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照超 蔡照乾??
摘 要:小學是教育的起點,小學語文是小學教育的重要科目,而小學語文作文承擔著學生語言組織能力和思維的養(yǎng)成。在教學過程中,課外閱讀不僅能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還能開闊學生視野,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有本質的提升。本文以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課外閱讀為核心展開論述。
關鍵詞:課外閱讀;小學作文教學;重要性
作文作為一種表達的方式,是小學生重點培養(yǎng)的內容。小學生在面對作文寫作時往往是詞不達意、無從下手,束手束腳不知如何表達,很難寫好一篇優(yōu)秀的作文。因此就要教師在作文上投入更大的精力,找到提高學生作文的有效科學的途徑,能夠一針見血打通學生的寫作脈絡。而進行大量的閱讀才能在根本上解決學生才疏詞窮的學習問題,閱讀能增加學生的知識積累,能開闊學生的眼界,打開學生的思維邏輯,最終達到質的飛躍。
一、 小學作文中課外閱讀的作用舉足輕重
(一) 課外閱讀能擴大學生的知識網(wǎng)絡
俗語是講“好記性不如爛筆頭”,作文講究的是實踐操練,要充分練習才能真正得到提高。就以課文《荷塘月色》為例,在閱讀過程中要身臨其境的去感受作者描繪的場景,充分揣摩那些優(yōu)美語句的運用和表達的情感,記錄下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和表達方式。然后就要拿起筆來自己體會,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最大限度地運用自己所掌握的好詞好句,表達自己對于文章的感觸,只有在這種一次次的鍛煉和積累中才能無形之中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認識到自己在寫作中的不足,進而在閱讀中額外加強短板的練習。只有量的積累才能最終達到質的飛躍。
(二) 課外閱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課外閱讀的內容大多都是學生感興趣的、自發(fā)進行的閱讀,它不像專業(yè)課本中刻板的知識灌輸,因此往往戳對學生的好奇神經(jīng),對課外讀本愛不釋手,這是小學階段孩子心理特點的體現(xiàn),可見課外閱讀在學生心目中的作用是不容小覷的。因此,身為語文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閱讀興趣,多把時間留給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配合學生的心理訴求,多給學生灌輸一些閱讀時的注意事項或閱讀技巧,正確合理地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只有經(jīng)過教師的耐心教導和自己的認真體會,學生才能對閱讀產(chǎn)生豐厚的閱讀興趣,閱讀意識會不自覺地得到提高,在閱讀過程中會能夠摘抄、推磨和寫讀后感的良好閱讀習慣,在寫作過程中會有很多好詞佳句從腦中自行蹦出,那都是信手拈來的事兒,不用再去費勁地咬文嚼字、字字都要摳出來,這就是閱讀帶來的效果,閱讀就是在潛移默化中慢慢傳授給學生,而學生也會在文字的熏陶下文學積累更加深厚,作文質量變得越來越高。
二、 課外閱讀大大提高了小學生作文的質量
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大部分的學生家長只是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是否提高或下降,根本沒有尋找造成學生成績的源頭是什么。家長希望看到的都是學生在拿著課內書本認真研讀的情景,不希望看到學生鉆研課本以外的知識和書籍,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課外學習興趣,將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扼殺在了搖籃里,這種可怕的認知是對學生最大的興趣威脅。因此,教師要對家長進行科學的引導,糾正家長錯誤的認知,幫助學生爭取除課堂閱讀意外的閱讀機會,大大擴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和時間。只有教師和家長密切配合,充分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來提高知識儲備,從而寫作能力得到提高,全面提高學習成績,不辜負家長的期望。
學生的課外時間除卻閱讀外還要留出時間來寫作業(yè),如果教師的課外時間安排不合理,將大量的家庭作業(yè)拋給學生很可能將課外閱讀的時間占用,從而讓學生沒有充足的課外閱讀時間,也就無法正常進行課外閱讀,學生也就無法積累知識。如果讓學生在沒有閱讀時間強行擠占學生休息時間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成為家庭作業(yè)之后的加班課業(yè),就會成為學生的學習負擔。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失去對課外閱讀的興趣,甚至恐懼、害怕課外閱讀。因此,身為教師要充分合理地安排學生的課外時間,使學生有更多的時間放到課外閱讀中去,充分感受閱讀帶給自己的滿足感,從而在寫作中有所突破。
三、 課外閱讀能增加學生的文學底蘊和知識積累
閱讀是對身心的洗禮過程,是對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是對學生思想的豐富和升華。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從而加強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這樣在寫作中就能有話可說,能夠在作文中充分組織自己的語言,充分結合所學到的寫作手段,優(yōu)美生動地描述所要表達的意境,在作文寫作中能夠擁有一氣呵成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還有一點好處就是讓學生充分避開了身邊存在的各種誘惑,比如電視、電腦等,閱讀可以將學生帶到一個全新的精神世界,那是一片純凈的樂土,孩子可以在知識的海洋里徜徉遨游,從而無形之中就刷新了學生的思想和認知,從而運用到寫作中去,提高學生的思想境界和文學素養(yǎng)。
四、 課外閱讀可以為學生樹立榜樣,培養(yǎng)習慣
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名人愛讀書的事跡。例如:漢朝時,有個人叫匡衡,非常喜歡讀書,由于家里很窮,他白天得干活,晚上才能讀書,但是又買不起蠟燭,天黑后就無法看了,他內心非常痛苦。他的鄰居很富有,每天夜晚都點蠟燭,匡衡想出妙計,在墻上鑿了個小窟窿,借著從鄰居家透過來的微弱的光每天讀書,后來讀完了家中所有的書。但是他感覺自己的知識還是不夠,于是到有藏書的大戶人家對主人說:“請您收留我,我給您家里干活不要報酬。就讓我閱讀您家的全部書籍?!敝魅吮凰木袼袆?,答應了他借書的要求。匡衡就是這樣勤奮學習,后來他做了漢元帝的丞相,成為西漢時期有名的學者。教師憑借這樣的事跡鼓勵學生,讓學生每天抽出固定的時間來進行課外閱讀,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久而久之,就會存儲大量的知識。
五、 結語
綜上所述,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起著決定性作用,也對學生平時的學習和將來的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課外閱讀需要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長時間積累,使語言組織能力、寫作水平得到提升。在小學作文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課外閱讀,要將課外閱讀與作文教學有效結合,以便更好地提高小學作文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徐艷.淺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J].學周刊,2015.
作者簡介:
蔡照超,蔡照乾,重慶市,重慶市彭水縣龍溪鎮(zhèn)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