕其痛苦。騙子,不是我的教民。即使不利于自己,也當說出真理。愚昧是最卑賤的貧窮,智慧是最高貴的財富,自矜是凄涼地自我孤立。人生學習應當自搖籃到墳墓。就像黎巴嫩的詩人紀伯倫的《先知》中所說:你們不是幽閉在軀殼之內(nèi),也不是禁錮在房舍與田野之間。你們的真我是住在云間,與風同游。修行智慧,就是讓我們成為先知先覺者,先知才能預見,先知是大覺悟,先知未卜先覺,先知撫平眾生的傷痕,先知才能遇見未來的自己。
9月2日
敬天
我看到喜馬拉雅山腰,一個老婦人衣衫襤褸的匍匐在雪地上,一步一叩首。長跪雪地祈禱蒼天,那份誠敬之心,讓人肅然起敬。在造物主蒼天那里,我們都是它的孩子,對于蒼穹,我們定生敬畏。敬天方能知道舉頭三尺有神明,敬天才能順天道而行。人在做,天在看。敬天就是敬畏自然規(guī)律,敬畏天道良知。
9月3日
至善
一生都在不斷布施建立無數(shù)寺院的阿育王,在自己行將離開人世的時候,對身邊的太子和宰相提出自己最后的布施昭告請將我面前這個吃了一口的梨,布施給京城的寺院,作為我此生最后一次布施吧。當太子捧著阿育王布施的梨,還沒有到達寺院的時候,寺院的方丈似乎已經(jīng)感受到,讓所有的僧人和信眾夾道迎請阿育王的布施,為了讓所有的人都能體會到阿育王的布施至善之心,方丈讓信徒擺上十二大鍋的粥,把梨在每個大鍋中都煮一次,每碗粥都能均沾阿育王至善的雨露。方丈在寺院高臺上雙手合十打坐說:這是我們偉大的布施之王阿育王人生最后一次布施,他就要走了,我要先行一步在天堂的路口迎接這位偉大的至善之王。方丈坐化涅槃而去,當天半夜皇宮里喪鐘響起,阿育王升天。這就是善,最高的善,偉大的善?!洞髮W》中講要止于至善,修行的最高境界就是至誠無息的善、純正的善。人來到這個世界上,其實最究竟的使命就是布施,就是積善。利他的善心,利益眾生的善舉,都是修身最為淺顯也是最為殊勝隱秘相續(xù)的竅訣。至善是如意寶藏,是趨吉避兇的錦囊,是安身立命的本分。
9月4日
心外
“心外無理,心外無物。”這心是道心,而不是凡心,更不是貪心或妄心。道心,最為殊勝玄妙,道心藏在宇宙自然之中,道心是微弱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人人道心本俱,此心與天地陰陽相應,道心在內(nèi),不在外。道心就是復歸嬰兒的那顆赤誠純正的心,就是自然之心。三千大千世界一切眾生能量,惟道心所造,皆是道心生化,道心生一,生天地萬物。
9月5日
人欲
熄滅人的貪嗔妄的欲望,是一切修行的共法。人欲一旦肆虐就會撕裂人心人性,如今為什么吸毒的人很多,就是因為墜落欲望的深淵。離婚的人也很多,無論什么原因都跟人欲的貪婪有關(guān),都是色欲、物欲、愛恨情仇的欲望在作怪。欲望之門一旦打開,就會成為洪水猛獸,欲門是苦難的閘門,越是開放越是痛苦。克制自己的欲望,觀照自己的欲望之門,起心動念捉蟲子,少私、寡欲。在物欲橫流的今天,節(jié)欲、清心、寡欲是很好的修行法門,無欲則剛有容乃大。
9月6日
眾生
如果把自己孤立于眾生之外,那就是沒有解脫沒有證悟的人生。離開眾生,我們將不復存在,即使一碗飯都很難吃到,更不要說坐飛機到千里之外與親人相聚。沒有眾生的哺育,我們幾乎沒有辦法活著。離開水,離開糧食,離開土地,離開陽光、離開空氣、離開慈母、離開農(nóng)夫,我們就死在眼前墜入黑暗里。覺察到眾生的無量利益,才能讓我們曾經(jīng)自私自利的心,開始裝進眾生的饑苦、眾生的喜怒、眾生的利害。我們都是眾生,眾生皆苦。拔眾生之苦,慈悲眾生。救度眾生,就是拯救我們自己。
9月7日
心空
要經(jīng)常讓自己心空,掏空自己的欲念,讓心靈空空如也。心空即是天空,心空即是自然。心空方包羅萬象,心空始解脫不耐煩俱,心空就是佛的心量,無量無邊廣大。不要把自己的心裝的太滿,越是沉重越是痛苦。生理的心是很小的,無法承載太多的禍福得失利害,智慧的心是廣大的,慈悲的心是無量無極的,心滿則糾纏苦痛無休無止,心空是心靜的空靈,心空是覺悟醒來。
9月9日
無為
不要天天忙忙碌碌,天昏地暗的奔波損傷我們的身命和福報。天下紛爭世事滄桑,沒有可以做完的事,也沒有可以花不完的錢。安住自己,放松自己,無為而無不為。無為不是消極,無為不是無所事事,無為不是枯坐。無為是覺悟,是舉重若輕,是舉一反三。無為是道,是大智慧。無為的人,從容淡定。無為的人,忙中偷閑。無為的人,內(nèi)守。無為的人,觀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