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東炬
由于經橈動脈入徑較股動脈入徑行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具有減少出血并發(fā)癥、提高患者舒適度以及縮短住院時間等優(yōu)點,目前已經成為冠心病行PCI的首選入徑[1]。但常規(guī)橈動脈穿刺點距離腎動脈開口較遠,且目前冠狀動脈造影及指引導管長度均為100 cm,因此除非身材比較矮小者,否則經橈動脈入徑使用冠狀動脈導管通常難以完成選擇性腎動脈造影或腎動脈介入治療。本文介紹一種簡易的自制“延長”冠狀動脈導管方法,可以在大多數患者中完成經橈動脈入徑“一站式”行冠狀動脈與腎動脈介入治療。具體制作方法:(1)用手術尖刀片沿縱軸方向切開導管末端保護鞘(圖1);(2)沿保護鞘切口側輕輕彎曲導管使其與保護鞘分離(圖2 A);(3)從保護鞘末端切斷保護鞘(圖2 B);(4)將延長的導管部分送入鞘管內(圖3~5)。延長導管的實際應用見圖6~7。
圖1 將造影導管或指引導管末端保護鞘切開 A. 用手術尖刀片沿縱軸方向開始切;B.切開至保護鞘末端
圖2 分離保護鞘與造影導管或指引導管 A.分離保護鞘與導管;B.從保護鞘末端切斷
圖3 導管“延長”無法進入穿刺鞘內
圖4 切掉末端外鞘“延長”導管
圖5 導管“延長”部分進入穿刺鞘內
據報道,在冠心病中有19.1~29.0%患者同時合并腎動脈狹窄[2-3]。嚴重的腎動脈狹窄可以導致頑固性高血壓病、腎功能減退以及腎心綜合征。因此在冠心病患者中發(fā)現存在嚴重腎動脈狹窄十分重要。盡管經橈動脈入徑較股動脈入徑行PCI有較多優(yōu)點,但也失去了經股動脈入徑“過路式”行腎動脈介入治療的優(yōu)勢。由于常規(guī)橈動脈穿刺點與腎動脈開口之間距離較長,除非患者身材較矮小且無主動脈明顯迂曲,否則使用冠狀動脈導管難以完成選擇性腎動脈造影或腎動脈介入治療。這有可能導致經橈動脈入徑行PCI時冠心病合并腎動脈狹窄的診斷率下降。由于國內心導管室尚無經橈動脈入徑行腎動脈介入治療的專用導管,若要同臺完成腎動脈介入治療,則只能再轉為經股動脈入徑,或開始時直接選擇經肱動脈或股動脈入徑,這些措施使患者舒適度降低,增加術后止血難度,若使用血管封堵裝置則帶來費用的增加。本文介紹的“延長”冠狀動脈導管制作方法十分簡單,安全可靠,可以使冠狀動脈導管“延長”4 cm,在大多數情況下(尤其是女性,男性可能需要適當上移橈動脈穿刺點)可以完成經橈動脈入徑“一站式”冠狀動脈與腎動脈介入治療。
圖6 采用5 F Tiger造影導管(泰爾茂)經橈動脈入徑“一站式”行冠狀動脈及腎動脈造影 A.冠狀動脈造影(箭頭為狹窄處);B.腎動脈造影(箭頭為狹窄處)
圖7 采用6 F JR3.5指引導管(泰爾茂)經橈動脈入徑“一站式”行冠狀動脈及腎動脈介入治療 A.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箭頭為支架處);B.腎動脈介入治療(箭頭為支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