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焱
摘要:本文對現有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的缺陷進行了分析,包括過于依賴課本與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兩點,之后對促進教學改革的方式進行了研究,同樣包括合理利用資源,綜合教學以及豐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兩點。
關鍵詞:課本依賴程度;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前言:
無論是從知識的角度出發(fā),還是從日常生活的角度出發(fā),小學數學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現有的教學模式卻不能夠與核心素養(yǎng)相適應,還存在著一些缺陷,下文將對其進行分析。
1.現有小學數學教學模式缺陷分析
1.1過于依賴課本
過度依賴課本,缺乏綜合鍛煉是現有小學數學教學模式存在的缺陷之一。對課本有所依賴本身是沒有錯的,但是如果過度依賴課本而喪失了其他的資源利用,則會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yǎng)造成阻礙,同時這是也不符合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是現有模式中存在的缺陷之一。在小學階段上學的學生,其心智還沒有完全發(fā)育成熟,想要集中注意力也是較為艱難的事情,而在這種時刻,如果過度依賴課本,就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無趣,分散注意力。如果這種情況發(fā)生,那么不但無法進行知識的有效傳播,甚至有可能對課堂的氛圍造成影響。
1.2教學模式過于單一
除了對于課本的過度依賴現象之外,教學模式過于單一也是現有模式的缺陷之一。這里的模式單一主要是指教學的片面化,不但教學手段無趣,而且對于所有學生,并有進行區(qū)分,而是均采用一種模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式下的課堂對不同的學生也會有不同的影響。小學數學雖然所教授知識簡單,但是其重要程度卻是不可小視的,其不但是為之后的所有課程學習打下基礎的過程,同時也是對于學生基礎知識的普及。一些小學數學所教授的內容在生活當中其實是十分實用的,比如說對于錢幣的認識以及數乘的運算等等,這些知識都是在生活中要有所應用的,學生必須要對這些知識加以了解并且能夠熟練掌握。過于單一、過于片面化的教學模式,就很有可能對上面所提到的后一種學生造成不利的影響,那種學生無法積極地調整自身去適應老師的課堂教學,但是此種模式下的老師也同樣不會對該類學生進行過多關注,這就對這類學生對學習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困難,而且這種現象的發(fā)生也是不符合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如果后一種學生所占比例較大,那么這種模式也是不適用于整體課堂教學的。所以說這種單一的教學方式同樣也是現有模式的缺陷之一。
2.促進教學改革方式研究
2.1合理利用資源,綜合教學
所謂的合理利用資源,綜合教學指的就是不能單單的依賴課本,而要利用所有能利用到的有利教學資源,并且綜合利用各種資源進行知識傳播。具體舉一個例子來說,老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之時,就不必完全依賴課本,而是可以利用一些其他的資源,現在絕大多數的教室都是存在著投影設備的,這樣老師就可以充分利用這一資源,來制作一些與課堂相關的PPT內容來進行教學,而針對于小學數學的實用性較強以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來說,相關教師所制作的幻燈片內容就必須要生動一些,在色彩上也可以相對艷麗一些,甚至也可以選擇播放一些教學短片,以動畫的形式來吸引學生注意力,并且來進行知識的教導。而除了投影設備,可以對其加以利用之外,教室內的其他資源也可以進行充分利用。比如說在進行乘法的教學之時,就可以充分利用教室內的資源,比如說桌椅板凳等,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方式來計算出教室內桌子的數量,教師在旁加以指導,因為此時還沒有進行乘法的傳授,所以學生一般會采用數數的方式來進行計算,而這時教師就可以指出其不便之處,并且以此引出教學內容。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總而言之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的資源進行教學,而不要單單只依靠課本。當然,在利用這種方式時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不能夠完全的脫離課本,課本還是教學的基礎,但是對于課本的依賴程度卻需要教師自己去把握。
2.2豐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
除了要做到合理利用教學資源,綜合教學之外,要想進行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還必須要做到豐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所謂的豐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指的就是老師要對學生進行劃分,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方式,將片面化的教學模式進行豐富,達到因材施教的效果。比如說,在一個班級的整體內存在多名學生個體,而這些個體肯定不會是完全相同的,這時教師就可以依據不同個體的不同特點來將具有相同特點的個體進行歸類,比如說對于那些能夠很好的調整自身來適應老師教學的學生就可以歸為一類,而另外的不能夠對自身進行有效控制來調整自身適應老師,但是對數學學習還是存在著一定興趣的學生也可以歸為一類,而那些對數學學習完全沒有興趣,甚至抱有抵觸情緒的學生也可以大概歸為一類。而針對這三類學生就要采取不同的方式,對于第一類學生的關注可以適當減少,只需要關注這類學生在學習時有哪些困難,及時進行幫助就可以了。而對于第二類學生的關注則要加大一些,要時刻觀察其行為動作,當其表現出走神,溜號等行為時,則及時調整課堂氛圍,吸引這類學生的注意力,在注意力得到集中之后再進行教學。而對于第三類的學生來說教學的重點則是要放到加強他們對于數學的興趣上來。由于小學數學不同于日后的高等數學,其所傳授內容相對簡單,并且現實生活中的應用也較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要想吸引學生的興趣相較于其他學科還是相對比較容易的。對這類學生不單單是在課上的工作,在課下時也要適當對其加以關注。并及時與其家長進行溝通,來調整其思維方式,加強其對于數學的興趣。只有對于班級內不同的學生進行不同的教學方式來豐富教學模式,因材施教,才能夠真正的做到教學的改革,也才能夠真正的體現數學的核心素養(yǎng),并且也才能夠真正的達到綜合培養(yǎng)學生的目的。
結語
希望通過文章中所提到的各種方式能夠真正的促進小學數學的教學改革,也希望這些改革能夠真正達到我們所期望的作用,同時相信未來的教學模式將會得到真正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張瑩瑩,朱麗,吳曉璐.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數學教學改革[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09):103-104.
[2]耿青松,占 曉軍.基于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教育專業(yè)課程改革[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2):8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