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瓊
(四川省巴中市中心醫(yī)院醫(yī)???四川 巴中 636000)
CAG為一種較為常見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該病的臨床發(fā)病率較高,且病程較長,主要的臨床癥狀為胃粘膜出現(xiàn)萎縮、胃酸減少。相關研究表明,該疾病和胃癌具有較為密切的聯(lián)系,特別是患者伴有腸上皮不典型增生或腸化時,則癌變的可能性更大,因此臨床上將CAG作為胃癌癌前的一種病變[1]。目前,臨床上對于輕、中度CAG的治療主要采用西醫(yī)治療,盡管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臨床癥狀,但總體治療效果欠佳。萎胃顆粒是近年來應用于CAG的治療中,其治療效果理想,本研究旨在比較萎胃顆粒和胃復春片對CAG的治療效果,并將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xiàn)將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CAG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齡27~52歲,平均年齡(41.3±3.4)歲;病程1.5~18年,平均病程(9.7±2.6);對照組38例,其中男19例,女19例,年齡26~53歲,平均年齡(40.8±3.1)歲。本研究經(jīng)我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全部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且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相匹配(P>0.05),具有可比性。
觀察組采用萎胃顆粒進行治療。萎胃顆粒由多種中藥成分提取加上糖粉和糊精而制成,每袋重20g(其藥量相當于黨參、黃芪各15g,白術、蛇舌草、黃精、枸杞子、半枝蓮、麥冬及石斛各7.5g,三七、莪術及三棱各5g相配伍的組方),于飯前半小時沖服,20g/次,2次/d。對照組采用胃復春片進行治療。胃復春片(國藥準字Z20040003,杭州胡慶余堂藥業(yè)有限公司,0.36g/片),飯前半小時口服,4片 /次,3次/d。兩組患者均連續(xù)治療3個月,然后經(jīng)同一位胃鏡醫(yī)師進行胃鏡復查,并進行病理復查。
(1)治療3個月后,對兩組的臨床治療效果進行評定①痊愈:患者的癥狀消失,經(jīng)胃鏡復查顯示活動性炎癥消失,且慢性炎癥轉為輕度;經(jīng)病理活檢顯示腺體萎縮、異型增生及腸化恢復正常。②顯效:患者的癥狀基本消失,經(jīng)胃鏡復查顯示黏膜急性炎癥基本消失,且慢性炎癥有所緩解;病理活檢顯示腺體萎縮、異型增生及腸化減輕≥2個級度。③有效:患者的癥狀明顯緩解,經(jīng)胃鏡檢查顯示黏膜病變的范圍減少超過1/2,炎癥改善;病理活檢顯示腺體萎縮、異型增生及腸化減輕,炎癥減輕≥1個級度。④無效:患者的病情無改善,甚至嚴重。(2)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對患者的中醫(yī)臨床癥狀進行分級量化,將患者的按重、中、輕、無依次計4、3、2、1、0分,對治療前后患者的癥狀的總積分進行比較。(3)根據(jù)《慢性胃炎的內(nèi)鏡分型分級標準及治療的試行意見》對患者的胃鏡檢查征象正常計0分;Ⅰ級、Ⅱ級、Ⅲ級依次計為1、2、3 分。(4)對患者的組織病理按照《慢性胃炎的中西醫(yī)結合診治方案》進行分級,正常計0分,將萎縮、腸化、異型增生分別按照輕、中、重度依次計為1、2、3分。
應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84%(33/38),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42%(26/38),其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在胃鏡征象積分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在病理表現(xiàn)積分明顯少于對照組,其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在臨床癥狀積分較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逐漸增大,加之飲食不規(guī)律導致CAG的發(fā)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趨勢[2]。臨床上均認為CAG的發(fā)生和和胃癌具有很大的聯(lián)系。臨床上對CAG 越來越重視,該病的發(fā)病機制尚未明確,以往的西醫(yī)治療效果欠佳,近年來將中醫(yī)理論應用于CAG的臨床治療中,因為該病病因復雜,和患者體質虛弱、飲食失調、外邪犯胃及情志內(nèi)傷等原因均有很大聯(lián)系[3]。研究中采用萎胃顆粒進行治療,該藥具有益氣健脾、清熱解毒及養(yǎng)陰活血之功效,方劑中的黨參、黃芪及炒白術可以健脾益氣,治虛為本;黃精、麥冬、枸杞子及石斛可以養(yǎng)陰益胃,氣陰雙補;諸藥配伍共奏調節(jié)脾胃納運及化生功能;莪術、田七及三棱可以活血通絡,令脾胃脈絡通暢、祛除瘀滯,滋溉脾胃,改善萎縮病變;半枝蓮及白花蛇舌草可以清熱祛毒,清除郁熱蘊毒,使邪有所出,幫助黏膜恢復,虛實共調,標本兼治[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86.84%,對照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68.42%;觀察組在胃鏡征象積分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在病理表現(xiàn)積分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在臨床癥狀積分較對照組,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在治療期間,兩組患者均未出現(xiàn)明顯的不良反應,說明了萎胃顆粒的臨床治療效果令人滿意。
表1 兩組的胃鏡征象積分、病理表現(xiàn)積分、臨床癥狀積分比較
綜上所述,對慢性萎縮性胃炎采用萎胃顆粒進行治療,可以明顯提高治療效果,且安全性較高。
[1]何軍杰,張北平,趙喜穎.胃痞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7,34(6):823-827.
[2]熊云華.健脾益胃湯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臨床研究[J].世界中醫(yī)藥 ,2016,11(10):2012-2015.
[3]康耿華,趙旭,許君望.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臨床療效觀察[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6,25(3):320-323.
[4]侯建明,楊改姣,宋永玲.胃康寧顆粒與胃復春片治療慢性萎縮性胃炎癌前病變的臨床對照研究[J].藥物評價研究,2017,40(8):1138-1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