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紅蘭
(太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23區(qū)卒中中心 江蘇 蘇州 215400)
顱內動脈瘤是神經外科的一種常見病,一旦發(fā)病,病死率,病殘率極高[1],我院自2017年卒中中心成立,科內大力實施介入手術治療,取得較滿意的效果,現對顱內動脈瘤介入術圍手術期患者病情觀察與護理方面進行整理總結。
共有顱內動脈瘤患者10例,患者的入院評估資料見表1。
表1 顱內動脈瘤患者10例的入院評估資料
全麻生效后,醫(yī)生對患者進行股動脈穿刺,導管插入,使用DSA檢查明確動脈瘤情況,包括位置、大小,頭端進入到動脈瘤腔時送入微導管到AI腔內,做栓塞處理,第二次血管造影顯示IA栓塞致密性完好。
1.3.1 急性期觀察與護理
(1)基本護理
病室限制探陪人數,創(chuàng)造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保證患者充足的睡眠,避免情緒激動引起顱內出血,控制患者頭痛評分<2分,床頭抬高30度來降低顱內壓?;颊唢嬍城宓紫3执蟊阃〞?,進食不容易的患者可以用鼻飼溜質來干預,讓其能夠攝入必要的營養(yǎng)。
(2)觀察病情及并發(fā)癥
要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密切觀察,患者瞳孔大小、頭痛程度、意識狀況等,發(fā)現異常及時報告醫(yī)生,并配合搶救。年老體弱,長期吸煙的患者要注意呼吸道的管理,預防墜積性肺炎的發(fā)生,給與吸氧,做好霧化,保證痰液稀釋,教會有效咳嗽的方法,協助翻身拍背q2h,昏迷患者分泌物較多,床邊備好吸引器。
(3)患者心理變化的護理
患者介入治療前頭痛明顯,容易煩躁,情緒激動,對疾病非常的害怕。護理的人員要耐心的為患者講述病情出現的原由,對之后病情可能出現的變化以及治療后的預防等內容要詳細的說明,這種方式可以增添患者治療的信心。
1.3.2 手術前的觀察與護理
手術前要協助完善相關術前檢查,確定有沒有手術禁忌等。術前夜,創(chuàng)造安靜的環(huán)境,觀察患者的情緒及入睡時間,保證患者充足睡眠,昏迷患者滿足患者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做好患者及家屬的術前知識宣教,做好患者手術過程中及術后的用物準備,如:腹帶,墊單等。術前6h禁食禁飲,建立靜脈通道,備好術前用藥,與介入室護士做好交接,填寫好介入手術護理交接單。
1.3.3 手術過程中的觀察與護理
對患者進行安置需要醫(yī)生在其他人協助下進行,將臥位放平,使用置頭圈將頭部和四肢固定好,頭部在過程中不能出現晃動,同時搶救會用到的藥物要備好。尿管在對患者進行麻醉后置導,要注意的是尿管最好不要在術前插導,因為這樣會導致血壓不穩(wěn)定進而有出血現象發(fā)生。還要做好吸氧、高壓注射器連接以及造影劑速度這些工作。在手術中患者出現了各種身體狀態(tài)反應要密切關注,不斷進行匯報,時刻做好急救工作?;颊咦⑷氲脑煊皠┮獙ζ溥^敏情況以及血壓狀況進行觀察。
1.3.4 手術之后的觀察以及護理
(1)心理護理
要和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防止出現醫(yī)療糾紛事件。定期給患者講解和病情有關的知識,適當對其進行心理疏導,讓患者沒有后顧之憂,使其保持良好心態(tài)。
(2)觀察與護理
①基礎的觀察和護理 謹防并發(fā)癥出現。術中要對病人的出血情況密切觀察,盡量降低穿刺次數,對穿刺的按壓時間點盡量延長。術后24h密切觀察對病人身體狀況。
②對術測下肢進行觀察 穿刺后肢體溫度、顏色等變化要密切觀察,如遇搏動逐漸減弱甚至消失、皮膚溫度下降、肢體麻木等情況要及時匯報醫(yī)生進行解決。同時要對敷料滲血的狀況進行觀察,包括是否有出血以及血腫等現象出現,明確無滲血12h后去除加壓包扎。
