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偉
(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地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江蘇 蘇州 215107)
糖尿病是以持續(xù)高血糖狀態(tài)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一種代謝性疾病。隨著此病患者病情的進展,其血管、神經(jīng)、腎臟、心臟等器官易出現(xiàn)慢性損害。此病患者常合并有高血壓。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相關(guān)的文獻指出,聯(lián)用安博維(厄貝沙坦)和施慧達(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可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2]。為了進一步探討聯(lián)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筆者對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地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接診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
選取蘇州市吳中區(qū)東山地區(qū)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2015年8月至2017年2月期間接診的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選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規(guī)定的高血壓診斷標準(收縮壓≥140 mmHg或舒張壓≥90 mmHg)和《中國糖尿病防治指南》(2008年版)中規(guī)定的糖尿病診斷標準(空腹血糖>7.0 mmol/L或餐后2 h血糖≥11.1 mmol/L)。其中,排除患有其他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及可引起高血壓的疾病、對本研究中所用藥物過敏的患者。將這60例患者隨機分為分析組和參考組(30例/組)。分析組患者中有男性16例,女性14例;其年齡為42~77歲,平均年齡(58.2±6.7)歲;其糖尿病的病程為3~13年,其高血壓的病程為3~18年。參考組患者中有男性12例,女性18例;其年齡為43~75歲,平均年齡(56.5±6.3)歲;其糖尿病的病程為4~15年,其高血壓的病程為3~16年。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本資料相比,P>0.05。
在兩組患者入院后,對其均進行血生化檢查、心電圖檢查和胸部X線檢查。告知患者戒煙戒酒,指導其限制食鹽和糖的攝入量,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以緩解其心理壓力[3]。為其應(yīng)用胰島素和美迪康(口服,0.5 g/次,3次/d)進行常規(guī)的降糖治療。在此基礎(chǔ)上,為參考組患者應(yīng)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達,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9991083,由施慧達藥業(yè)集團生產(chǎn))的用法是:口服,2.5 mg/次,1次/d。為分析組患者聯(lián)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進行治療。厄貝沙坦(商品名:安博維,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30049,由賽諾菲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用法是:口服,0.15 g/次,1次/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的用法與參考組相同。連續(xù)治療8周后,觀察兩組患者治療的效果、收縮壓及舒張壓的變化情況和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情況。
1)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降至130/80 mmHg以下,或其收縮壓下降≥25 mmHg、舒張壓下降≥20 mmHg。2)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未降至130/80 mmHg以下,但其收縮壓下降20~24 mmHg、舒張壓下降15~19 mmHg。3)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血壓未降至130/80 mmHg以下,且其收縮壓下降<15 mmHg、舒張壓下降<10 mmHg。
對本文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 17.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后,參考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15例(占50.0%),為有效的患者有9例(占30.0%),為無效的患者有6例(占20.0%)。參考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80.0%(24/41)。分析組患者中臨床療效為顯效的患者有20例(占66.7%),為有效的患者有8例(占26.7%),為無效的患者有2例(占6.7%)。分析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3.3%(28/30)。分析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高于參考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對比[n(%)]
治療后,兩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均較治療前明顯降低(P<0.05),分析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均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的比較(mmHg,±s)
表2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血壓水平的比較(mmHg,±s)
注:*與治療前比較, P<0.05;#與參考組比較,P<0.05。
分組 例數(shù) 治療前 治療后收縮壓 舒張壓 收縮壓 舒張壓參考組 30 160.2±12.5 99.1±6.8 129.1±8.6* 85.1±7.2*分析組 30 161.1±10.8 98.8±7.1 121.6±8.9*# 78.3±5.8*#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發(fā)生血生化指標異常,分析組患者未發(fā)生不良反應(yīng),參考組患者中有2例患者發(fā)生輕微的頭痛,有1例患者發(fā)生面色潮紅,其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為10.0%。分析組患者不良反應(yīng)的發(fā)生率低于參考組患者(P<0.05)。
糖尿病和高血壓均屬于慢性非傳染性疾病。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美國高血壓預防、檢測、評估及治療聯(lián)合委員會第7次報告(JNC7)中指出,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是采用降壓藥進行治療的強制性適應(yīng)證,并應(yīng)將患者的血壓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4]。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需要終身服藥進行治療。目前臨床上常用的降壓藥包括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zhuǎn)換酶抑制劑、鈣通道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屬于二氫吡啶類鈣拮抗劑。此藥可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選擇性地抑制鈣離子跨膜進入平滑肌細胞和心肌細胞,擴張外周動脈,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進而可起到降血壓的作用。此藥的半衰期較長,作用溫和持久,且不會影響胰島素的敏感性[5]。厄貝沙坦屬于選擇性血管緊張素-Ⅱ受體(AT1)拮抗劑。此藥可抑制血管緊張素Ⅱ引起的血管收縮,從而可起到降血壓的作用[6]。相關(guān)的藥理學研究證實,長期口服厄貝沙坦對腎小球濾過率、腎血漿流量及濾過分數(shù)、甘油三酯、總膽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的水平均無影響。此藥經(jīng)口服后吸收效果良好,絕對生物利用度約為60%~80%,且具有改善胰島素抵抗和降低尿蛋白水平等作用。趙連友[7]研究指出,聯(lián)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可有效地降低患者的血壓,減少其靶器官的損害,降低其病死率。詹繼東等[8]通過臨床研究證實,聯(lián)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其病死率。
本研究的結(jié)果證實,聯(lián)用厄貝沙坦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療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療效顯著,能夠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降低其血壓,且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