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海燕
摘要: 本文對河北省在2013 年全面實施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新標準后五年的空氣質(zhì)量狀況進行時空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以便更好的改善河北省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
Abstract: This paper conducts a spatial-temporal analysis of air quality in Hebei Province in 2013 after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environmental air quality standard,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better improve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in Hebei Province.
關(guān)鍵詞: 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新標準;PM10;PM2.5;SO2;NO2;CO;O3
Key words: new standard of ambient air quality;PM10;PM2.5;SO2;NO2;CO;O3
中圖分類號:X5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8)18-0182-03
0 引言
2013 年全國實施《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GB3095-2012)[1],與舊標準[2]相比,新增了PM2.5的標準限值以及加嚴了PM10、NO2 等污染物的標準限值。新標準實施五年來(2013~2017年),河北省空氣質(zhì)量整體上持續(xù)改善,但個別污染物(O3(8h))濃度有所反彈。
1 2013~2017年新標準中六項污染物時空分布分析
1.1 PM2.5
2013~2017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呈逐年下降趨勢,其中2017年3~12月中有6個月月均濃度達到近五年同期最低水平。
2017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1%,超額完成河北省政府要求的同比下降6%的目標任務(wù)。其中邯鄲市同比上升4.9%,其余10個設(shè)區(qū)市同比下降3.1%(張家口)-12.5%(承德)之間。從月均濃度變化情況分析,2017年1~2月大氣污染擴散條件不利,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高達114微克/立方米,同比反彈超過46%;后期濃度呈現(xiàn)持續(xù)下降特征,3~12月PM2.5濃度同比下降超過20%,其中有6個月月均濃度達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特別是進入秋冬季(10~12月)以來PM2.5改善更為顯著,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為66μg/m3,同比下降37.7%,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2013~2017年河北省PM2.5平均濃度分別為108μg/m3、95μg/m3、77μg/m3、70μg/m3和65μg/m3,呈逐年下降趨勢。與2013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PM2.5年均濃度下降39.8%,各市降幅在22.5%(張家口)~50.0%(邢臺)之間,河北省及各市均超額完成“大氣國十條”要求的目標任務(wù)。2013年河北省各設(shè)區(qū)市PM2.5濃度達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共計839天,2017年降低為273天,減少67.5%。
2013~2017年河北省PM2.5總體空間分布為南高北低特征,PM2.5污染重心集中在中南部石家莊、邢臺地區(qū),但近五年P(guān)M2.5中南部改善明顯,南北濃度差距減小。
1.2 PM10
2013~2017年,河北省PM10平均濃度逐年下降,改善效果明顯,但降幅略低于PM2.5。2017年,河北省PM10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9%,其中邢臺、邯鄲、承德市分別同比上升2.8%、2.0%、1.0%,其余8個設(shè)區(qū)市同比下降3.7%(滄州)-15.7%(張家口)之間。從月均濃度變化情況分析,2017年1~2月大氣污染擴散條件不利,河北省PM10平均濃度高達174微克/立方米,濃度同比反彈超過46%;后期濃度呈現(xiàn)持續(xù)下降特征,3~12月PM10濃度同比下降超過14%,其中有6個月月均濃度達到近5年同期最低水平。特別是秋冬季(10~12月)以來PM10濃度改善更為顯著,河北省PM10平均濃度為114μg/m3,同比下降32.9%,為2013年以來同期最好水平。
