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俠
摘 要: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是課改對語文課程教學的基本理念,也是鍛煉和提高學生審美能力的基礎,更是語文課程魅力展示的主要方面。但是,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在教學生基本的語文知識,并不注重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也常常忽略學生正確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形成。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下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多方面入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使學生在多種活動下形成健康、正確的審美觀。
關鍵詞:小學語文;審美情趣;句子;情境;人物
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而且,對學生審美情趣的培養(yǎng)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要通過恰當活動的組織來從文本的句子、情境、人物、情感等多方面入手來引導學生進行鑒賞和感受,進而使學生在審文本之美的過程中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學生健全的發(fā)展以及綜合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本文就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對如何在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進行論述,進而促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發(fā)展。
一、審文本中的句子美
所謂的句子美,可能是作者選擇的修辭手法比較恰當,也可能是作者運用的詞句比較恰當?shù)?。也就是說,當我們閱讀文本中的一些句子時,我們可以對這幾個方面進行鑒賞,引導學生感受句子中所包含的美,進而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過程中也為學生語言組織應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教學《山中訪友》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也為了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語文文本解讀能力,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對文本中的一些句子進行鑒賞,以“雷陣雨來了,像有一千個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個醉酒的詩人在云頭吟詠。”這句話的鑒賞為例,我組織學生從這句話所運用的修辭手法、語言的選擇等方面入手進行交流,引導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認識,比如:在這句話的鑒賞中,我先讓學生對這句話中運用的擬人修辭手法進行分析,說一說這種修辭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之后,在引導學生從整體上分析作者這樣的描述是否恰當,起到了怎樣的效果。如:作者將雷陣雨比作了在吼叫的俠客,兩者的共同點都是發(fā)出聲音,又比作了詩人的吟詠,同樣也是從這個角度入手,而且,這一句子的描寫也讓學生更形象地想象到雷陣雨來的時候是一個怎樣的情況,進而使學生在鑒賞與想象中逐漸形成審美情趣,同時,也為學生基本素養(yǎng)的提升夯實基礎。
二、審文本中的情境美
情境美的鑒賞是文本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主要內(nèi)容之一。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情境進行閱讀和鑒賞,并在情境探究中掌握知識,在體驗中感受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因此,在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去探究文本中的情境,在情境體驗中掌握知識,在情境感悟中形成美的認知。
還以教學《山中訪友》為例,我組織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閱讀,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情境去感受和體會,進而理解文本中所包含的美。所以,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后,我組織學生對這篇文章進行交流,引導學生去感悟每段中的情境,并在情境體會中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這節(jié)課的教學時,我組織學生帶著下面的幾個問題對文本進行情境體會,如:
(1)文章中描寫了哪些景物?
(2)這些景物構成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組織學生邊思考問題,邊展開想象,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感受文本中的情境,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且,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升也有著十分緊密的聯(lián)系,進而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也能讓學生在對文本整體閱讀,感受文本情境中形成基本的審美能力。
三、審文本中的人物美
人物美是指讓學生對文本中的人物形象進行思考與交流,使學生在鑒賞和思考中掌握知識,進而,逐步提高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所以,在素質(zhì)教育思想的影響下,教師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要鼓勵學生在對文本人物進行鑒賞中掌握知識,鍛煉能力,進而,為學生的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在閱讀《晏子使楚》時,這是一篇有關人物描寫的相關文章,但很少有教師將這篇文章與審美教育聯(lián)系在一起,而是重點講述語言藝術等,這事實上是片面的講述,也就是說,在教學時,我們要引導學生對文本中的“晏子”這一人物進行鑒賞,感受這一人物身上的美,進而,為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在這節(jié)課的人物鑒賞中,我組織學生對晏子的語言、晏子的動作行為等進行鑒賞,以為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除此之外,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對文本中的情感、對文本中的描寫方式等方面進行交流,說一說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在交流和探究中形成健康的審美觀??傊?,作為新時期的語文教師,我們要相信學生,要通過恰當活動來從多方面入手對文本進行解讀,并在分析與思考中養(yǎng)成良好的審美習慣。
參考文獻:
[1]于微.論小學語文教學與審美教學之關系[J].中國校外教育,2016(20).
[2]侯敏.論小學語文教學中審美教育的滲透[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1.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