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汝桂
(羅定市人民醫(yī)院, 廣東 羅定 527200)
腫瘤是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安全的一種疾病。放療是指用射線消除病灶的一種治療方法。放療是治療惡性腫瘤的一個重要手段,能夠有效地抑制患者腫瘤的發(fā)展,延長其生存的時間。但接受放療會使患者發(fā)生食欲下降、惡心、嘔吐、腹痛、腹瀉、便秘及睡眠障礙等多種并發(fā)癥。臨床實踐證實,進行有效的護理可改善腫瘤患者在進行放療后發(fā)生的睡眠障礙。本次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對接受放療后產生睡眠障礙的腫瘤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間在羅定市人民醫(yī)院接受放療后產生睡眠障礙的84例患者。將這84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有42例患者。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18例,女性24例;其年齡為25~61歲,平均年齡為(41.7±5.9)歲。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17例,女性25例;其年齡為26~62歲,平均年齡為(41.5±5.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guī)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協(xié)助患者在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的身體檢查,如尿常規(guī)檢查、血常規(guī)檢查等。2)遵醫(yī)囑為患者使用預防感染的藥物。3)為患者在睡前播放舒緩的音樂。在此基礎上,對觀察組患者進行綜合護理,護理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1)為患者講解健康睡眠的相關知識,并告知其放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2)協(xié)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作息規(guī)律,并保持身心放松。(3)告知患者在白天多進行戶外活動(如散步等),減少白天睡覺的時間,同時需避免進行遠距離的運動,以保證其晚間的睡眠質量。2)對患者進行飲食護理,根據(jù)其病情為其制定健康的飲食計劃,以緩解放療帶來的胃腸道不適癥狀,進而保證其睡眠質量。3)對患者進行生活環(huán)境護理。(1)注意保持病房內的通風良好、溫濕度適宜。將病房內的溫度保持在20℃~25℃之間,濕度保持在60%左右。(2)在對患者進行巡視時小聲說話、輕關門、放輕腳步,以保持病房內的安靜。(3)為患者創(chuàng)造輕松溫馨的生活環(huán)境,在其睡前播放舒緩心情的催眠曲,以提高其睡眠質量。4)多與患者進行溝通,根據(jù)其具體的心理狀態(tài)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以減輕其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減輕其心理壓力,進而改善其睡眠質量。5)對患者進行用藥護理。(1)對嚴重睡眠不足的患者,遵醫(yī)囑為其使用安慰劑,以促進其快速入睡。(2)對因發(fā)生疼痛而無法睡眠的患者,遵醫(yī)囑為其使用止痛劑,以保證其睡眠質量。(3)嚴格按照規(guī)定劑量為患者用藥,以防止其對藥物產生依賴。6)對在放療后口腔出現(xiàn)水腫、充血、潰瘍、口干等癥狀的患者進行口腔護理。(1)每次飯后為患者使用軟毛牙刷刷牙。(2)每日為患者使用復方液口液含漱4次。對口腔內出現(xiàn)假膜的患者為其改用2.5%碳酸氫鈉進行含漱。7)對接受放療后數(shù)日或更長時間后,出現(xiàn)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淋巴引流障礙等后期反應的患者進行皮膚護理。(1)為患者選擇柔軟、寬大、吸潮性強的內衣。(2)保持患者乳房下、腋窩、腹股溝及會陰部皮膚的清潔干燥。(3)對患者照射野的皮膚用溫水和柔軟的毛巾輕輕沾洗(忌用肥皂)。
對比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前后的PSQI評分和KPS評分。1)使用PSQI評分量表對兩組患者的睡眠質量進行評分,總分為21分,分數(shù)越高證明其睡眠質量越差。2)使用KPS評分量表對患者的健康狀況進行評分,總分為100分,分數(shù)越高證明其健康狀況越好。
將本次研究的數(shù)據(jù)錄入到SPSS21.0軟件中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PSQI的平均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PSQI的平均評分更低(P<0.05)。詳見表1。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PSQI評分的對比(分,)
表1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PSQI評分的對比(分,)
對照組 42 18.9±3.7 6.7±1.3觀察組 42 18.7±3.5 4.3±0.9 t值 0.254 9.837 P值 0.800 0.001
護理前,兩組患者KPS的平均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KPS的平均評分更高(P<0.05)。詳見表2。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KPS評分的對比(分,)
表2 護理前后兩組患者KPS評分的對比(分,)
組別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2 62.1±8.9 85.7±7.1觀察組 42 61.3±9.1 93.5±6.7 t值 0.407 5.178 P值 0.685 0.001
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對惡性腫瘤患者,臨床上常會進行化療。睡眠障礙是腫瘤患者在接受放療后常見的并發(fā)癥。腫瘤患者在接受放療后,易產生焦慮、抑郁等不良心理,進而影響到其睡眠質量。綜合護理是以嚴格的護理程序為核心,將護理標準化、程序化的一種護理模式。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服務的水平和質量,進而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有研究表明,實施綜合護理能夠減輕腫瘤患者的心理壓力,有效地改善其接受放療后的睡眠質量,進而使患者取得良好的療效[1]。為接受放療后發(fā)生睡眠障礙的腫瘤患者進行綜合護理時,可以在以下五個方面開展護理服務:1)健康護理,能夠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2)飲食護理,能夠使睡眠障礙患者攝入充足的營養(yǎng)素。3)心理護理,能夠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4)環(huán)境和藥物護理,能夠改善患者的睡眠狀態(tài)[2]。本次研究的結果表明,護理前,兩組患者的PSQI評分和KPS評分相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護理后,與對照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PSQI評分更低,其KPS評分更高。
綜上所述,對接受放療后產生睡眠障礙的腫瘤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顯著,能有效改善其睡眠質量和身體的健康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