2013~2017年河北省PM10平均濃度分別為190μg/m3、165μg/m3、136μg/m3、123μg/m3和117μg/m3,呈逐年下降趨勢。與2013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PM10年均濃度下降38.4%,各市降幅在19.2%(滄州)~50.2%(石家莊)之間。
2013~2017年河北省PM10總體空間分布均為南高北低特征,污染重心集中在中南部石家莊-邢臺-邯鄲沿山地區(qū),但近五年來中南部地區(qū)濃度降低顯著,南北濃度差距明顯減小。
1.3 SO2
2013~2017年,河北省及各市SO2污染改善顯著,SO2日均濃度達標率均在98%以上,年均濃度均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要求。
2017年,河北省SO2平均濃度同比下降20.6%,其中承德市同比持平,其余10個設(shè)區(qū)市同比下降7.1%(秦皇島)~36.7%(衡水)之間。河北省及各市SO2日均濃度達標率均在98%以上,其中唐山、秦皇島、張家口、承德、滄州、廊坊、衡水達標率為100%。河北省及各市年均濃度均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要求(60μg/m3)。
2013~2017年,河北省SO2平均濃度分別為74μg/m3、55μg/m3、41μg/m3、34μg/m3和27μg/m3,呈逐年下降趨勢。與2013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SO2平均濃度下降63.5%,各市降幅在42.6%(滄州)~72.1%(衡水)之間,SO2為近五年六項大氣污染物中濃度降幅最大的污染物。2013年河北省各設(shè)區(qū)市SO2濃度為輕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共計466天,2017年降低為8天,SO2污染時段顯著減少。
2013~2017年河北省SO2總體空間分布為中南部和東部較高、北部較低的特征。五年來SO2高值地區(qū)濃度降低顯著,河北省濃度差距明顯減小,但是污染重心仍分布在唐山、邢臺、邯鄲等焦化、鋼鐵行業(yè)較為集中的地區(qū)。
1.4 NO2
2013~2017年,河北省NO2平均濃度下降不明顯,滄州及秦皇島地區(qū)濃度有所反彈。
2017年,河北省NO2平均濃度同比下降4.1%,其中承德、滄州市同比持平,唐山、秦皇島市分別同比上升1.7%、2.1%,其余7個設(shè)區(qū)市同比降幅在6.9%(石家莊)~13.8%(保定)之間。張家口、承德、衡水年均濃度均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要求(40μg/m3)。
2013~2017年,河北省NO2平均濃度分別為51μg/m3、48μg/m3、46μg/m3、49μg/m3和47μg/m3,濃度下降不明顯,部分年份濃度出現(xiàn)反彈。與2013年相比,河北省NO2平均濃度下降7.8%,其中滄州、秦皇島分別上升51.6%、4.3%。承德、廊坊持平,其余7個設(shè)區(qū)市降幅在10.7%(保定)~21.9%(張家口)之間。2013年河北省NO2日均濃度為輕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共計546天,2017年降低為272天,減少50.2%。
2013~2017年,河北省NO2總體空間分布為南部和東北部較高、北部較低的特征,且河北省NO2濃度較高地區(qū)明顯降低,但是濃度差距仍然存在,其中滄州、秦皇島等地區(qū)濃度有所反彈,污染重心仍分布在唐山、邢臺、石家莊、邯鄲等焦化、鋼鐵行業(yè)較為集中的地區(qū)。
1.5 CO
2013~2017年,河北省及各市CO濃度呈下降趨勢,污染改善效果顯著,CO日均濃度達標率均在95%以上,年均濃度均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要求。
2017年,河北省CO平均濃度同比下降7.1%,承德、秦皇島市同比持平,張家口市同比上升16.7%,其余8個設(shè)區(qū)市同比下降5.6%(邢臺)~23.1%(衡水)之間。河北省及各市CO日均濃度達標率均在95%以上,其中張家口、承德達標率為100%。河北省及各市年均濃度均達到了國家二級標準要求(4.0毫克/立方米)。
2013~2017年,河北省CO平均濃度分別為1.8mg/m3、1.5 mg/m3、1.5 mg/m3、1.4 mg/m3和1.3mg/m3,整體呈下降趨勢。與2013年相比,2017年河北省CO年均濃度下降27.8%,各市降幅在10.0%(承德)~48.0%(保定)之間。2013年河北省CO日均濃度為輕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共計293天,2017年降低為85天,減少71.0%。
