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宇
摘 要:凈在書法中可以作為一個很重要的美學因素,凈在書法鑒賞活動中可以作為一個方向和指標。本文探討干凈的作品在書法中的反映以及如何做到凈,同時以傅山的行草書為例進行闡述。
關鍵詞:書法;凈;傅山
1 凈的概念在書法中的反映
凈是指干凈整潔,是一種整齊有序的狀態(tài),干凈的環(huán)境總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讓人放松自如。干凈的反義詞是骯臟雜亂,亂頭粗服,不修邊幅。書法上的干凈涉及線條、結構、章法以及神采。
線條上是筆畫干凈,沒有多余的筆畫,沒有太多毛毛刺刺的東西。線條的控制能夠收放有序,不能起筆很雜亂,而收筆沒有收住也不行,仿佛筆鋒叉開,因此筆法的完善對線條的干凈很重要。另外是線條的長短,線條應該越簡單越好,不要有太多的纏繞,太長的線條也影響筆勢的運行。線條的濃淡也很重要。枯筆的運用是自然形成的,太燥則像干裂秋風,內干線弱,筆畫撐不起來。太淡則容易漲開,筆畫就漫開來,嚴重的變成墨團,嚴重影響整體的美觀。
結構上的干凈要求字體的結構要排放整齊,筆畫不要靠在一起,毛筆在運行的過程中能夠最簡單快捷地表達,結構上的簡單有利于筆勢的運行。太多的穿插和環(huán)繞會讓字顯得很復雜。字的結構簡單讓字有更多的空白,讓字變得寬綽??瑫慕Y構平整嚴謹,行書和草書顯得更自由,但是行草書在結構上要能夠簡單一些,筆的圓轉能夠自如。
章法上的干凈要求字不能寫錯,字不能有涂抹,字與字之間要聯(lián)系緊密,不要偏離太遠,導致章法上的突兀。字的大小要自然,不能太大、太重,否則就顯得很突兀。整體的章法大大小小,字與字之間的空間都是自然書寫,沒有刻意安排。整體章法自然通順,簡單和諧,才有利于整體的整潔。
干凈的作品不會顯得雜亂,神采就比較干凈整潔,而不是亂糟糟的樣子。
同時,書寫的速度會對作品的潔凈程度產生很大影響。特別是行草書,在快節(jié)奏的書寫下,保持筆畫的精細就比較困難,如果太糾結于筆畫的干凈,整體的精神風貌就太顯呆滯。在沉著的前提下,不斷自如和輕松地書寫,讓書法作品有一股書卷氣。
2 以傅山的行草書為例談凈
明后期的一些書家如傅山,他的作品就采用許多縈繞,他吸收顏真卿楷書寬博渾穆的氣象,但線條卻盤旋環(huán)繞,結構復雜,看起來如長藤亂麻卷成一團。他自己評價自己的字為“若作神符鎮(zhèn),差消鬼市嵱”,他形容自己的字像道教的符篆,詭異雜亂,令鬼神震驚。從傅山早期的作品來看,他的草書結構優(yōu)美,牽絲映帶和轉折都十分清楚,展現(xiàn)了他扎實的功底??墒撬髞頌槭裁匆獙懗鋈绱似婀侄也粷崈舻淖??
傅山處在一個改朝換代的時期,明亡后,很多人都失去家產和生活來源,而傅山在失去家產后,有很大一部分收入來自書法售賣。這些應酬的作品是為別人而寫,非為自己而寫,不為內心抒發(fā)的作品都可以統(tǒng)稱為應酬作品,總受到外界的影響,考慮外在的評價。傅山總喜歡用連綿大草作為應酬作品。一是可以在更快的時間內完成,二是常常為買家面逼,對于前來他家索字的人來說,反復穿插、盤旋縈繞的綿綿大草就更有表現(xiàn)力和觀賞性,更能激發(fā)人們的好奇心。在巨幅的紙張或綾絹上,字的反復盤繞,其復雜性和生動性激發(fā)人們的疑問和好奇。這種奇特的行為舉止,就更能吸引別人的關注,吸引買家前來。當然,這和明末尚奇的氛圍是分不開的,由于明末城市文化的發(fā)展和政府管理的寬松,追求新奇成為市場一個重要的要素,新奇的作品易受到人們的青睞。當時評價藝術作品總用到“奇古”“奇橫”“奇絕”等詞,反映了人們對奇的追尋。而傅山這些縈繞的寫法也是追求新奇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
當然,如此多的縈繞也與傅山的自由個性的創(chuàng)作觀念有關。傅山處于明末個性思潮的潮流中,追求自我成了主流。受到李贄“童心說”和董其昌“由熟到生”的書法理論的影響,明末一些書法家更加追求內心的表現(xiàn),運用在大幅書軸上就表現(xiàn)為跌宕、張揚和奇絕??梢钥闯龈瞪皆趯W習一段經典后,開始追尋自我,就是一個由熟到生的過程。生就是更真率自由地表達自己的內心。而傅山無疑做到非常激烈,甚至極端。更為劇烈的變形,更為繁復的盤繞,都表現(xiàn)他對個性的追尋。而他所在的那個社會環(huán)境也容許他有如此極端的書法作品。傅山曾贊美酒是“真醇之液”,對酒的肯定反映了他鼓吹非理性因素在藝術中的作用,他更主張書法是由個性和沖動做主導而不是理性和內省做主導。他藐視傳統(tǒng)技法,也敢于向古人挑戰(zhàn),曾宣稱:“莫說看今人不上眼,即看古人,上得眼有幾個?”所以,如此多的縈繞在他的作品中也不足為怪了。縈繞的線條是他內心的表現(xiàn)方式,在其盤旋反復的線條中,看出他的癲狂不羈的人格和隨意自由的創(chuàng)造。