③預防腦血管痙攣 觀察術后12~24h內是否出現頭暈、嘔吐、暫時性意識障礙等腦血管痙攣情況,微泵注射尼莫地平,參照血壓的變化對用藥量做出調整,以確保血壓穩(wěn)定(120~130/80~90mmHg是正常血壓范圍)。
④謹防腦梗死 如患者有意識不清、嘔吐或者其他神經系統缺失等癥狀,要立刻向醫(yī)生匯報,進行血管造影檢查明確患者病情,之后協助醫(yī)生進行相應處理;實施抗凝、抗腦水腫等方法以促進肢體功能恢復。
(3)飲食護理
為提高身體抵抗力及術后盡快恢復,應叮囑患者宜食用高蛋白、高熱量、維生素和纖維素豐富、易消化的食物。
1.3.5 患者出院后的訪視
在患者出院后7天,一個月、半年內對其進行電話回訪,以讓其體會到醫(yī)療人員的關心和重視,讓醫(yī)院的關愛傳遞到每一個家庭中。要注重患者的多方面需求,依靠網絡系統建立多種溝通渠道,和患者的家屬經常溝通病情,讓他們得到專業(yè)的治療意見。
10例患者均經過介入栓塞術的治療,9例患者均已全部出院,且恢復較好,頭痛等癥狀的平均消失時間為(7.8±1.5)d,平均住院時間為(11.8±2.8)d。共有3例患者發(fā)生并發(fā)癥,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0.0%,其中1例患者術后出現急性腦梗塞,通過動脈溶栓治療,并發(fā)癥均完全消失;2例患者出現血管痙攣癥狀,經鈣離子通道阻斷劑、擴容療法等對癥治療后癥狀消失。治療后患者的平均GCS評分為(14.0±1.4)分,較治療前的(9.9±1.3)分明顯升高,前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10例患者中對護理工作滿意者6例,比較滿意者4例,無不滿意者,護理滿意度達到了100.0%(10/10)。
今后醫(yī)學會不斷的采用微創(chuàng)治療,在醫(yī)學界IA介入治療術會得到大力的推廣。通過動脈然后將彈簧圈放入到IA體內,致密了動脈瘤栓塞,這是IA介入治療術的核心,它可以防止IA破裂造成的出血[2-4]。動脈瘤介入手術期及院后訪視,病情及并發(fā)癥的觀察和護理必須要重視,患者的入院信息要做好評測,消除他們內心的不安,采用積極的心理干預,讓患者積極對治療進行配合。在手術后要不斷鼓勵患者,讓他們有極大的信心恢復,因為患者手術后會有不同程度的身體不適現象發(fā)生,要按照醫(yī)生的囑咐進行干預,減輕不良反應,防止不必要的并發(fā)癥出現,院后做好患者的訪視,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5]。
[1]麥蘭桂,馮苑珍,鐘艷嫦,等.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術后整體護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34(4):452-454.
[2]田敏.顱內動脈瘤病人15例圍介入治療期護理體會[J].中醫(yī)藥結合雜志,2015,20(12):1529-1530.
[3]侯紀蓮.血管內介入栓塞術治療顱內動脈瘤的圍術期護理[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2016,20(10):17-19.
[4]郭海明,劉雪群.顱內動脈瘤介入栓塞治療的圍手術期護理[J].當代護士(下旬刊),2015,7(4):130-132.
[5]凌娜.規(guī)范化護理干預在腦動脈瘤患者治療中的應用分析[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連續(xù)型電子期刊),2014(31):492-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