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武
(甘肅省張掖市青西中學,甘肅張掖734000)
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處于承上啟下的關鍵期,既要做好小學到初中的過渡,還要立足于學生高中以及未來學習的需求,從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出發(fā),扎實開展初中數學教學,逐漸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yǎng)。然而,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在傳統(tǒng)教學思想的影響下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影響著數學教學的高效開展。
首先,過于注重題海戰(zhàn)術,而探究能力培養(yǎng)不夠。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很多教師依然是堅持熟能生巧的理念,每天給學生布置大量的練習題,沒有做到精選精練,不僅導致了訓練的低效,而且會導致學生負擔過重,缺乏學生的主動探究,不符合新課程的要求。其次,學生主體地位發(fā)揮不夠。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導。但是從實際落實來看,教師教學過程中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課標要求和考試考什么上面,對學生的思維和歸納、探究,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關注不夠,難以落實數學教學的三維目標。最后,課堂教學實效性有待提高。部分教師把探究式、學案式、小組合作式等學習模式帶入了初中數學課堂,想讓學生“動”起來。但是,從教學的實效性來看,這些教師只是關注了形式而忽略了效果,因為缺乏有效的引導,導致盡管學生表現很活躍,卻沒有真正地掌握多少實用性的知識,不利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針對當前初中數學教學的現狀,我們有必要采取針對性的舉措,結合初中學生的現狀,扎實有效地開展教學。下面,筆者結合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認識。
教學理念影響教學行為。新時期的教育是以人為本的素質教育,切實落實黨和政府所要求的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我們要結合新時期教育的要求,特別是我們所面對的學生現狀,認真研讀初中數學課程標準,精心備課,落實課堂教學的三維目標,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全面發(fā)展,才真正有利于中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這需要廣大初中數學教師要有主動學習的意識和危機意識,要博覽群書、主動學習,豐富自身的專業(yè)知識儲備,提升教育教學技能,努力做到給學生“一源活水”。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學生數學素養(yǎng)的提高,而不單單是知識傳授。
新課改下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體現了當前教育“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理念。對于學生來說,他們的發(fā)展應該是多方面的,不僅僅是數學知識的學習以及解題能力的提高,還應該在數學學習中培養(yǎng)自身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意識,真正在應用數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理解數學的價值所在。教師要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從內心對數學學習感興趣,進而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的內驅力。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要切實領悟新課改的要求,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進行設計和完善,力爭使數學教學更貼近學生需求,真正使學生能夠參與到數學學習中來。具體來說,在備課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充分解讀課標,在學生學習實際的基礎上設計教學內容的落實方法。在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安排有利于學生參加和探究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表達自己的感受,以此激發(fā)學生的探究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現精神。對于課堂生成的新問題,我們教師更要關注,因為這是學生學習狀態(tài)最真實的呈現。在課下作業(yè)布置上,教師要結合學生上課學習情況,布置高效的作業(yè),重視數量和質量的統(tǒng)一,避免題海戰(zhàn)術,切實減輕學生的負擔。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剛開始的興趣引導是非常重要的,單一的講授缺乏主動性和趣味性。教師要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豐富教學形式,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靈活多樣地給學生呈現所學知識。多媒體技術作為課堂教學應用作為廣泛的一項技術,能夠通過文本、圖片、聲音、視頻等形式給學生呈現學習探究的內容。這樣,不僅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及時地對所學知識進行拓展和延伸,還能夠直觀形象地給學生呈現所學,降低思維難度,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消化知識。同時,教師要把所學知識和生活中的相關問題進行緊密聯(lián)系,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數學的價值。針對重點和難點問題,教師還可以用微課的新形式來呈現細節(jié)知識,在學生預習或者自主學習時及時給學生恰當的引導,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效果。
素質教育下的初中數學更突出能力的重要性,特別是邏輯思維能力。數學這門學科的邏輯性較強,主要體現在學生在課堂上聽懂了教師所講的所有內容,但是在做練習題時卻無從下手。上述現象也是學生數學成績提高不上去的一個重要原因。要解決這一問題,我們就必須讓學生具有一定的邏輯思維,掌握基本的邏輯推理方法,即綜合法和分析法。針對初中數學中的一些復雜的幾何題目,教師可以采取綜合分析法,即綜合法和分析法相結合的方法。綜合分析法就是從已知條件出發(fā),找出有用信息,得出相應結論,再從題目的問題入手,看解決此問題需要哪些條件,最后將這兩種方式對比,尋找其差距,找出正確解題方法,這種解題方法和思路能夠使學生將基礎知識進行靈活運用。
總之,新課改下的初中數學教學要本著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素養(yǎng)為目標,結合學生的現狀,不斷提升教師自身素質,開展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教學活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資源,知識與能力并重,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為學生學好數學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