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佳君
(樂山老年病??漆t(yī)院 四川 樂山 614000)
目前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疾病就是腦梗塞,主要在老年人中比較常見。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該項疾病逐漸趨向于年輕化,相應的發(fā)病率逐漸呈上升趨勢,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直接影響,因此對腦梗塞患者應該做到早預防、早檢查,在發(fā)現疾病時要及早加以治療。為分析中青年腦梗塞臨床療效觀察,本院展開相關研究,如下。
選取2016年4月—2018年5月在我院治療的腦梗塞患者116例,采用入院順序奇偶數隨機分組,每組58例。實驗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2例;年齡30~60歲,平均年齡為(45.3±3.2)歲;常規(guī)組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0例;年齡31~60歲,平均年齡為(45.6±3.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說明可進行比較研究。
納入標準:兩組患者采用頭部CT以及MRI檢查均符合腦梗塞。
排除標準:患者具有精神類疾病。
常規(guī)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治療,即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實驗組在常規(guī)組的基礎上實施飲食、生活習慣干預及肢體康復指導,對其加以飲食指導,告知其不良生活習慣是造成該項疾病的主要因素,綜合考慮患者實際情況,幫助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適當開展體育運動,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能科學合理的對自身血壓、血脂以及血糖加以良好的控制,并且要合理開展相關抗血小板治療,明確相應的病因以及發(fā)病機制,從而確保后期治療更加具有針對性[1]。所有患者的治療時間均為1個月。觀察對比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臨床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生活質量評分:利用QOL-BREF量表,比較治療前后兩組患者評分變化情況,評分越高,治療效果越顯著。
臨床治療效果:以腦血管病康復標準作為重要參照標準,痊愈:患者發(fā)病所出現癥狀完全消失,肢體功能基本恢復;顯效:患者相關癥狀得以減輕,相應的肢體功能以及語言功能都有明顯好轉;有效:患者相關癥狀改善不明顯,肢體功能以及語言功能未發(fā)生改善;無效:患者病情有加重跡象。治療總有效率越高,治療效果越顯著[2]。
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兩組患者經治療后,統(tǒng)計兩組患者出現肢體障礙、失語癥、血管功能受損以及側支循環(huán)障礙四項不良反應情況,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越低,治療效果越顯著。
以SPSS23.0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對比有統(tǒng)計學意義參照P<0.05。
實驗組經過治療后,腦梗塞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常規(guī)組(n=58) 60.75±3.54 68.27±2.25實驗組(n=58) 61.61±3.28 80.73±4.59t1.3571 18.5633 P0.1774 0.0000
實驗組經過治療后,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2.0%)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68.0%),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對比[n(%)]
實驗組患者經治療后,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10.34%)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29.31%),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比[n(%)]
隨著社會經濟的迅速發(fā)展,目前中青年腦梗塞發(fā)病率逐漸呈上升趨勢,人們生活質量提高的同時,對腦梗塞病因給予高度重視,在不斷優(yōu)化自身保健意識的過程中,應該對相應的預防性對因治療加以強化。目前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相應的工作壓力也越來越大,大量研究數據表明,中青年腦梗塞的發(fā)病機制往往與老年性腦梗塞有顯著的差別,后者發(fā)病機制較為常見的是高血壓以及動脈硬化,相應的患高血壓以及糖尿病人群逐漸向著年輕化方向發(fā)展。有調查數據表明,目前吸煙者年齡越來越小,尤其是青年人占據的比例較大,這是需要引起關注的重點問題。從目前臨床實際情況來看,老年人腦梗塞的主要影響因素是高血壓,一般發(fā)病年齡比較早,相關患者沒有經過系統(tǒng)化降血壓治療,并且患者對自身疾病缺乏正確的認知,對自身腦動脈血管造成損傷,導致患者的腦血管出現異常,相關管腔也變窄,最終導致腦梗塞的發(fā)生。
目前在臨床上檢查腦梗塞的主要診斷手段是腦CT,其具體流程是相關患者在發(fā)生腦梗塞的6小時到12小時的時間段內,有部分患者往往會有界限不清的低密度灶,大多數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往往是在24小時后,相應的低密度灶邊界較為清晰?;颊甙l(fā)病數小時利用CT檢查沒有較為明顯的病灶,但是經過24小時后,對患者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復查確診為腦梗塞。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目前在臨床上往往利用MRI用來診斷腦梗塞,其自身具有優(yōu)越性,相關患者在發(fā)病數小時內就能加以診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趁早對患者加以治療。
對中青年腦梗塞患者來說,其主要影響因素是過量吸煙或者飲酒造成的,有研究指出,煙霧中所存在的CO使得患者自身動脈內反應過強性內皮細胞的肌球蛋白加以收縮,并且其自身血管壁通透性得以增加,最終導致動脈硬化?;颊呷绻L時間飲酒,則自身大腦皮層相應的功能則會出現紊亂現象,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其交感神經以及副交感神經不能保持良好的平衡,對心腦血管舒縮功能會造成直接影響,患者的血壓以及心率也不夠穩(wěn)定,相應的膽固醇含量也逐漸增加。目前在臨床上對中青年腦梗塞患者往往采用飲食、生活習慣干預及肢體康復指導,讓其自身動脈硬化得以積極控制,同時在一定程度上要告知患者要有效的戒煙戒酒,防止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癥的發(fā)生,并且要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相關工作人員也要切實開展健康宣教工作,讓患者對腦梗塞的病情加以了解,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顯著降低腦梗塞的發(fā)病率,顯著提高自身生活質量的同時,確保最終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3]。大量實踐研究表明,目前中青年主要殘疾的機制就是腦梗塞,其在一定程度上會對患者自身以及相應的家庭造成直接影響。中青年腦梗塞出現的主要原因在于患者自身動脈硬化,因此相關醫(yī)師在一定程度上要科學合理的指導患者積極干預并有效 控制動脈硬化的危險因此,如較為常見的高血糖、高血壓以及糖尿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作息時間,同時讓相應的健康教育得以不斷強化,并且合理開展社會宣教活動,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中青年腦梗塞發(fā)病機制得以有效減緩,從而顯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經過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臨床治療效果也明顯高于常規(guī)組,實驗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也明顯低于常規(guī)組,(P<0.05)。由此可證:對中青年腦梗塞患者實施飲食、生活習慣干預及肢體康復指導治療能顯著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降低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具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