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云龍
摘 要:近年來,磚混結構多層住宅工程屢屢發(fā)生墻體裂縫。裂縫位置走向不一。有的裂縫由小變大,發(fā)展很快;有的裂縫,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增大,給住戶心理造成很大壓力。因此分析產生裂縫的原因并做好預防措施,是工程技術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
關鍵詞:房屋建筑;磚混結構;墻體;開裂;原因;控制
1 前言
磚混結構房屋建筑的墻體,由于設計、施工等方面因素的影響,砌體結構出現各種類型的裂縫,不僅影響墻體功能的有效實現,而且會危及建筑物的結構安全。本文主要從房屋建筑中溫差裂縫和基礎不均勻沉降裂縫兩方面原因出發(fā),深入分析研究了預防磚混結構墻體開裂的控制措施。
2 磚混結構墻體開裂的原因分析
2.1 溫差引起墻體開裂
溫差是造成頂層墻體產生裂縫的主要因素。溫差裂縫的輕重程度與環(huán)境溫差成正比,溫差大時裂縫就嚴重,溫差小時裂縫就輕,屋面保溫隔熱效果好的裂縫輕,保溫隔熱差的裂縫較重。當溫度變化時,由于材料熱脹冷縮,房屋各部分構件將產生各自不同的變形,引起彼此制約而產生應力。因屋面混凝土與墻體的線膨脹系數不一致,屋面變形較大;當屋蓋和墻體之間構造處理不當,會使墻體受拉,當其剪力和拉應力大于砌體的抗剪抗拉強度時,墻體便被拉裂。最常見的裂縫是在砼平屋蓋房屋頂層兩端的墻體上,如在門窗洞邊的八字型裂縫,平屋頂下或屋頂圈梁下沿磚(塊)灰縫的水平裂縫,以及水平包角裂縫(包括外墻)和垂直裂縫。溫差裂縫的輕重程度與屋頂保溫情況、室內外溫差和施工質量有關,如砌體砂漿標號太低,在以往的設計中只考慮砌體的抗壓強度,砂漿標號越到上層越低。另外,當房屋越高,溫度變化時變形越大,墻體開裂情況越嚴重。
2.2 基礎不均勻沉降引起墻體開裂
磚混結構墻體開裂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建筑工程基礎不均勻沉降。當混合結構房屋的基礎處于不均勻地基、軟土地基或承受不均勻荷載時,地基會產生不均勻沉降?;A不均勻沉降發(fā)生后,建筑物會發(fā)生相應的整體變形,當建筑物的主體剛度較差,基礎不足以調整因沉降差而產生應力時,便會使磚砌體的薄弱部位產生不同程度的拉應力和剪應力,當砌體的抗拉抗剪強度不足以抵抗變形應力時,墻體便會產生裂逢?;A不均勻沉降裂縫首先產生在房屋底層,嚴重的可能發(fā)展在兩層以上,并伴有地面開裂和房屋傾斜。墻體產生下寬上窄的豎縫。在端部、門窗洞口對角產生斜縫、八字縫及水平包角縫。裂縫一旦出現,隨著地基不均勻沉降的發(fā)展,裂縫逐漸加寬、延長。
3 磚混結構墻體開裂防治措施分析
3.1 控制溫差引起的墻體開裂
①調整好溫度伸縮縫間距。屋面圈梁伸縮縫的間距不宜超過30m,現澆整體式鋼筋砼屋面板,一般每隔6m左右粗設置柔性分格縫;在預制屋面板的板端、板邊圈梁、墻體之間,留出相應的伸縮縫,讓砼構件自由伸縮。其實,我們應該采用規(guī)范限值,按建筑物所在的地域氣候條件、結構設計措施、施工條件、施工環(huán)境及建筑物的材料綜合考慮如何設縫的問題,單純設置伸縮縫是不能有效控制裂縫的發(fā)生的。②設置控制縫。對房屋較長、平面形狀較復雜、構造和剛度不同的房屋,可每隔一定的距離將屋面、樓面、墻體或其它有關構件斷開,形成若干較小的單元,每個單元因溫度變形和收縮產生的拉力大大減小,從而防止裂縫的出現??刂瓶p的設置如:在墻的厚度突然變化處設置豎向控制縫;在墻的高度突然變化處設置豎向控制縫;在不大于離相交墻或轉角墻允許接縫距離之半設置豎向控制縫;在門、窗洞口的一側或兩側設置豎向控制縫等。另外,要注意控制縫的間距:對無洞墻體不大于8m及墻高的3倍;對有規(guī)則洞口外墻不大于6mm;在轉角部位,控制縫至墻轉角的距離不大于4.5m。③改進挑檐設計。設計中可優(yōu)先選用內天溝排水;在鋼筋砼挑檐表面設置保溫隔熱層;現澆挑檐每隔10m左右設一道伸縮縫(板斷梁不斷);將現澆挑檐改為預制。
