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 要 主題班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導員向?qū)W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和重要渠道,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學生中心,緊緊圍繞主題班會,分析了當下在高校組織開展主題班會對學生的影響,探索了輔導員應該如何發(fā)揮好主題班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關(guān)鍵詞 主題班會 輔導員 思想意識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8.04.078
Abstract The theme class meeting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n effective form and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the tutor to the student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healthy growth of the students. This article takes the student center and closely focuses on the theme class meeting. It analyzes how the current theme clas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ll affect students and explores how the counselor should play a role i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words theme class meeting; counselor; Ideology
主題班會是指在輔導員的指導下,由班委會組織開展的一種自我教育自學成才的班級活動,是輔導員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個重要途徑,對學生思想的轉(zhuǎn)化和良好班風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高校組織開展主題班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還將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華、展現(xiàn)風采的平臺,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更加及時挖掘?qū)W生的特長,對輔導員引導教育學生全面發(fā)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一次具有創(chuàng)新性、靈活性、針對性和“雙邊”性的主題班會,無疑是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guī)范對大學生進行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在主題、對象、形式和內(nèi)容上都凸顯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進一步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集體意識和看齊意識,進而促使學生形成社會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端正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規(guī)范個人行為,提高個人綜合能力,更好地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1 政治思想教育,樹立看齊意識
主題班會的核心目的是通過一系列的班會類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從而直接或間接使學生在思想上牢固“思想模范”和“道德模范”,讓學生及時樹立良好的世界觀、認識觀和價值觀,形成正能量的行動指南,為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指明方向;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和百折不撓的毅力,引導學生及時樹立起向“模范”看齊的意識。如開展“誠信教育”主題班會,在內(nèi)容上以考試為載體,進而間接闡述了誠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學生的誠信意識有所提升,間接督促學生要樹立起誠實守信的榜樣;在思想上,使學生堅定了“不能違,不敢違”的信念,形成了“以誠信為榮,失信可恥”思維模式,一定程度上武裝了學生的頭腦,為具體的社會實踐提供了明確的行為準則,達到了思想上與行動上的完美結(jié)合。
2 鍛煉綜合能力,提高個人素質(zhì)
高校中的主題班會,從組織者的層面來說,主要由兩類人組織開展,其一是有輔導員規(guī)劃設計組織開展,另一種形式是班委組織策劃,輔導員扮演指導的角色,這兩種都表現(xiàn)出學生的主體性,對學生的行為引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在高校中,常見的主題班會形式主要有專題探討會、演講會、茶話會、故事會、文藝表演會、游戲活動、參觀訪問等等,這些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形式適應了大學生身心發(fā)展的基本需求,使學生受到了情感上的激勵和藝術(shù)上的熏陶,更為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主題班會具有貼近生活、貼近實際、貼近學生的特點,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由學生積極參與班會的設計與實施,很大程度上培育了學生敢想、敢說、敢于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的精神;在主題班會的內(nèi)容上,輔導員針可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教育內(nèi)容,運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使得學生能夠從體驗式的主題班會活動過程中去認識社會,擴展學生的生活空間,幫助其更好地去適應日常生活,理解周圍,督促學生有條理地思考、有效地表達和交流,學會運用理性的思維方式去洞察現(xiàn)實社會,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一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組織管理能力以及文書寫作能力,為大學生踏入社會前汲取了許多寶貴的經(jīng)驗,提高了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這將有利于日后學生組織開展黨團活動及工作朝著更加職業(yè)化、專業(yè)化的方向發(fā)展。
3 擴充知識廣度,引導全面發(fā)展
主題班會在內(nèi)容上覆蓋面較為廣泛,涉及到了入學教育、學習教育、安全法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人際交往指導、誠信教育、團隊精神教育、文化素養(yǎng)、情感教育等方面,基本上涵蓋了文學、哲學、法學、教育學、經(jīng)濟學、歷史學、藝術(shù)學等重要學科,在知識體系上填補了自身專業(yè)的局限性;在形式上,主題班會打破了傳統(tǒng)的理論課教學,主題班會在實施手段上綜合了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黨團組織、社會實踐等教育手段的優(yōu)勢,在班會上知識的延伸性較強,延伸范圍較廣且不影響活動的主題,是輔導員同學生之間互相探討、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良好途徑,為知識的傳播提供了優(yōu)質(zhì)的媒介。
主題班會具有靈活性強、形式多樣性、內(nèi)容針對性等特點,這些因素為學生接收新知識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氛圍,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及時發(fā)現(xiàn)自身的不足,更加自覺聯(lián)系實際充分發(fā)揮大學這一媒介,主動擴充自身的知識貯備??傮w而言,主題班會不是單純地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還是課外知識的拓展,更是引導學生主動拓寬知識面的有效途徑。
4 提高政治意識,踐行愛國主義
常規(guī)的政治理論課,大部分教師主要采取講授教學,與學生之間缺乏溝通和交流,更缺乏對社會熱點、難點、重點問題的探討和疑難解答,而主題班會恰好彌補了這一缺陷,很大程度上引導了學生運用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來指導、分析自己在實踐中遇到的問題。
主題班會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手段,自然是抓住思想政治這一核心來開展,從現(xiàn)實生活中取材,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地引導,充實了政治教育的內(nèi)容,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使學生基本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觀點。值得一提的是通過主題的探討,能使學生基本具有初步的辯證唯物主義觀,樹立社會主義信念,牢固樹立熱愛祖國振興中華民族的使命感,更加堅定學生的愛國主義信念和政治信仰,進一步帶動了學生政治參與的熱情和積極性。同時還提高了學生政治立場、政治素質(zhì)和政治水平等方面的政治素養(yǎng),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學生政治素養(yǎng)不高、政治信仰多元化、功利化等問題。
5 輔導員如何發(fā)揮好主題班會的作用
主題班會是一種互動性較強的班會,對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具有較為重要意義。充分發(fā)揮好輔導員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性是提高班會質(zhì)量的前提;準確把握主題內(nèi)容和表現(xiàn)形式是開好主題班會的基礎;合理運用好主題班進行德育教育是主題班會的精髓。筆者認為,開展好主題必須要遵循主題班會的原則,明確“主導性”與“主體性”之間的關(guān)系,其次是確保構(gòu)思要新穎、明確主題班會的內(nèi)涵、結(jié)合實際情況賦予班會更多的表現(xiàn)形式,再次是抓住核心精髓,及時利用主題班會的內(nèi)容及表現(xiàn)形式對知識進行延伸,準確引導學生提高思想認識,樹立牢固的政治信仰。
教育是師生之間的“互動”,無論是運用怎么樣的形式和內(nèi)容,輔導員最終的著眼點都是使學生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動上得到提高。主題班會具備了實踐活動、黨團組織、傳統(tǒng)授課等多方面的優(yōu)勢,要發(fā)揮好這一優(yōu)勢,高校輔導員就必須緊跟新形勢的發(fā)展,統(tǒng)籌知識與思想政治兩條主線,把主題班會當作一件要事來抓;要更新思想理念,融入到學生中去,還原問題情景,總結(jié)新經(jīng)驗,發(fā)掘新方法,運用好主題班會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載體,開創(chuàng)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葛晨光.當代大學生政治信仰狀況的調(diào)查與思考[J].河南社會科學,2003(6).
[2] 賈玉香.主題班會及其形式[J].班主任,2006(5):29-30.
[3] 索玉華.大學生社會實踐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探析[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4.
[4] 張銳.主題班會形式綜述[J].教學與管理,2005(10):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