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楊新穎 邸 敏 嵇 珺
當前,我國的特殊教育已經構建出特殊教育與普通教育互通融合的局面,社會對于早期教育與早期康復意識不斷増強,同時有教育康復需求的幼齡兒童數量呈現增長趨勢,這種趨勢同樣體現在智障兒童群體的教育需求上。
根據2002年美國智力落后協會(AAMD)定義的概念,智障是一種以智力功能和適應性行為(概念的、社會的和應用性的適應性技能)具有顯著性限制為特征的障礙?!兜诙稳珖鴼埣踩顺闃诱{查殘疾標準》的定義是: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智力發(fā)育不全或精神發(fā)育遲滯;或者在智力發(fā)育成熟后,由于各種因素導致的智力損害或智力衰退。這類人群除了智力顯著低于一般水平,還伴有適應行為障礙。
智障兒童的外觀與正常孩子無太大區(qū)別,但各方面發(fā)展速度緩慢,尤其在平衡、體力、步態(tài)方面不及普通孩子。(1)在身體方面,智障兒童由于身體器官的損傷,可能導致其在身高、體重方面發(fā)展遲緩。(2)在動作方面,智障兒童在平衡、速度與靈活等方面較弱,運動機能低于同齡兒童。(3)智障兒童身體發(fā)育遲緩的程度隨著障礙程度的不同有較大差異。
智障兒童會表現出獨特的心理特質:(1)通常會以自我為中心,排斥他人,對別人懷有敵意。(2)由于感知覺反應慢、反應范圍窄,難以理解客觀事物概念、邏輯等抽象內容。(3)記憶力較弱。(4)語言發(fā)育遲緩。(5)注意力發(fā)展水平低。(6)對時空、數等抽象概念理解存在困難。(7)情緒情感體驗狹窄。
智障兒童因智力影響,缺乏明確的學習動機,認知速度慢、信息少,記憶慢、遺忘快,對事物認知以直接經驗為主,分析、概括、遷移與變通能力差。思維方式以形象思維為主,判斷力、觀察力、注意力差,學習質量低。
繪畫治療是表達性藝術治療的方法之一,指透過繪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利用非語言工具,將心理狀態(tài)和感受導入清晰有序的狀態(tài)。將潛意識里壓抑的感情與沖突呈現出來,在繪畫過程中獲得紓解,達到診斷與治療的效果。
我們運用繪畫治療方式對10位智障兒童進行了實踐研究,研究內容是主題畫部分。分別請這10位智障兒童進行主題畫繪畫,涉及的主題有《自畫像》《房、樹、人》《家庭動力畫》《MSSM(交互涂鴉講故事)》。筆者選取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繪畫作品進行分析,透過這些孩子的繪畫作品,幫助我們了解和理解智障兒童的身心特點、情緒感受和內心世界,對他們與外部世界的關系以及他們對自己、對外部世界的感知多了一個可能性窗口。
1.自畫像
2.房、樹、人
3.家庭動力畫
4. MSSM
A兒童的線條和涂色顯得比較自由,情緒相對積極,在《家庭動力畫》中可以看出,他和爸爸媽媽的關系較近。畫中家人的手相互連接,給人的感覺是家人之間的積極情感溝通。在《MSSM》中,他講述的故事是關于打招呼、交朋友、手牽手一起玩等有溝通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交往很簡單,但是情緒是友好快樂的。
1.自畫像
2.房、樹、人
.家庭動力畫
4. MSSM
從B兒童的繪畫作品可以看出她對自己的自我認知是不錯的?!蹲援嬒瘛分斜憩F出的情緒是比較快樂的,畫中人物雙手伸展,身旁還有小伙伴,顯示出她希望和外界聯結的狀態(tài)。在《房、樹、人》中也出現了小伙伴,可能這個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擁有不錯的伙伴關系。她的涂色力度是比較適中的,感覺內心沒有太多負面情緒,有比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出現的一些比較隨性、自由的線條也顯示出她是比較自由自在的。在《MSSM》中借助想象的故事情節(jié)表達出了攻擊性的情緒,故事讓她有了一個表達自己攻擊性和負面情緒的出口,可以借助一些方式去表達自己的情緒。
1.自畫像
2.房、樹、人
3.家庭動力畫
4. MSSM
