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莉 上海電機學院外國語學院
英國散文是世界文化中的瑰寶,其中精華部分當為高等學校在培養(yǎng)學生時進行思想政治引領,通過和社會熱點、人生理想、時代命題有機地結合起來的方式,提高英語專業(yè)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人文素養(yǎng)、認知能力,積極發(fā)揮文學類課程獨特的思政教育作用。
弗朗西斯·培根是《英國散文選讀》這門課的開篇第一章。在結束了英國散文史的概要后,首先考慮如何設計這門課的第一章的結構,簡單來說就是在“弗蘭西斯·培根”這一章里,如何有效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讓“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發(fā)揮作用。
《英國散文選讀》在講弗朗西斯·培根時,一般首先講人物生平、主要作品、人物影響及人物評價;然后講培根的主要作品,并對所選作品進行閱讀分析,并上升到一種基于理論思辨的審美層次,認識人生,豐富精神文化生活。開始可用短片介紹弗朗西斯·培根所處的時代背景,從培根的人生起伏、文學成就看社會的自由與平等,公正與法治。
弗朗西斯·培根12歲入劍橋大學,后擔任女王特別法律顧問以及朝廷的首席檢察官、掌璽大臣等。晚年其被迫脫離政治生涯,專心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活動,寫成了一批在近代文學思想史上具有重大影響的著作,其中最重要的一部是《偉大的復興新工具論》。另外,他以哲學家的眼光,思考了廣泛的人生問題,寫出了許多形式短小、風格活潑的隨筆小品,集成《培根隨筆》。培根的《隨筆》是其代表作。從文學史來看,他是第一個把法國蒙田創(chuàng)立的隨筆這一文學形式移植到英國來的人,后來它變成英國散文中最令人愛讀的品種之一,培根之功不可沒。而他自已所作,也確實出色,表達方式力求扼要而又周到,雖然篇幅很短,但充滿了深刻的見解。
在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于這篇散文的學習時,更多地考慮為什么讀書。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到“知識改變命運”都證明學習的重要性,而且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的發(fā)展統(tǒng)一起來。然后才是如何讀書,讀書的方法問題?!罢搶W習”到現(xiàn)在對讀書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作者一句廢話也不講,文章緊湊,脈絡清楚,步驟分明。他的比喻也通俗易懂:修剪花草、飲食消化之類,到段末則用蒸餾水來比擬經(jīng)過別人提煉的書之索然無味,十分確切。這是務實的散文,但并不是培根的唯一風格。他還用不同的風格寫了許多他自己認為更重要的其它作品。皇家學會的科學家們從培根得到的啟發(fā)是多方面的,不僅有實驗主義的哲學和所羅門宮的科學院藍圖,還有“一切盡量接近數(shù)學般的清楚”的風格范例。
以培根論“論學習”單元課程為例:
本章節(jié)整體設計:挖掘本文中作者隱含的教育目的和涉及的人道德修養(yǎng),把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本單元教學中。目前大學教育存在的問題,“論學習”正是針對讀書人非常實際的一篇教育文章:讀書的意義、讀書的方法、書本知識與實踐經(jīng)驗的關系等等。
本章節(jié)教學目標:認識到培根是哲學家,其散文在英國文學史上的地位?!罢搶W習”的語言及思想分析。同時明確本單元的德育目標:分析本文對在校學生不讀書、混畢業(yè)、吃喝玩樂的現(xiàn)象的現(xiàn)實意義;本文對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并自然銜接前后課程的內(nèi)容。
教學內(nèi)容組織實施:充分整合利用教學資源、實踐教學條件等,根據(jù)本單元內(nèi)容和學生特點,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微電影、討論、辯論)。以立德樹人為重點,將目前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散文中有關讀書的內(nèi)容有機融合。(從“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到“知識改變命運”―論學習的重要性)思政內(nèi)容安排合理、科學,對課程重點、難點、關鍵內(nèi)容把握準確,分配合理學時。
本章節(jié)評價方法:通過本單元的過程性評價 ,體現(xiàn)學生對本單元學習后的思想變化、價值判斷、知識理解和運用能力等。
教學資源建設:創(chuàng)設《英國散文選讀》課程思政教學組成要素并形成良好的學習情境,建設課程思政教學資源或者優(yōu)秀微課,能夠滿足《英國散文選讀》課程思政教學需要。
課程總體目標:通過本單元學習逐步達到。根據(jù)文學類教學的特征,全面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文化素質(zhì),培養(yǎng)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zhì)、使學生在文學的滋養(yǎng)中獲得身心健康和愉悅。
本章節(jié)中的“論學習”對于目前的學生學習狀態(tài)是一個很好的契機進行高校教育思想的討論。引入學生對目前的學風展開討論。從葛優(yōu)癱到“比廢大戰(zhàn)”,喪文化一次又一次向年輕的血液里注入“萎靡”的元素。作為新時代的主力軍,這一代年輕人恰好趕上社會轉(zhuǎn)型期。有一本在華外國人寫的書《不良分子》,書中一位外教馬太·穆勒感觸:“中國的大學不像高等教育機構,更像是高考后的余生。闖過高考,學生劫后余生,在這里療養(yǎng)。大學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帽仁歉呖己蠼o自己放四年大假。因此,“少年強,則國強”,在學習的黃金階段,一定要惜時如金,為國家的富強、民主、文明及和諧,認真學習,貢獻出對國家的一份力量。
總之,英美文學一門素質(zhì)培養(yǎng)課。學生通過閱讀作品,主動參與文本意義的尋找、發(fā)現(xiàn)、創(chuàng)造過程,逐步養(yǎng)成敏銳的感受能力,掌握嚴謹?shù)姆治龇椒ǎ纬蓽蚀_的表達方式。教師恰當?shù)厝谌胨颊逃兀沿S富的感性經(jīng)驗上升到抽象的理性認識的感受、分析、表達能力,將使學生受益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