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占勇
(定州市北城區(qū)中心學校 河北 定州 073000)
傳道授業(yè),與世久長。教事喻德,桃李芬芳。
粉筆無言,黑發(fā)積霜。春風化雨,丹桂飄香。
莘莘學子,師恩難忘,蠶絲吐盡育棟梁。
中華文化經典是在人類歷史發(fā)展的長河中,中華民族在特殊的自然環(huán)境、經濟模式、政治結構和意識形態(tài)等方面的作用下所形成的文化習慣和文化積淀,是古代中國人對人類文化的重要貢獻,她從古至今一直滋養(yǎng)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世界,貫穿著民本思想,對自然表現(xiàn)出了強有力的親和度,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繼往開來的強大精神動力,具有很強的現(xiàn)實性。教育作為文化傳承與發(fā)展的重要載體,其文化建設必須植根于中國文化經典的肥沃土壤中,按新時代社會發(fā)展要求和時代精神積極參與社會新文化的構建,不回避或以精神否定財富的方式來形成學生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而是從財富與精神、幸福人生關系的意義上,幫助學生形成健康、積極的人生觀和生活方式,孕育出超越歷史與現(xiàn)實的教育文化,推動教育穩(wěn)定健康的發(fā)展。
高品位的教育文化是一面旗幟,引領著師生意氣風發(fā)地前進;高品位的教育文化是一種氛圍,熏陶浸染,潤物無聲;高品位的教育文化是一種引力場,能凝聚人心,形成合力;高品位的教育文化是最寶貴的資源,是學生成長、教師發(fā)展的肥沃土壤。
北城教育的徽標不是某人心血來潮設計的簡單符號,而是自1986年成立北城區(qū),歷經30余年,一代又一代北城人在教育理念、特色以及教育過程中沉淀和積累起來的人文精神,吾輩匠者把這種人文精神,通過巧妙的構思和設計,將具有象征意義的圖像、色彩和文字組合在一起,構成了具有深刻寓意的物化圖形(見下圖)。北城教育的徽標是北城教育形象的標志和靈魂的表征,它以其隱喻抽象的思維功能和意象營造的物化圖形彰顯著北城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和價值取向,是北城教育文化的物化載體。佩戴徽標可以展示北城教育的形象,提高北城教育的知名度;佩戴徽標能夠增強北城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客觀上對個人道德素質起到提升作用;佩戴徽標容易給北城人一種親和力,自然而然對北城產生歸屬之情。
北城教育徽標
以“育”首字母“Y”與“書”融合寓意教書育人,糅合國粹經典“篆刻”和紅色象征“紅五星”,居中陰刻“北城”,似一輪紅日冉冉升起,繁星環(huán)繞,與“植根傳統(tǒng),放眼未來”的主題相輔。
徽標主色調為“中國紅”和“海洋藍”,書本由深到淺藍白相間和紅五星由大到小,凸顯層次感,傳遞著公辦、民辦、其他教育和中學、小學、學前教育共存共育,包容發(fā)展的理念。
徽標整體端莊穩(wěn)健、剛柔兼濟、活力充盈。以書本為源泉,以傳統(tǒng)為營養(yǎng),繁星閃耀,意境融合,寓意和諧共存,積極進取,包容博大,彰顯出“教人求真,學做真人”的教育宗旨中華傳統(tǒng)文化道德根的文化理念,蘊涵了北城教育豐富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底蘊。
徽標使用的篆刻“北城”以及名稱“北城教育”均有書法家親自篆刻和題寫,配以英文名稱“BEICHENG EDUCATION”,更加凸顯“植根傳統(tǒng),放眼未來”主題。
文化理念:植根傳統(tǒng) 放眼未來
辦學策略:制度立校 文化養(yǎng)校 質量興校
教育宗旨:教人求真 學做真人
教育精神:和而不同 潔己以進 博學于文 約之于禮
教育愿景:樂學 善玩 互助 守禮
時代特征鮮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fā)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植根傳統(tǒng),就是文化自信,放眼未來,就要以師生為中心,關注師生的需要、關注師生的發(fā)展。其內涵不但體現(xiàn)先輩的教育理念,而且也切合新時代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和任務,無論從教育者還是從受教育者的角度講,都能體現(xiàn)其主動性而非被動性。
1.教育宗旨
陶行知先生告誡我們:“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希望諸君至少要做一個人,至多也只做一個人,一個整個的人。要有健康的身體,做八十歲的青年,別做十八歲的老翁。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飯,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漢。
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
2.教育精神
和而不同,潔己以進,博學于文,約之以禮。
和而不同:出自《論語·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焙椭C共進,張揚個性。多種教育方法并存,各種人才共處。激發(fā)調動每個人的個性特長,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潔己以進:出自《論語·述而》:“人潔己以進,與其潔也,不保其往也。”潔身自好,不斷改正自己的錯誤以求進步。欣賞他人改正錯誤的勇氣,肯定他人的進步,不抓住他人的過去不放。
博學于文,約之以禮:出自《論語·雍也》:“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努力學習、廣泛涉獵科學文化知識,豐富自己,傳授學生。用學校規(guī)章制度約束自己,影響學生,把學生培養(yǎng)成博學知禮的合格人才。
3.教育愿景
樂學,善玩,互助,守禮。
樂學:知道學習,喜歡學習,自主學習,快樂學習。在樂學中學樂。
善玩:善于動手,善于動腦,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創(chuàng)造。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不斷積累,不斷成長。
互助:互相學習,互相幫助,互相尊重,互相合作。達到團結和諧,共同進步。
守禮:遵規(guī)守矩,遵守誠信,遵守公德,遵守秩序?!鞍l(fā)乎情,止乎禮”,“不學禮,無以立”。
樂學是根本,善玩是方法,互助是保證,守禮是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