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增濤 王曉桂
(1.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連云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江蘇連云港 222000;2.京醫(yī)科大學附屬連云港臨床醫(yī)學院 江蘇連云港 222000)
實習是醫(yī)學生從學校邁入工作崗位的基礎,普外科實習在臨床外科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在進行普外科實習教學中,要求實習生不僅要掌握理論基礎知識,還要加強其動手操作能力,從而將理論和實踐有效的結合,達到學有所用[1]。案例教學法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法,在臨床專業(yè)課的教學中取得良好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普外科教學中應用案例教學法的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總結如下。
選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 年1月期間普外科接受的69例本科實習生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組,對照組:33例,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4±1.1)歲;研究組:36例,男性11例,女性25例,年齡(22-25)歲,平均年齡(23.2±0.8)歲,兩組實習生的一般資料用統(tǒng)計學分析,無差異(P>0.05)。
兩組實習生均由同一教師進行統(tǒng)一教學,對照組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結合教學大綱,帶教教師對教學計劃和課程進行合理的安排,然后進行大班統(tǒng)一授課,應用視頻、幻燈片等多種方式向學生傳授理論相關知識。在理論知識結束后,帶領學生進行教學查房,根據(jù)查房的患病情況,向學生講解常見的外科疾病以及相關的臨床操作技巧等;研究組采取案例教學法,即在未進行授課前的1-2周,教師根據(jù)教學大綱的內容,選擇適當?shù)牟±崆鞍l(fā)放到學生的手中,讓學生進行相關內容的預習,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將理論知識講解完畢后,結合教師所發(fā)的病例資料,讓學生共同進行討論,并利于理論知識對疾病進行相關的分析和總結,最后由教師進行統(tǒng)一的點評,幫助學生指出錯誤等。在理論知識授課完畢后,由帶教教師帶領學生進行教學查房,主要是針對臨床外科中典型的病例進行分析,針對具體的病例,指導學生如何將理論用于臨床實踐,并讓學生親自動手操作,從而提高其操作水平。
(1)滿意度:滿意度采取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評估,采取匿名評分讓實習生對教師的教學方法進行評價,以100分為總分,滿意情況分為滿意(>80分)、一般(60-80分)、不滿意(<60分),滿意度=滿意率+一般率[2]。
(2)考核評分:考核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理論部分,二是操作部分,總分為100分,每項各50分,兩者分數(shù)綜合作為綜合成績,綜合評分越高說明考核成績好[3]。
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滿意度、考核評分進行評估,并分別用表示,同時予以X2檢驗、t檢驗,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用P<0.05表示。
對照組滿意度為75.76%,低于研究組滿意度94.4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X2=4.852,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滿意度對比結果(n,%)
對照組綜合成績評分為(93.9±3.1)分,低于研究組綜合評分(95.8±2.1)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3.003,P=0.004<0.05)。
普外科是臨床重要的學科之一,實踐性很強,而大部分實習生缺乏實踐經驗,未形成良好的臨床思維。在臨床普外科實習生教學中,提高教學方法,使學生可以將理論知識和臨床應用有效的結合,對學生今后快速融入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傳統(tǒng)教學法是以往常用的教學方法之一,多由教師對教學大綱基本內容進行講解,缺乏典型病例的分析和總結,導致學生對基礎知識理解性不強,只能靠死記硬背掌握,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滿足譜外科教學要求[4]。案例教學法是新型的教學方法,與傳統(tǒng)教學方面比較,該教學方法的優(yōu)點在于:第一,可以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對典型病例的研究,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思考,然后用相關理論知識對實際問題進行解決。第二,利于學生臨床思維的培養(yǎng),案例教學主要鍛煉學生的臨床應用情況,培養(yǎng)學生如何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問題的解決的工具,從而提高學生的臨床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滿意度、考核成績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說明案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要比傳統(tǒng)教學法好,利于學生的接受,應用價值高。案例教學也存在不足之處,例如對案例要求,不僅案例要典型且難易程度要適中,保證可以充分的引出教學的核心內容,此外,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對帶教教師的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帶教教師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專業(yè)知識。
綜上所述,案例教學法在普外科教學中應用,效果好,推廣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