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烏托邦馬克思主義學派在20世紀初的動蕩的社會環(huán)境背景下,對社會主義進行了長時間的有益探索。其出發(fā)點是一種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但最終由于只停留于理論上的構想,脫離了馬克思主義實踐的本質,成了一種空想主義。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是中國探索多年的中國道路過程中的一個現(xiàn)實而美麗的夢,它并非虛幻,也充滿實踐,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絕不是單純的“烏托邦”。
【關鍵詞】 烏托邦馬克思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由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首次提出的。它伴隨著十九大的隆重召開而變得家喻戶曉。對于這一名詞,我們不禁會想:我們該怎樣理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它可以和人們所理解的烏托邦的馬克思主義劃等號嗎?本文將就對此進行簡要的論述,給人們厘清關系提供一個思路。
一、烏托邦馬克思主義主要思想
烏托邦馬克思主義產生于國際共產主義運動時期。20世紀初,科學社會主義遭受社會的動蕩與高漲的影響,受到時代進步的重大挑戰(zhàn)。烏托邦馬克思主義學者堅信資本主義的必然衰亡,他們用自己的著作與言論抨擊資本主義,擁護社會主義。他們利用矛盾分析法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揭露了資本主義的局限性,指出了資本主義所帶來的人的異化問題,并且深刻指出這樣的異化已經深入到人類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了。因此,他們指出,“應以一個人道、民主和自由的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來取代資本主義社會”。然而,他們并沒有從歷史發(fā)展的長遠性上認識到社會主義發(fā)展的必然。他們只是單純地認為社會主義僅僅是人的意識啟蒙的自然選擇,而這一點是圖托邦馬克思主義學者們的共同認識。
布洛赫指出,社會主義在其本質上就是一種烏托邦。烏托邦其實就是社會主義的同義詞。烏托邦是社會主義的本質精神,必須看到烏托邦思想對社會主義運動發(fā)展的重要意義,回到社會主義的烏托邦性質。 社會主義的真正意義在于它體現(xiàn)了人們以美好社會的希望。 它之所以能夠實現(xiàn),是因為世界本身所有具有的烏托邦的趨勢。 資本主義是物化的社會,它將一切變?yōu)樯唐分小?人們在物欲的誘惑下,失去了對未來美好生活的感覺。 唯有烏托邦精神才能解放人們的禁錮的心靈。 但并非任何烏托邦思想都能夠指導和解放人的心靈,只有具體的烏托邦才能人類的解放。
佛洛姆則認為,社會主義必須先對資本主義進行一次徹底否定,然后在否定的基礎上建立出完全不同于資本主義的價值取向和行為準繩。其次,從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變革,必須是在人性的轉變的基礎上進行的全面變革。這項變革涉及經濟、政治和文化各個方面。最后,社會主義的建立不能通過暴力這一野蠻形式,而是通過教育與示范的相互作用,讓人們看到社會主義的美好,主動地去選擇社會主義。所以,他認為社會主義的本身就是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最具有社會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部分就是人道主義精神。
在馬爾庫塞看來,烏托邦精神是崇高的。首先,烏托邦的本質并不是一種社會空想,一切過去歷史上并不認為可以實現(xiàn)的東西,現(xiàn)在都已經變?yōu)楝F(xiàn)實了。其次,烏托邦所倡導的社會框架并不是現(xiàn)在就能完成的,是需要在未來中構建的。也就是說,它不是活在過去的,而是活在未來的。最后,烏托邦是馬克思社會主義觀念的終結,馬克思主義理論已經不適應現(xiàn)實了。
哈貝馬斯提出,烏托邦馬克思主義要用交往模式取代生產模式。也就是說,他認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提出人們關系根本上是生產關系,但是隨著人們對物質利益追求變得不那么重要的時候,人類的解放也不再是單純的經濟方式來表達了,所以從生產范式轉變到交往范式。
通過以上的羅列和分析,不難發(fā)現(xiàn)烏托邦馬克思主義者存在一個共性:在精神上自由描繪美好未來的藍圖,但是不從現(xiàn)實角度出發(fā)去需求解決的辦法,而是將這一構想的實現(xiàn)依賴于未來社會的進步。從馬克思基本理論看來,他們這種缺乏對實現(xiàn)社會主義所必需的物質基礎、主體力量、道路方式等價值取向的探索,空有理論訴求,而無實踐探索,無疑是不符合馬克思主義的。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充分結合十八大以來我國國內形勢和國外變化的基礎上,對我國各項事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理論。從馬克思主義實踐出發(fā),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tài)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tǒng)一、統(tǒng)一戰(zhàn)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2017年10月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了關于《中國共產黨章程(修正案)》的決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黨章。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無論是其中對于我國基本矛盾矛盾轉化的深刻思考,還是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都是在對馬克思主義的深刻解讀后,結合我國當代發(fā)展的具體實踐的一次偉大貢獻。其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的中國話不發(fā),解釋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fā)生歷史性變革所蘊含的歷史經驗和發(fā)展規(guī)律,為發(fā)展馬克思主義作出了一系列原創(chuàng)性貢獻。
【參考文獻】
[1] 王錦江.馬克思主義不是烏托邦之夢——對《馬克思為什么是對的》第四章的述評[J].傳承,2016(03):140-141.
[2] 金壽鐵.“馬克思主義是具體的烏托邦”——論恩斯特·布洛赫的哲學命題“烏托邦”[J].社會科學,2015(03):110-119.
[3] 李永虎.馬爾庫塞的烏托邦思想研究[D].復旦大學,2013.
[4] 祁程.西方馬克思主義烏托邦思想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
[5] 李永虎.馬克思主義的烏托邦與反烏托邦[J].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11,20(04):79-83.
作者簡介:晁大衛(wèi)(1992—)男,漢族,江蘇徐州人,揚州大學社會發(fā)展學院2016級研究生,主要從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