而對于明朝的滅亡,傅山同許多遺老一樣,內心非常悲痛,他們拒絕對清朝的臣服。對于一個傳統(tǒng)的儒生來講,十分重視氣節(jié),堅決不為清朝服務。清朝曾對明末文人進行懷柔政策。在一次博學宏詞試中,傅山被舉薦并被強行抬到京城,卻誓不入京,以作抵抗。傅山把這種亡國的失落悲憤轉化到他的藝術作品中,書法成為他發(fā)泄的途徑。而綿綿大草,反復穿插,復雜纏繞的線條不就是他內心的惆悵和憤怒?他用這種極端激烈的線條表達自己的反抗不屈。精神上的失落茫然和生活上的落魄潦倒讓作品露出郁悶奇肆的氣息。
傅山的作品的縈繞是由他獨特的遭遇和當時社會環(huán)境所給予的,是個性很強烈的東西,甚至很奇怪。所以,他在晚年常常談到自己有很多作品寫得非常不好。這與其在當時的心境是有極大關系的。他寫給朋友的作品往往比較認真對待,字就比較工整潔凈。而對于買家和應酬,他就不肯多花時間和功夫,而且明代追求奇的風氣導致書法家刻意追求變化和運用一些造型復雜難懂的字。這種不自然或者刻意追求變化會影響整體的和諧,從而在欣賞時總會出現(xiàn)不潔凈的奇形怪狀的字。
3 做到凈的要求
3.1 裝備精致,毛筆和紙張的選擇都極大影響了書寫的潔凈
毛筆太破,則不利于書寫干凈的線條。紙張?zhí)睿瑒t不利于墨的下沉。同時,外在的形式極大地影響了書法作品的視覺感官。紙張的選擇上不必選用各種鮮艷的顏色,也不必作古,在白紙上書寫黑字才會樸素實在,經得起看,也更有墨韻。用墨的選擇也極其重要,對于墨色要越黑越好,蘇東坡說墨色要像嬰兒的眼睛一樣黑。墨的濃淡干濕不能刻意表現(xiàn),是自然而然的書寫產生的結果。趙孟頫說,如果沒有精良的工具,就好比如駿馬行走在泥濘的路上,是會影響馬的速度的。裝備、紙張、墨水都會影響到書法作品最終的效果。
3.2 對于毛筆的控制程度和對細節(jié)的重視
在一定的訓練后才能駕馭毛筆,線條的質量嚴重影響整幅作品的觀感。字的線條不能蜂腰鼠尾,有太多毛毛刺刺的東西。字的書寫要做到痛快中能夠沉著。字如果放大寫,對筆法的要求就更高,字的筆鋒就不容易收住,這要經過一定時間的訓練才能有所提高。要做到凈,首先要向古人學習,進行臨摹,不斷提高自己對于字的理解。同時,觀閱字畫也很重要,對書法作品看多了,理解多了,就會反映到筆下。慢慢了解經典好的地方在哪里,他的筆法、結構以及章法肯定有震撼人心的地方。而觀閱后,能夠熟練掌握毛筆,由生到熟,對于筆法、結構以及章法進行練習,提高創(chuàng)作能力。同時,取法一定要高古,不能學習當代人的字。因為當代人也是學古代的,那么我們就要追根溯源,從源頭開始。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因為它在許多方面都做得很好,少有失誤,如筆畫都會處理得比較干凈,不會給人亂頭粗服的感覺。我們需要向古人學習,如果只寫自己的字,是很難提高的。因為古人的字既然能流傳下來,一定有好的地方。那些名家也都是通過學習別人的書法來不斷提高自己的。比如,米芾的集古字,王鐸的獨宗羲、獻,都是對于古人的學習,中國書法極其講究師承。因此,得古法才能有凈的結果。
3.3 書寫的心態(tài)影響書寫的速度
急躁的心境字也會急躁起來,線條就變亂了。字要慢慢寫。著急寫,就不太注重筆畫的質量,字寫快起來很難控制。古人在書寫前會焚香靜坐,讓心態(tài)安靜下來再去書寫,這樣字會安詳自如。涉樂方笑,言哀已嘆,人的感情會不自覺地反映在書法里。如果心態(tài)急躁了,耐心就會失去,筆就寫快起來了。筆勢一快,就很難控制筆墨。
3.4 書寫者的文化底蘊,在書寫一幅作品時,要能夠意在筆先,先構思整體文章該如何書寫,然后再從容下筆
書寫者也應該了解書寫作品的意思,不能寫錯字,這樣書寫時也會更流暢。文化底蘊是需要識見,讀書來不斷提高的。一個人在文化修養(yǎng)提高的同時,胸懷也變得更加寬廣,對于很多事就會看淡,心中的怒氣、火氣、江湖氣等等都慢慢減少,反映在筆下就變得從容了。正所謂人書俱老。
凈是書法作品一個很重要的考量因素,作者在書法作品中能夠做到干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對于古代經典作品的學習中,我們會漸漸認識到筆墨的精良以及前人對于筆畫的掌控能力。同時,書寫時要摒棄功利的心態(tài),遠離怒氣、江湖氣,不要把書寫當作一場表演,書法是書寫者在書齋的一種自我的活動,別人是不能介入也無法介入的,不必在乎別人的感受,自由放松才有利于作品的潔凈。同時,現(xiàn)代很多展覽過度追求視覺上的沖擊力和整體的效果,但是細看起來卻漏洞百出。潔凈的作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在慢慢的時光里,從容下筆,字才會更坦然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