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秀珍
(青海省第四人民醫(yī)院,青海 西寧 810000)
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在臨床上十分常見,多見以尿頻、尿急、血尿等癥狀,屬于高發(fā)性結核病,隨著醫(yī)療技術的逐漸普及,結核桿菌耐藥菌株在臨床上得到廣泛普及,抗生素濫用情況日益嚴重,導致其發(fā)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為治療造成巨大難度,嚴重影響患者生命安全健康[1-3]。本次研究選擇48例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8例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將其作為觀察組,其中男性28例,女性20例,年齡40~70歲,平均(62.5±3.8)歲,病程 0.5~2年,平均(1.0±0.5)年;同期選擇48例健康受檢者為對照組,其中男性26例,女性22例,年齡41~70歲,平均年齡(62.0±3.5)歲,病程0.5~2年,平均(1.0±0.5)年,所有受檢對象均已通過相關檢測,觀察組符合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診斷標準,均無CT、X線及IVP檢測禁忌,排除其他傳染性疾病,經我院倫理委員會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兩組受檢者均接受腎盂造影、B超、X線片劑CT檢測,分別于檢測前后記錄其臨床資料,檢測結束后確保其無異常情況執(zhí)行對比分析。根據檢測結果及臨床癥狀由主治醫(yī)師給予患者對癥治療,根據其適應癥差異制定治療方案,以三聯或四聯抗結核藥物治療及手術治療方式為主,接受其中三聯或四聯抗結核藥物治療共28例,包括利福平、異煙肼及吡嗪酰胺;接受手術治療共20例,其中7例接受腎盂輸尿管狹窄切除吻合術,5例接受腎部分切除術,8例接受其他手術方式[4-5]。
選擇《現代泌尿外科診療指南》中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療效評價,分為顯效、有效、無效等指標,顯效:臨床癥狀明顯改善,無相關不良反應。有效:臨床癥狀存在明顯改善傾向,無明顯不良反應。無效:所有癥狀無明顯改善甚至進一步惡化;計算公式:(顯效+有效)/所有患者×100%=綜合有效率[6]。
本研究數據均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數據描述采用(%)表示,計量資料用均數±標 準 差) 表 示, 采 用 t和 χ2檢 驗, 以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CT、IVP檢測結果無明顯差異,B超及X線檢測結果無明顯差異,CT、IVP檢測結果準確度顯著高于B超與X線檢測方式,詳見表1。
表1 各檢測方式結果對比[n(%)]
28例患者接受三聯或四聯治療,顯效20例,有效6例,無效2例,綜合有效率為92.8%;20例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其中顯效15例,有效4例,無效1例,綜合有效率為95.0%;組間對比(χ2=1.654,P=0.154),P>0.05無統(tǒng)計學意義。
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其病癥機理較為復雜,臨床表現復雜多樣,導致臨床診斷效果并不理想,嚴重影響治療效果,因此,深入了解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的臨床特征,分析其診治要點,選擇一種有效診斷方式,能夠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多有效的參考依據,在改善臨床療效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7]。
泌尿系統(tǒng)結核癥是全身結核病的一部分,多數繼發(fā)于肺結核,可累計全身多處器官,如輸尿管、膀胱、尿道、前列腺等組織,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缺乏特異性,臨床診斷率不高,該癥病理類型較為復雜,病情發(fā)展迅速,少數繼發(fā)于腸結核或骨關節(jié)結核,治療不當將導致全身癥狀,如體重驟減、低熱、乏力或貧血等[8]。
泌尿系統(tǒng)結核癥是全身結核病的一部分,多數繼發(fā)于肺結核,少數繼發(fā)于腸結核或骨關節(jié)結核;全身癥狀可有體重減輕、低熱、乏力或貧血。也可無任何癥狀而在尿常規(guī)檢查時才被發(fā)現。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是指無典型的嚴重尿頻、尿急癥狀,臨床表現輕微,不易察覺,甚至無癥狀,存在影像學改變;其最常見的癥狀依次為腰痛、血尿、尿液混濁、尿頻、發(fā)熱、盜汗等。嚴重情況下累及其他組織發(fā)生惡化,如輸尿管結核,致使其表現為輸尿管增粗、變硬,形成僵直的索條,肌肉收縮功能減退,甚至完全閉鎖。結核桿菌經血或淋巴播散到泌尿生殖系時,優(yōu)先破壞腎皮質,形成干酪壞死灶,造成腎髓質,最終蔓延至腎小盞形成結核性空洞,出現腎結核典型癥狀;通常發(fā)展至此階段已錯過最佳治療期,嚴重影響患者泌尿生殖功能[9]。本次研究發(fā)現,通過IVP、CT、B超、X線等檢測方式,CT與IVP檢測方式均具有顯著優(yōu)勢,組間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準確性高,應用于臨床診斷中可快速確診,直觀檢測泌尿系統(tǒng)結核病情發(fā)展程度,有助于盡早投入治療控制病情惡化。給予對癥治療效果顯著,安全性高,能夠有效提升臨床診療水平,縮短治療時間,具有十分積極的臨床研究價值[10]。
綜上所述,針對不典型泌尿系統(tǒng)結核患者給予IVP、CT檢測方式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升診斷準確性,相較于B超、X線檢測方式優(yōu)勢明顯,降低誤診率,給予對癥治療療效顯著,值得進一步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