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夏萌
摘 要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化學新課程已走進學校、走入課堂。新教材注重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fā),讓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學的重要性,了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新教材強調了學生主體性學習的重要性,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新教材讓學生主動地體驗實驗的探究過程,在知識的形成、聯(lián)系、應用過程中養(yǎng)成科學的態(tài)度,獲取科學實驗的方法,即初中化學新教材已注重從書本走向生活;從以教師為主走向以學生為主;從注重知識走向注重活動。
關鍵詞 初中化學;實習心得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3-0232-01
光陰似箭,轉眼間我們的實習生活結束了,回顧這段時間的經歷,真是感想頗多。短暫的工作日不僅磨練了我的意志,也使我對今后的人生道路有了明確的方向。教育實習對一個師范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在校師范生平時所學的無非是一些理論性知識,大部分知識都無法直接與教育實際相關聯(lián),久而久之,我們就養(yǎng)成了一種眼高手低的壞習慣,看待事情往往過于簡單,缺乏深刻見解,思考大于行動。因此,要想把所學的東西切實的、合理的運用起來,就必須付諸于實踐,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實習就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它使理論體系已基本完備的我們得到了真實的嘗試,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能夠找出自己的不足之處,從而努力完善自己。通過一學期來我的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教學,在教學中我注意了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主,我注意夯實學生的基礎,并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將我的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第一,從書本走向生活,其出發(fā)點就是把生活與知識融合成一個整體,以求改善教學質量。要是無法做到這一點,學習得到的收獲無疑會大打折扣,拖累孩子們成長的步伐。在過去,很多老師的教學思維都出現(xiàn)了偏差,他們把學習與讀書劃上等號,甚至覺得孩子們能獲得出色的成績就是進步,把目光局限在了課本上,這種觀念十分淺薄、片面,這也讓孩子們的觀念陷入了盲區(qū),覺得解題是學習的唯一目標。從教學實踐中我們不難看出,在落后教學理念的桎梏下,孩子們的思維被局限在課本上與現(xiàn)實脫節(jié),這就很難斬獲理想的教學成效。尤其對化學科目而言,伴隨著教材的革新,教學側重點也傾向于生活與學生們的思維、感知,淡化了知識和理論。這也讓孩子們從沉重的學習壓力下解放了出來,他們改變了對化學的印象,不再是枯燥、乏味的字符與公式,轉化為了清晰、生動的印象,幫助孩子們認識到化學的意義所在,從而全身心投入到學習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新課改的引導與規(guī)范下,教材也不斷推陳出新,化學教材變得更加成熟、先進,其中融入了大量與生活相關的素材,如空氣、滅火、金屬等方面的內容。孩子們也從中吸收到更多的常識,豎立環(huán)保意識,將化學知識運用到現(xiàn)實中。我們應當以孩子們的思維和認知作為出發(fā)點,打造更具針對性與可操作性的教學規(guī)劃,才能斬獲理想的教學成效。事實上,教育界流傳著這樣的觀念:只有立足于孩子們過往的經驗,才能帶來更加優(yōu)質的教學。這也受到了人們的一致青睞與認可。要知道,任何知識都是從現(xiàn)實中獲取而來的,又服務于生活,幫助我們戰(zhàn)勝困境,帶來更出色的生活品質。在課本中,也有很多容易被忽視的常識,也灌輸給了孩子們煤氣的科學運用方式,這也能讓孩子們充分意識到化學的作用,以求端正學習態(tài)度,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以更為專注、認真的姿態(tài)去面對學習。要知道,知識與時間本就具備著密不可分的關聯(lián),兩者能起到互補的效果。在這樣的情況下,老師們就要勇于打破舊觀念的桎梏,擺脫對課本的依賴,并應當不斷總結實踐經驗,汲取教訓,擁有善于觀察的敏銳眼光,找到生活里的靈感,對課本做出合理的延伸,貫徹生活化教學的方針,給孩子們帶來最大的收獲。
第二,要把學習的主導權轉移到孩子們手中。在過去,老師們根本沒有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廣闊的成長空間去釋放自己的才華與潛能,而是牢牢把控學習的節(jié)奏,孩子們只能被動順從老師們的步調與安排。在這樣僵化、枯燥的教學模式下,孩子們也就無法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對老師產生依賴性,甚至出現(xiàn)排斥、抗拒心理。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的潛能開發(fā)和身心發(fā)展。初中化學新教材改變了以教師為主的教學傾向,按照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建立起了有利于學生自主探究和創(chuàng)新的教材模式,體現(xiàn)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讓“教本”變成“學本”,變簡單傳播為互動的教學,如化學反應中的能量探究、物質的制取和性質探究、元素質量計算的探究等等。改變了以往以教師講解為主的傳統(tǒng),使從教師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轉變到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從教師帶著問題提問學生轉變到讓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進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有人說,教師的教學好比“修橋”,目的是為了“過河”,離開了“過河”這一目的,“修橋”也就失去了意義,至于如何“過河”,應該放手讓學生去摸索,去探究,而教師不必把學生都一一背過河去。常言說得好:授人以魚,只供一餐之需;授人以漁,終生受用無窮。當然,強調學生的主體性,也不可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皫熣?,傳道授業(yè)解惑也”,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一方面,教師是教學計劃的設計者、實施者和組織者,另一方面,教師又是教學實踐的參與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不能認為學生主動學習活動多了,探究活動多了,教師就可以省力了。不能強調了學生的主體性和積極性,而放棄了教師的責任性和指導性。恰恰相反,從學生發(fā)展出發(fā)的教學設計與組織的難度更大了,啟發(fā)式和探究式教學的組織更費力了。學生的主體性增強了,需要教師更多的培養(yǎng)、誘導和訓練。教師的主導性發(fā)揮得越好,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得越快,二者是互動的關系,也是因果的關系。
通過實踐,我覺得我的成功之處是把他們真正的代入了化學王國,讓他們從心底喜歡化學,同時讓我收獲最大的是,我和他們建立了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他們在上次期中考試中進步特別大,我接手化學時他們班有三個及格,一個月后有十幾個及格,有很多進步20分,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他們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