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梅潔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15-0-01
眾所周知,老舍是塑造市民形象的個中好手。他善于從普通市民的角度,借助生活中平凡瑣碎的小事反應(yīng)社會上發(fā)生的大事。在老舍的短篇小說《老字號》中,圍繞“錢掌柜走后”,“周掌柜來后”,“周掌柜走后”,“錢掌柜回歸后”這四個階段,從辛德治這樣一個“小人物”的視角,通過對“三合祥”這家“老字號”的興衰命運描寫,展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西方文化強勢入侵下的無奈與飄零。
三合祥是公認的老字號,錢掌柜是綢緞行公認的老手,要是放在以前,那是絕佳的搭配。但是時代變了,正直、講規(guī)矩的錢掌柜因賠了買賣被東家辭退。錢掌柜走后,來了一個被三合祥的大徒弟辛德治稱為“野雞”的周掌柜。見了被周掌柜改得大變樣的三合祥,他真想找個地方哭一大場去。不過,雖然周掌柜不規(guī)矩,專搞些花里胡哨的把戲,但買賣竟是沒賠的,這讓他對周掌柜很佩服。后來周掌柜又因覺三合祥的老規(guī)矩深,不能充分施展他的才能就跳槽走了。于是在辛德治的努力之下,原來的錢掌柜又回到了三合祥。不過,三合祥的光景越來越不好,過了一年就開不下去了。
錢掌柜管理的“老三合祥”,是肅靜的,官樣大氣的。“金匾黑字,綠裝修,黑柜藍布圍子,大杌凳包著藍呢子套,茶幾上永遠放著鮮花。”不打價,不抹零,不貼廣告。柜上沒有吸煙卷的,沒有大聲說話的。逢燈節(jié)才掛燈,掛燈也只掛官燈……一切按照老氣度,老規(guī)矩辦事。從不像對門“正香村”那樣柜臺上成天嘰嘰喳喳,一年到頭老是大減價,煤氣燈總懸掛著,留聲機老是轉(zhuǎn)動著……一切都沒了規(guī)矩。然而,守規(guī)矩的老三合祥卻賠了錢,沒規(guī)矩的正香村卻賺了錢。錢掌柜死守著傳統(tǒng)文化不放,守著老字號而故步自封。就算是他第二次回歸三合祥生意那樣慘淡的時候,他仍舊是沒有任何改變。生意光景不好了,仍然說:“咱們不怕!”是典型的守舊派,他堅信傳統(tǒng)的東西就是好的,只要守著它未來就是光亮的。
周掌柜管理的“新三合祥”,是少了規(guī)矩的,通變的。門前扎起彩排,出現(xiàn)了五尺見方的大減價廣告牌,兩盞煤氣燈,吹上了洋鼓洋號,徒弟們帶上紅帽子,給人發(fā)傳單,屋里因煙卷燒得像佛堂,還送贈品。周掌柜也和以前錢掌柜看不上的正香村老板成了好朋友。周掌柜見著檢查日貨的風頭,不避它,反而借助三合祥的“老字號”名稱迎頭向上,也懂得見什么人說什么話。這些都可見周掌柜的聰明機靈,懂得追趕時代浪潮,是典型的革新派。然而他雖不死守舊法,但也變得有些厲害了,他把假貨當真貨賣,要求伙計量布時手指一捻就抽回來,拋卻了中華傳統(tǒng)美德,變成了一個唯利是圖,重利輕義的奸商。
周、錢兩位掌柜,以及他們掌管下的新、老三合祥,分別是“新”與“舊”的代表。至于辛德治,他可以說是“新”“舊”碰撞的產(chǎn)物。作為三合祥的大徒弟,在三合祥度過的十五六年光陰里,他在三合祥受到的教導是傳統(tǒng)的,教導他要講規(guī)矩,要有氣度。他把三合祥當成了自己的家,因此當“家道中落”的時候,他拼命想要恢復原來的“家”。他在周掌柜手下做事時雖覺其一些作風無法忍受,但也從其身上學得一些變通之道。這從他勸東家讓錢掌柜回來的一番話里可以見得,“他不說錢掌柜的一切都好,而是說錢與周二位各有所長,應(yīng)該折中一下,不能死守舊法,也別變得太過火。老字號是值得保存的,新辦法也得學著用?!逼鋵嵥肋@是不能夠的,錢掌柜回來必定會沿襲老的那一套,他這么說只是為了打動東家讓錢掌柜回來而已。這一套說辭便是周掌柜的變通對他潛移默化的影響的體現(xiàn)。他的身上,既有“新”,又有“舊”。
小說中,辛德治總愛回憶過去,在周掌柜將老字號面貌大改的時候他回憶過去,當錢掌柜回來后生意衰微的時候他也回憶過去?!靶恋轮蜗矚g聽他們(老主顧)說話,這使他想起昔年的光景,可是他也曉得,昔年的光景,大概不會回來了。”沈從文曾在他的文集里說“一個人用回憶來生活,顯見得這人生活也只剩下些殘余渣滓了?!泵鎸θ舷閼K淡的光景,辛德治只好靠回憶過去而找到幾絲虛無縹緲的依托。人們總愛回憶過去,因為過去往往包含著回憶者的理想,但失去的東西可能永遠地失去了。盡管重溫的回憶使往昔復現(xiàn)于眼前,但正因其如此切近卻又得不到,就容易在回憶者心中引起感傷的情緒。
老字號作為三合祥的驕傲,為三合祥贏得了很多榮光與尊敬,也記錄著錢掌柜這個綢緞行公認的老手的所有輝煌,記錄著辛德治這個三合祥大徒弟的美好時光。但時過境遷,老字號肅穆尊貴的環(huán)境已經(jīng)消失了,陷入了落寞之地。誠然,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有很多需要我們繼續(xù)堅守,但傳統(tǒng)的并不都是好的,有些老規(guī)矩確實顯得呆板無生氣,傳統(tǒng)文化是應(yīng)該用篩子篩一篩,并且結(jié)合些新時代的好東西的。只有這樣,傳統(tǒng)文化才能夠繼續(xù)向前發(fā)展,不然就免不了沉溺在時代浪潮中了。
讀完《老字號》,不由自主地聯(lián)系起老舍的另一短篇小說《斷魂槍》,兩者的故事都發(fā)生在西方文化入侵后傳統(tǒng)文化受到猛烈沖擊的時代背景下?!独献痔枴泛汀稊嗷陿尅分械娜宋铮翘幱谛屡f時代交替的末世中的人物,世道變了在他們的身上首先體現(xiàn)了出來,他們被迫改變了原有的生活方式。《老字號》里的錢掌柜經(jīng)營三合祥后來破了產(chǎn),《斷魂槍》里開鏢局的轉(zhuǎn)行開了旅館,他們的生命價值一點一點地失落,理想與信念也逐漸消退了它本來的顏色,與時代漸行漸遠,成為了被時代拋棄的末世人。無論是“老字號”還是“斷魂槍”,都像極了老舍曾在《老許何許人也》里面所說的“舊時代的棄兒,新時代的伴郎”,充滿了悲劇色彩,籠罩著末世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