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康
摘 要:機器是由機械工件裝配而成,機器的失效是在個別的零件的實效所造成的,其根本原因是零件的使用性能。表面的粗糙度是判斷零件加工制造合格的一項重要的標準,對零件在工作的過程中耐磨性,配合質(zhì)量以及工作壽命有著極大的影響。所以,獲得正確的表面粗糙度數(shù)據(jù)以及降低機械加工粗糙度是機械加工過程中首要考慮的問題。
關鍵詞:機械加工;表面粗糙度;因素;調(diào)整;
在模具成型加工技術逐漸發(fā)展的同時,人們對模具制造材料的要求也在不斷的提升,要想快速實現(xiàn)規(guī)?;?,產(chǎn)業(yè)化的模具加工,就必須要最大限度的控制加工的成本已經(jīng)模具的材料。雖然通過了眾多技術人員的多年不懈努力,研究出了各種不同的新材料,然而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依舊無法做到控制成本,提升模具性能的需要。在模具的制造過程中能夠使用的表面工程技術有很多種,例如:熱擴滲技術和熱噴涂技術,熱噴焊技術和復合電鍍技術等。
一·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
1.1熱擴滲技術
熱擴滲技術,指的是以加熱的形式,把非金屬或者金屬滲進加工(金屬材料)的表面當中,從而成為表面合金層的一種高科技技術,更改基數(shù)的主要特征表現(xiàn)為;依托構成合金的形式,來完成基材和擴滲層之間的融合,融合強度比較大,這是其他先進技術(如化學鍍,物理氣相沉積等)所達不到的效果。一般情況下,使用熱擴滲技術的合金元素主要由硫,鈦,鋁等,這些元素都是已經(jīng)被廣泛的運用在各種各樣的模具制造上。伴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熱擴滲技術也得到了極大的進步,而且在模具表面強化過程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二元共滲技術以及多元共滲技術。根據(jù)模具的類型與滲入元素的不一樣,選擇的最理想的滲入工藝也是不一樣的,當今社會使用最為廣泛的熱擴滲技術:由滲碳工藝,氣體法低溫熱擴滲技術等。
1.2熱噴涂技術與熱噴焊技術
在對噴涂材料進行熱處理時,讓它其達到半熔融亦或者是熔融狀態(tài),之后在使用高速氣流方式,對材料進行霧化以及加速處理,進而使用材料噴射至工件表面上,形成具備特殊性能表面涂層的一種手段,這就是所謂的熱噴涂技術。根據(jù)加熱噴涂材料的熱源不同類型,對技術進行細化分解,可以分成三大類,第一:高能束加熱法,第二:電氣法,第三:燃氣法。在實際的運用中,熱噴涂技術還是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即是基材之間的結合不夠精密,且強度不足,在模具的表面強化過程中無法起到任何作用。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涂層之間實現(xiàn)結合,且使其氣孔率下降的工藝也隨之改變,這種工藝技術就是所謂的熱噴焊技術。
1.3復合電鍍技術
一般的情況下,電鍍層的使用用途具體體現(xiàn)在基材裝飾,防腐等。復合電鍍技術的研發(fā),在處理工件表面的磨損和高溫腐蝕等諸多方面都發(fā)揮了極為重要的工作與價值,利用復合電鍍能夠?qū)Σ煌愋偷哪湍ュ儗蛹右灾苽?,例如:模具表面進行金剛石顆粒的復合鍍層,能夠有效的提升模具表面的耐磨性。在近年來,為了讓復合鍍層的耐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相關技術人員做出的許多努力,采取了多種不同措施,例如:單金屬鍍層替換成包含NI-MN,NI-CO,NI-FE鍍層等著內(nèi)合金鍍層,進而在程度上提升模具表面的硬度,或者是指基材金屬的選用,選擇硬CR鍍層,來提升模具表面的耐磨性和腐蝕性。
1.4氣相沉積技術
根據(jù)成膜的基本原理,可以對硬化膜沉積技術進行一定的分類,一般可以分為物理氣相沉積技術與化學氣相沉積技術。
(1)物理氣相沉積技術(PVD):該技術就是要在真空環(huán)境下,使用不同的物理方式形成的分子與原子在基材表面沉積,進而形成涂層的一個過程。依據(jù)分子與原子沉積過程中的物理機制,可以對物理氣相沉積技術進行簡單的細化分類,1.離子鍍,2.真空濺射,3.真空蒸鍍等。在模具表面強化的過程中,采用多弧離子鍍技術TIC以及TIN耐磨涂層,已經(jīng)在實際的生產(chǎn)紅得到了極大的體現(xiàn)。
(2)化學氣相沉積技術(CVD);這是一種包含膜層內(nèi)不同元素的揮發(fā)性的化合物,在熱基體表面上出現(xiàn)氣相化學變化,進而反映物構成沉積涂層的工藝,在機械工業(yè)生產(chǎn)中,化學氣相沉積技術起到了極為相關的作用,尤其是部分超硬膜沉積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模具的耐磨性和耐腐蝕性。
二·模具表面工程技術的運用展望
稀土元素在模具表面強化的技術中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特別是在對模具鋼的表層組織結構,技能性能等方面。依據(jù)相關研究顯示,在中間添加稀土元素,能夠很大限度的提升滲速。并且還能將分布于晶界中微量雜質(zhì)的有害物質(zhì)作用予以去除,進而達到晶界穩(wěn)定與強化作用。伴隨著人們對模具使用的要求提升,簡單的表面處理技術也已經(jīng)難以滿足社會發(fā)展的需要,而是以綜合或復合的形式,對表面工程技術進行改進,能夠得到較好的效果。以使電刷鍍制備的NI-CU-P-MOS2鍍層為例:在中間添加稀土,能夠?qū)OS2的氧化起到抑制作用,進而在一很大程度上提升鍍層的抗腐蝕和提高耐磨性,在最大限度上延長模具的使用壽命。另外,在其表面強化技術當中,稀土也能夠發(fā)揮出極大的作用,例如:化學沉積,電沉積,激光涂覆以及噴涂等等。
把表面工程技術與納米技術相結合起來,一樣能夠獲得比較理想的效果,即是提升模具的抗高溫氧化性,耐腐蝕性和耐磨性以及表面硬度。從而達到延長模具使用壽命以及提高生產(chǎn)效率的目的。一般的納米表面工程,就是將將納米材料當做基礎,利用特殊的工藝技術,對固體表面加以改性與強化的新系統(tǒng)工程。在模具表面強化中運用納米材料,這項工藝依然處于發(fā)展時期,還必須加強研究和創(chuàng)新,方能得到更為廣泛的運用。相關人員在這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還有許多,例如探究納米突出層強化模具的機理,分析化學組分之間存在怎樣的關系等。
在不斷的優(yōu)化改進模具的各種功能方面,表面工程技術起到了極為關鍵的作用。工作人員只要不斷地對表面工程技術進行研究,加以創(chuàng)新,而且強化模具企業(yè)和技術界之間的合作,走入市場化,規(guī)?;彤a(chǎn)業(yè)化的發(fā)展之路,那么表面工程技術必定會得到快速的發(fā)展,我國模具產(chǎn)品的功能和質(zhì)量也會得到非常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王昌,于同敏,周錦進.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J].中國表面工程,2002,(1):8-11.
[2]李顯寬.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5,(10):126-126.
[3]李顯寬.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與進展[J].機械工程與自動化,2009,(5):189-191.
[4]王昌,于同敏,周錦進.表面工程技術在模具制造中的應用及展望[J].模具制造,2001,(12):48-51.
(作者單位:湖北工程職業(yè)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