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文博
公元前1000年,古埃及人就從日常生產(chǎn)生活中逐漸的掌握了玻璃吹制的工藝,能吹制出多種多樣形狀的玻璃制品。在之后的幾百年里羅馬人漸漸學會了這種方法,并在征服其他地域的過程中把它傳播到了整個西歐。
玻璃熱塑工藝的常規(guī)方法分為手工吹制生產(chǎn)和機器吹制生產(chǎn)兩種類別。其一手工吹制生產(chǎn)中,玻璃吹制工匠,手持一條長約150cm的空心鐵管,將一端從高溫坩堝熔爐中蘸取液態(tài)熔融玻璃原料,由另一端用嘴輕輕吹氣。挑蘸取液態(tài)熔融玻璃原料后,再將初步塑型的原料在色粉滾料板上滾動,以此來為玻璃原料添加所需要的顏色,繼續(xù)加大吹氣量,形成最初階段的玻璃料泡,而后在相應的生產(chǎn)模具中用嘴大力吹氣從而吹制成型,也可由純手工進行無模具自由吹制,最后向連接點噴淋冷卻液并從吹管上敲落。最后使其冷卻成型。進入退火階段。手工玻璃制作在過程中,玻璃原料熔融后緩慢流動,原料與原料之間存在空氣,空氣不能突破材料壓力浮出表面,使得空氣在玻璃內形成氣泡,玻璃藝術家擅于運用復雜多變的氣泡來展現(xiàn)玻璃的生命力,并將氣泡構成的語言作為欣賞玻璃藝術表現(xiàn)力的一部分參考。
其二關于吹制工藝中機器吹制的生產(chǎn),機器吹制玻璃就是完全脫離人工生產(chǎn),全部工藝流程由機械化引導制成,先把液態(tài)熔融玻璃原料剪切成為長條滴狀(由供料機模塊和剪刀機械構造模塊完成)通過導料槽引向壓力噴頭,然后壓頭噴頭垂直向上與牽引頭相互擠壓成餅狀,再由牽引頭轉向吹制機械模塊。(這個過程是關鍵位置,導料槽、壓力噴頭、牽引頭之間的動作是實時同步進行的,由高溫熔融液態(tài)玻璃到成品料丕玻璃的過程受機械模塊接觸的影響,溫度變得不均勻,這將會十分嚴重影響線上吹制的效果。)吹制機械模塊是一個像大磨盤形態(tài)的大型設備,料餅被牽引頭帶到吹制機械工作臺,緊接著吹制機械壓力噴頭下落對料餅吹氣,吹成類似茄子形態(tài)的、黃瓜形態(tài)的雛形料泡,再由工業(yè)批量生產(chǎn)產(chǎn)品的模具夾入模具內部。壓力噴頭繼續(xù)大量供給氣體進行吹制。大約3-5秒鐘,模具開啟,一個透明的固態(tài)的并伴隨隨機氣泡的玻璃半成品就形成了。
吹制玻璃藝術品利用氣壓變化創(chuàng)作,氣壓的大小直接決定了藝術品形態(tài)的變化與成功率。氣壓過于強烈時,會出現(xiàn)器型底部變薄,口沿部分變厚,氣泡增多,不均勻,氣壓過弱時,口沿部型體會變薄甚至破損,氣泡也十分微小且不規(guī)則,影響藝術品質量。熱塑玻璃是以彩色吹制藝術玻璃為載體,吹制玻璃藝術是人們精神世界對現(xiàn)實生活的映射,也是藝術家綜合心理活動的表現(xiàn)方式,例如視覺、觸覺、情感、思維、觀念等。加諸工藝技術表現(xiàn)手段使情感、思維、觀念等得到深入表現(xiàn)。
在家里,我們可以看到很美觀的吊燈,特別是在晚上燈打開的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多姿多彩的彩燈照亮整個房間。瞬間整個房間也因為它的存在而變得溫馨而浪漫起來。最主要的就是這些吹制玻璃還可以分散紫外線的輻射,對人的身體,無疑這是一個很好的幫助。
在商務寫字樓里看到的吹制玻璃更是讓人情不自禁贊不絕口,它不僅僅是一個藝術的象征,有時候更是一種身份的象征。在很多的公司大樓里,我們都可以看到,在正中央的位置,放置著一個大氣而又富有意義燈具藝術品。其實這種吊燈就是吹制玻璃工藝做的。那么熱塑吹制工藝玻璃的絕美之處在哪里呢,這主要就體現(xiàn)在它靈動的氣泡上。
接下來我將會介紹到對于整個世界玻璃吹制藝術具有超凡影響力的一位大師戴爾·奇胡利。
戴爾·奇胡利推動全美玻璃工作室運動的舉措,根本性的改變了當時玻璃藝術領域的常態(tài),他是美國玻璃工作室運動的領軍人物。他帶領他的玻璃工作室集體引領了美洲地區(qū)吹制玻璃藝術的全面發(fā)展,他們的藝術創(chuàng)作有超過200家博物館納入館藏。戴爾·奇胡利 他根本性的改變美國玻璃藝術狀態(tài)的行為,一直受到同領域藝術家的大加贊賞。他的貢獻影響了全世界,包括玻璃工作室運動,以及整個吹制玻璃創(chuàng)作體系,他作為同時期的吹制藝術玻璃的領頭人。他的團隊創(chuàng)作影響了未來多年內吹制玻璃藝術的審美標準,帶給欣賞者美的最佳體驗。戴爾 奇胡利不局限創(chuàng)作珍貴藝術品,同時也自由的為全人類欣賞者進行廣泛創(chuàng)作。事實上,從創(chuàng)作至今,由他所開創(chuàng)的吹制玻璃工藝應用于環(huán)境藝術設計,時刻在全球范圍內享有盛譽。
氣泡的美感是藝術品前沿性時尚性的最佳體現(xiàn)方式,當一種新的創(chuàng)作方式,新的裝飾工藝和形式美感,一種獨特的設計材料在應用時,往往會比一種純粹的新造型帶來更有意義的突破。藝術品氣泡的美感主要體現(xiàn)在色彩,光澤,秩序,質地等方面,氣泡的人為色彩,相似色材料的組合,對比色材料的組合材料的形式美,自然氣泡、人造氣泡的光澤美,以及熒光材料的恰當使用,氣泡設計的美感來自于氣泡自身固有的秩序形式,如木材的溫馨自然,金屬的高貴凝重,塑料的柔順平和,玻璃的透徹光滑,另一方面還來自于對氣泡合理的人工選擇和利用,巧妙的搭配組合以及精心的工藝手段。達到氣泡形式與材質美感的統(tǒng)一,兼具審美價值與完備的使用功能。綜上所述,氣泡在吹制玻璃藝術中的構成與形式表現(xiàn)方式,具有深刻的探究價值及發(fā)展前景。
(作者單位:魯迅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