2013~2017年,河北省CO總體空間分布為中南部和東部高、北部低的特征。河北省CO濃度均降低顯著,濃度差距明顯減小,污染重心由2013年的中南部轉(zhuǎn)移至2014~2016年的保定周邊,到2017年沒有明顯的污染重心。
1.6 O3(8h)
2013~2017年,河北省O3(8h)平均濃度先下降后上升,河北省平均濃度反彈。
2017年,河北省O3(8h)平均濃度同比上升12.8%,其中承德、衡水同比分別同比下降4.0%、0.9%,其余9個設(shè)區(qū)市同比上升5.9%(張家口)~31.3%(邢臺)之間。
2013~2017年,河北省O3(8h)平均濃度分別為102、88、88、94、106μg/m3,呈倒U型分布整體上升趨勢。與2013年相比,河北省O3(8h)年均濃度同比上升3.9%,其中秦皇島、保定、唐山、承德分別下降5.6%、5.0%、3.7%、1.0%;衡水持平;其余6個設(shè)區(qū)市升幅在2.0%(邯鄲)~38.5%(廊坊)之間。2013年河北省O3(8h)日均濃度為輕度及以上污染水平的共計680天,2017年上升為767天,增加12.8%。
O3空間上,總體污染重心集中在中南部和東部唐山地區(qū),且濃度有所反彈。
2 對策建議
2.1 揚塵污染治理仍然不容忽視
通過分析各市PM2.5在PM10的占比可以發(fā)現(xiàn),河北省大部分城市PM2.5在PM10中的占比均在50%左右,與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的70%相比,城市揚塵污染控制仍存在很大的治理空間。建議進一步加強城市的精細化管理水平,尤其是縣城、城鄉(xiāng)結(jié)合部的揚塵管控。
2.2 秋冬季SO2污染需進一步控制
從2013~2017年SO2濃度變化情況來看,河北省各市的SO2均下降顯著,但是污染重心仍然集中在石家莊、邢臺、邯鄲、唐山等產(chǎn)業(yè)結(jié)構(gòu)、能源結(jié)構(gòu)較重,煤炭使用量較大的城市。這些城市的SO2仍有很大的減排空間,建議應繼續(xù)加大煤炭削減力度,淘汰落后產(chǎn)能,加強秋冬季散煤管控力度。
2.3 部分城市應加強CO的管控力度
2017年,各設(shè)區(qū)市的CO日均濃度83%以上達到優(yōu)級水平(濃度低于2mg/m3)。但是唐山達到優(yōu)級水平的時段僅占65%,遠低于河北省平均水平,邢臺、邯鄲達到優(yōu)級水平的時段占比在76%左右,以上城市要實現(xiàn)空氣質(zhì)量的全面改善,對CO污染控制必須加強。
CO污染主要來源于燃料燃燒、機動車尾氣排放以及焦化鋼鐵等工業(yè)生產(chǎn)排放的一次污染物。建議唐山、邢臺、邯鄲等市繼續(xù)加強燃煤管控;重點加強鋼鐵、焦化等行業(yè)的CO排放控制;加強對重型柴油車的管控力度。
2.4 NO2、O3濃度升高需要重點關(guān)注
2013~2017年河北省NO2年均濃度下降率僅為7.8%,遠低于除O3外的其它污染物,滄州、秦皇島2017年較2013年出現(xiàn)反彈,秦皇島市NO2年均濃度,遠高于張家口和承德市。
2017年O3(8h)濃度較2013年升高3.9%,濃度出現(xiàn)反彈。O3(8h)造成的未達標天數(shù),由2013年的19天增加到2017年的38天,增加了100%。
以NO2為代表的氮氧化物與VOCs等污染物,在強紫外線、高溫、低濕、靜小風的氣象條件下,容易發(fā)生光化學反應,生成并快速累積臭氧。O3是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是影響河北省城市夏季空氣質(zhì)量達標的主要污染物。氮氧化物主要來源于汽車尾氣排放、工業(yè)排放以及油品揮發(fā)等。因此,遏制NO2和臭氧污染,首先要減少鋼鐵、焦化等工業(yè)的NOX排放量,加強對涉VOCS排放企業(yè)的管控力度。
2.5 進一步提高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污染控制科研
要實現(xiàn)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的全面改善,還需進一步加強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科研,尤其是城市精細化空氣質(zhì)量管理科技研發(fā)工作需要進一步開展,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更加精準有力的科技支撐。
3 總結(jié)
新標準實施后,河北省空氣質(zhì)量持續(xù)改善,但形勢依舊嚴峻,在全國338個城市空氣質(zhì)量排名后十位中,河北省石家莊、邯鄲、邢臺、保定、唐山5個城市位于其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從而使得污染物濃度得到有效控制。
參考文獻:
[1]GB3095-2012,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S].
[2]GB3095-1996,環(huán)境空氣質(zhì)量標準[S].
[3]錢姝君.環(huán)境空氣污染物中臭氧的監(jiān)測與防治措施探討[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