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宏
摘 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我國教育也有了快速的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能夠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老師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通過語文的日常教學,鞏固學生的語文基礎知識,同時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本文主要是探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關鍵詞 思維能力;初中;語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H0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1-0184-01
一個人的智力和能力提高的關鍵因素就是人們的思維,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通過合理的、科學的教學方式不斷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新課改的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除了對學生進行基礎知識的講解之外,還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鍛煉他們的思維能力,使其能夠在日后的學習中進行探究性、自主性、合作性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主要是分析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方案。
一、培養(yǎng)思維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意義
初中語文是在小學語文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內容和結構上的調整,更加要求學生要掌握和理解課本內容,并且要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思維能力。目前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目標僅僅在于提高學生的考試成績,完成教學內容,這樣就很難體現(xiàn)學科的人文性,也無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了能夠改善現(xiàn)在初中語文教學的現(xiàn)狀,應該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培養(yǎng)學生思維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忽視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
雖然我國進行了教育改革,但是目前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并沒有十分重視對學生進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單純地讓學生進行詩詞、文章以及字詞的學習,通過考試即可。這種簡單地將語文學科當成文字性的教學學科,沒有將語文優(yōu)雅的一面展現(xiàn)出來。語文是一種通過修辭手法、文字編制出一篇篇優(yōu)美的文章和詩詞,在語文學科中鍛煉思維能力主要是教導學生利用適當?shù)淖衷~和修辭手法進行文章的組織。
(二)培養(yǎng)方式錯誤
目前一部分初中語文教學模式主要是滿堂灌,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書本知識的講解,并沒有給學生留出時間進行自由思考,學生刻板地跟著老師進行死記硬背的方式進行知識記憶和理解。加之老師也沒有及時更新教學觀念,不重視學生的意見、自主探究學習以及課外實踐活動,影響了學生培養(yǎng)思維能力。
三、有效培養(yǎng)學生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思維能力的方法
(一)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中為了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首先應該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創(chuàng)新是推動社會發(fā)展的驅動力,只有不斷創(chuàng)新,才能推動社會的發(fā)展。創(chuàng)新思維主要是將大腦中形成的感知認識加以改造成為一種理性認識,進而引發(fā)人們的新物象和新靈感,創(chuàng)造出新的事物。語文學習主要是幫助學生學會認知和了解事物,并且要掌握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老師在對學生進行語文講解的時候,要從不同的角度和方面誘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思維,不斷探討問題,并形成自己的見解和思路。
(二)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還應該要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課堂的教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用眼睛認真看、耳朵認真聽、用心進行思考,并做好筆記,即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完美地結合讀寫能力,幫助學生在理解課堂知識的同時,加強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初中學生的思維跳躍比較快,他們雖然對周圍的事物有一定的了解和見解,但是會缺乏條理性,也不完整,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比較差。因此在教學中,老師要下意識地對學生進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可以通過語文的閱讀和寫作教學,使學生通過對課堂內容進行閱讀,在快速了解文章的信息和內容之后進行歸納總結,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文章內容的概括和組織。同時老師也要提出一些針對性的問題,使學生通過課文內容,加上自己的見解,探尋合適的問題答案,從而加強學生的判斷和推理能力。
(三)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初中語文教學中要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能夠通過想象力將語文課本中的知識進行具體化和形象化的理解。老師在課堂語文教學中要下意識地對學生進行聯(lián)想力和想象力的引導,對課堂的教學內容提出針對性的問題,學生之間進行探究性的探討和總結。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同時,組織小組進行討論,學生之間各自說出自己的見解、想法和問題,提高學生在探究性學習過程中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并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提高教學效果。
總而言之,初中是學生形成思維能力的關鍵階段,如何能夠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目前教學工作者需要研究的難題。初中語文教學中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語文知識,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較好的邏輯思維,使其在學習其他學科中也能夠主動地進行學習,在不斷完善自我的過程中促進自身的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中,老師要有意識地進行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邏輯思維以及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姜勇.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8(03).
[2]陳秀萍.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考試周刊,2018(23).
[3]吳九錄.關于初中語文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分析[J].學周刊,201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