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蔚萍
【摘要】書法藝術是中國的國粹,是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它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教育部明確規(guī)定,書法進入中小學課堂。讓書法教學在既定的情境中進行,讓學生對書法充滿著向往是書法教學的必要。
【關鍵詞】書法;興趣;音樂;書法家;故事
漢字的每一筆每一劃都蘊含著生命的藝術,書法教學是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審美水平的重要途徑。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認真、堅持和嚴謹?shù)木?。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的書法課堂設計顯得尤為重要。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迸d趣是推動學生積極主動學習的內(nèi)在動力。教育的本質(zhì)也應該遵循學生興趣的本意。如何才能培養(yǎng)興趣呢?在教學中我采用了下面幾個有效的方法。
一、音樂熏陶、營造情景
宗白華先生認為,中國書法“尤接近于音樂的、舞蹈的、建筑的抽象美”。書乃心畫也,流美者人也,欲書先欲舒懷抱,沉秘神采,從而“書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書?!睆埿裨唬骸笆家姽鲹驙幍溃致劰拇?,而得筆意?!睆埿裨谝魳分徐`感涌現(xiàn),在書寫時時急時緩、有聚有散、氣脈生動,充滿了音樂般的旋律感。
樂曲的輕重、高低、快慢、強弱的旋律變化,諸如書法的筆墨的粗細、濃淡、頓挫和緩急等等。音樂和書法猶相輝映。隨著音樂一會“飛流直下”、一會“重若崩云”一會“似斷還連”、一會“輕若禪意”。
教室里放著“高山流水”,給學生帶來一種平和安寧的感覺,引領我們進入一個環(huán)境優(yōu)美的世外桃源,在深山野林,唯有大自然、音樂和書法。讓我們領悟到大自然的那種超脫平和,撫琴者與大自然的那種高度默契與和諧。陶冶了學生性情,達到了內(nèi)心平和、純凈。悠悠之情寓表于琴聲之中,將天地萬物與心中之情融為一體。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之中,高雅的音樂能讓學生更快地進去優(yōu)美的境界,獲得一種藝術美的享受,喚起感情的抒發(fā)。
二、書畫同源、相輔相成
古人云:“作書不通畫理,則其書無韻?!濒斞赶壬苍f過:“書法就是畫畫。”書法并不僅僅是單純地寫字,書法是一門藝術,它需要情感和生命力的表現(xiàn)。
書法家在創(chuàng)作時,以畫法的生動氣韻為其境,以瑰奇多變的筆法、大氣淋漓的墨法、空靈奇崛的章法,使作書尤作畫,書中見畫意、得畫趣、留畫韻,是書法創(chuàng)作的高境界。
八大山人堪稱以書入畫又以畫入書的代表,在精神層面上,他追求畫意通書意,將寫意畫的神采意緒滲入到書法,自覺地把繪畫的幽默感和稚趣感融入書法的字里行間,使其書法朗潤可愛,幽默有趣;在技術層次上,八大山人善于把寫意畫的筆墨和空間圖形的特征滲入到書法中來,在章法布局中有意壓縮或張大其字的空間,使其書法用筆凝重洗練,構成精彩絕倫。鄭板橋翩翩多姿的書法中往往含茹著蘭竹一枝一葉的意象。林散之的淡墨入草,是他書法的重要特點。而這一特點是他從黃賓虹繪畫墨法中得來的。
衛(wèi)夫人《筆陣圖》、歐陽詢《八訣》都說,“點”如“高山墜石”。當書法家運筆寫一“點”時,“高山墜石”的意象便油然而生于筆下,而學生對于書法藝術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書法的趣味也會更加濃厚。
三、書家趣聞、故事激趣
在學習中滲入書法家的故事,會讓學生對書法家的人物形象更加了解,同時更好地掌握對碑帖的學習。而書法家的故事對學生的態(tài)度能起到激勵學習的作用,同時對學習也增添了樂趣。
我們所知道王羲之是書圣,卻不知道他不僅書藝高超,而且為人通脫、闊達,頗有一些軼聞趣事。
比如王羲之愛鵝;山陰縣曇禳村有個道士,養(yǎng)了十幾只品種非常好的鵝。王羲之聽說這件事,就專門坐著小船到曇禳村,找到道士,想高價購買道士的鵝。道士知道來者的身份,就是不同意,好說歹說也不行。后來兩個人也不爭了,開始聊起天來。道士說,我喜歡《黃庭經(jīng)》,也喜歡你的字,寫經(jīng)的素帛早已備好,你如果能把《黃庭經(jīng)》寫一遍,我這十幾只鵝可以奉送。王羲之聽了非常高興,馬上應承下來,請道士收拾了一間房子,僅用一天時間,就把《黃庭經(jīng)》寫畢,道士把十幾只鵝裝進籠子,派小徒弟給王羲之送到了家。
王羲之的故事讓我們對書法家有不一樣的認識,有趣的故事讓我們對王羲之的書法作品有更深的體會。
再比如懷素書寫萬株蕉葉、書破漆盤的故事讓我們學習到書法家對書法癡迷的精神。也讓我們知道只有全身心投入地去做一件事,才會學有所成。
四、實用體驗、展覽展示
讓人民滿意的作品才是最好的作品。在學校舉辦的創(chuàng)業(yè)活動中,很多學生批發(fā)商品進行買賣。而我們書法的同學現(xiàn)場在書簽、扇面等上面書寫書法作品,現(xiàn)場進行篆刻。引來很多師生過來參觀交流。增長了知識,提高了自信積累了經(jīng)驗,收獲頗豐。
在學校舉辦的體育節(jié)中,學校創(chuàng)造條件讓書畫同學在體育節(jié)活動的書寫中盡情發(fā)揮才華,揮灑墨汁飄香校園。學生經(jīng)歷了辛勤反復的推敲和習練,對自己要求也越來越高,站在一個更高的平臺審視自己的作品,化壓力為動力,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深深地升起一種自豪感,從而對書法更感興趣。
定期舉辦畫展和參與一些比賽,讓平乏的練習中注入新鮮血液。在畫展中收獲意見和學術的交流,也是促進學生進步和興趣的一種方法。
五、書法沙龍、傳道授業(yè)
韓愈《師說》之“傳道授業(yè)解惑”,老師不單純是教書匠,還要激發(fā)學生興趣,營造學習氛圍,激發(fā)學生主動學習的可貴品質(zhì)。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每個人都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在學習過程相互交流提意見是非常必要的。
而每周一晚的書法沙龍更是讓學生沸騰不已。每周由一個學生主動查找資料,提出問題,主持晚上的書法沙龍活動。學生把每期的活動內(nèi)容自己組織安排好,自己翻閱各種資料,查找書家的字號、故事、代表作品等等。還設計了提問、獎勵等等環(huán)節(jié)。甚至拿出書法家的碑帖,學習名人的評論,自己進而又用自己的視覺進行敘述。學習了評論家的知識,也加以自己的思想,反復推敲反復斟酌才是學習的最佳狀態(tài)。
參考文獻:
[1]張學群.讓書法充滿畫意.書法,2015(4)
[2]燕南.中國書畫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