3.2 控制基礎不均勻引起的墻體開裂
①房屋建筑工程基礎設計前應對工程地質進行詳細勘察。應對工程地質進行詳細勘察,查明地基土質情況、分布范圍、承載力大小,地下水位等水文地質條件,然后按照安全可靠、經濟合理,技術先進、方便施工等要求,進行全面分析,權衡利弊,確定合理的建筑布局和結構類型,以便使上部結構,與地基相互影響,共同工作。對軟弱地基和不均勻地基尤其如此。②盡量采用簡單的建筑體型。建筑的體型是指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形式。平面形狀復雜的建筑,在其縱橫單元相交處基礎密集,地基土中應力重疊,沉降往往大于其他部位,易產生裂縫,而且當平面形狀復雜時,建筑物內還會因扭曲而產生附加應力。立面高差懸殊的建筑物,在高度突變處,會因荷載差異而產生較大的不均勻沉降。因此,對于在軟弱地基上建造的建筑物,采用簡單的平面形式,可減少不均勻沉降產生的裂縫。③控制好建筑結構的自重。地基壓縮變形大小與上部荷載值成正比。因此,減輕結構自重是降低基底附加應力,減少沉降的有效措施。因此,基礎可以選用自重輕,覆土少的形式,或設置地下室半地下室,上部結構可以選用預應力、輕鋼結構和單位容重少的輕質墻體材料,以減輕對地基的壓力,減少地基沉降。④增強建筑物的整體剛度和強度。合理布置承重墻,設計時應盡量將縱墻拉通,避免斷開和轉折,每隔一定距離設置一道橫墻,將內外縱墻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具有一定空間剛度的整體,以提高調節(jié)不均勻沉降的能力;合理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梁,圈梁能增強縱橫墻的連接,增強磚混結構房屋的空間剛度和整體性,顯著調整房屋的不均勻沉降;不宜在磚墻上開過大的洞,多層磚混結構房屋底層如窗洞過大,窗臺下墻體易產生反向彎曲而出現裂縫;對于軟弱和壓縮性很不均勻地基上的建筑物,或以根據上部結構荷載情況,采用剛度較大的基礎類型,如鋼筋砼十字交叉條形基礎,筏片基礎甚至箱形基礎。⑤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對立面高低懸殊,荷載變化較大的房屋,應分期分階段組織施工。一般先建荷載較重的單元,后建荷載較輕的單元;埋置較深的基礎先施工,易受相鄰建筑物影響的房屋后施工,以減少房屋各部分的不均勻沉降。對于荷載較大的建筑物,荷載宜逐步均勻地增加。
4 結語
隨著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建筑業(yè)的發(fā)展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磚混結構房屋因其造價相對較低,且具有較好的隔熱、隔音性能,得到了廣泛的采用。但磚砌體的強度較小,結構自重大,抗拉、抗剪能力比較低,容易在局部產生裂縫。裂縫的存在降低了墻體的質量,不僅影響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外觀,如整體性、耐久性和抗震性能,甚至還會導致整體倒塌的重大質量事,同時墻體裂縫給居住者在感官上和心理上造成了不良影響??傊l(fā)磚混結構墻體開裂的因素較多,可能是單一因素,也可能受多種因素共同影響。磚混結構的墻體裂縫雖然不可避免,但只要設計合理,確保施工質量,選用材料得當,建筑物的裂縫還是可以從根本上得到有效控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