C兒童的《自畫像》相對比較夸張,凸顯的特征有頭發(fā)和手,他自己手大,在有憤怒的情緒時,有可能會動手打人,有攻擊性行為。在《家庭動力畫》中一家人的頭和五官都比較夸張,他們的頭與身體四肢相比顯得比較夸大,爸爸的頭發(fā)是豎起來的,表達了爸爸生氣時的情緒狀態(tài)。而他畫的寶寶距離媽媽更近一些,可能在親子關系上他和媽媽更親近一些。在《家庭動力畫》中,他畫的自己的眼睛、嘴巴、耳朵等五官是都被夸大的,而且有流露出恐懼情緒。在《房、樹、人》中,他畫的花都有一個相對明顯的特征,看上去似乎都是在“正”字的上面畫出花朵,這意味著這個孩子經常被給予負面評價。當孩子內在情緒混亂,無法厘清和表達情緒的時候,就會容易生氣,有挫折感。
1.自畫像
2.房、樹、人
3.家庭動力畫
4.MSSM
在D兒童的《自畫像》中,她對自己的頭部大小以及身體的比例似乎做了多次修改。《自畫像》旁邊還有蜜蜂和小狗這些類似寵物的陪伴關系?!斗?、樹、人》分別畫了三棟房子,三棟房子前分別有一個人,感覺三個人之間的關系是比較獨立的,彼此缺少連接?!都彝恿Ξ嫛吠瑯臃謩e畫了四棟房子,每棟房子前分別站著她、爸爸、媽媽和另一個孩子,另一個孩子有可能是她的弟弟或妹妹。從畫面看,她和媽媽的關系更近,爸爸和另一個孩子關系更近。在《MSSM》中她提到生孩子,有可能家里有了第二個孩子之后給她內心帶來不舒服的感受。感覺她對小動物的感受比對她的家人更強烈,似乎她將自己的依附對象投射給了小動物而不是家人,也許是她從家人那里很難得到這種親密的關系。
1.建立溫馨的家庭內部環(huán)境,處理好特殊孩子和二孩的平衡關系
從收集的智障兒童的家庭動力畫的主題畫中可以發(fā)現,大部分智障兒童的家庭都有第二個孩子。從繪畫作品所表達的人物關系和情緒感受來看,大多數孩子家里至少有一位家長是相對偏愛健康的第二個孩子,這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第一個智障孩子的心理創(chuàng)傷。雖然智障孩子在智力等方面有缺陷,但從孩子們的繪畫作品來看,在情感上他們依然能敏銳地感受到家人對他們的態(tài)度,以及與對待另一個孩子的差別。我們也發(fā)現,孩子們的繪畫作品表達了因為自己的原因使得整個家庭氣氛緊張,父母產生負面情緒和壓力,家庭成員彼此之間缺乏親密的情感連接和情感流動的家庭關系及氛圍。這樣消極、沉悶、冷淡、僵硬的親子關系和家庭氛圍會傷害孩子的情感,使孩子產生內疚和缺乏自尊感。有特殊孩子的父母要保持積極、健康的正向心態(tài)和情緒,創(chuàng)造良好積極的家庭氛圍、親子關系和夫妻關系,這樣既有利于特殊孩子的成長,又有利于整個家庭的幸福。對于有第二個健康孩子的家庭來說,父母要將足夠的愛、關心和照顧給智障兒童,給予他們穩(wěn)定的愛,這樣才會緩解智障兒童對弟弟或妹妹的負面情緒。
2.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
家長正確教育觀念的轉變對智障兒童的發(fā)展起著關鍵作用。首先,應該面對現實,對于孩子的情況,家長應該勇敢和樂觀。父母不能悲觀失望,也不能對孩子過分遷就和溺愛,更不能不管不問。其次,對于智障兒童,父母應該給予與正常孩子同等的愛,甚至更多的愛。再次,要方法得當,必須通過特殊教育的方法取得一定的教育效果,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fā),根據孩子的不同特征和心理情況,采取不同的手段教育孩子,要充分考慮孩子的需要和興趣 。
3.家長提升自身的教育能力和方法
家長的教育能力直接影響著孩子的成長和發(fā)展,教育能力對兒童社會生活有著重要的作用,家長可以利用業(yè)余時間,學習特殊兒童的教育知識并進行實踐。
1.用愛心轉化成信心
智障兒童作為特殊的教育對象,在社會中受到了太多委屈、嘲笑、捉弄,其自尊心和自信心都受到過傷害。學校要用愛去包容、理解、感染他們,讓他們有信心去生活,能自信地去感受一切。
2.改變教育方法
學校要從智障兒童的認知特點出發(fā),教育起點要低,對他們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要降低;學習進度、節(jié)奏要放慢,在開展教育活動時,盡量用直觀、形象的方法,運用多感官的作用,去豐富他們的生活經驗。
3.學會巧妙施教,及時鼓勵
智障兒童個性差異較大,學校要獨具慧眼,了解每個孩子的特點,真正做到因人施教;為每個孩子建立成長檔案,制定階段教育計劃,做好評價與反饋,并適時修訂計劃。要積極鼓勵孩子主動發(fā)展,設立激勵機制,及時給予鼓勵,讓智障兒童感受成功的愉悅,體驗成功的樂趣,提高其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引導及遷移中促進孩子綜合能力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