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彥 郭齊亮 李學品 黃炳才 李敏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屬于眼科常見疾病, 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該疾病主要由單純皰疹病毒感染引發(fā)?;颊甙l(fā)病時多表現(xiàn)為原發(fā)感染和繼發(fā)感染等, 其常見癥狀體征有皰疹性水皰、流淚、眼痛、視力下降、角膜浸潤或角膜水腫病灶等,作為一種嚴重的致盲性眼病,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發(fā)生嚴重阻礙了患者的身心健康發(fā)展, 甚至可導致患者失明[1]。當前, 臨床上多采用抗病毒、皮質(zhì)類固醇以及抗生素等藥物對患者進行治療, 雖然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癥狀, 但是單純西醫(yī)治療容易造成復發(fā), 且隨著耐藥性的增加,患者再次復發(fā)時其病情惡化趨勢更為明顯[2]。研究表明[3],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中西醫(yī)結(jié)合治療能夠有效提高療效, 本文將本院收治的38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分成兩組進行研究, 現(xiàn)具體總結(jié)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38例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按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參考組與實驗組, 各19例。參考組女9例, 男10例;年齡最小14歲, 最 大65歲, 平 均年齡(34.63±12.76)歲;6例患者單眼發(fā)病, 13例患者雙眼發(fā)病。實驗組女11例, 男8例;年齡最小15歲, 最大65歲, 平均年齡(34.73±12.83)歲;12例患者單眼發(fā)病, 7例患者雙眼發(fā)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參考組 采用常規(guī)西醫(yī)進行治療, 給予患者阿昔洛韋片(北京康蒂尼藥業(yè)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19993340)、阿昔洛韋滴眼劑(武漢五景藥業(yè)有限公司)、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湖北科益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0406)以及復合維生素B(廣東恒健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44021164)進行治療, 阿昔洛韋片0.2 g/次, 口服, 5次/d;阿昔洛韋滴眼劑滴患眼, 1滴/次, 4次/d;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涂患眼, 睡前使用;復合維生素B, 2片/次, 口服, 3次/d。
1. 2. 2 實驗組 在參考組治療基礎(chǔ)上采用抗毒明目湯進行治療, 方藥組成:5 g黃連、6 g蟬蛻、12 g荊芥、10 g金銀花、10 g防風、10 g蒲公英、6 g柴胡、10 g赤芍、10 g木賊、5 g魚腥草、15 g冬凌草、10 g山香圓葉、10 g谷精草、10 g紅芪、10 g甘草。辨證加減治療:①兼夾濕熱型患者添加8 g車前子、8 g澤瀉。②肝膽火熾型患者添加10 g梔子、12 g龍膽草。③陰虛型患者添加8 g山茱萸、15 g熟地黃。清水煎熬, 1劑/d, 分早晚口服。1個療程5~7 d, 共治療2個療程。
1. 3 療效判定標準[4]依據(jù)《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對療效狀況進行評定, 患者皰疹性水皰、紅赤流淚、眼痛等不良癥狀消失, 臨床檢測顯示熒光素染色轉(zhuǎn)為陰性視為顯效;患者皰疹性水皰、紅赤流淚、眼痛等不良癥狀基本改善, 臨床檢測顯示熒光素染色為陽性為視為有效;患者皰疹性水皰、紅赤流淚等不良癥狀無好轉(zhuǎn)甚至加重, 熒光素染色呈陽性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74%, 明顯高于參考組的68.4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是一種嚴重的眼部疾病, 給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針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西醫(yī)藥物治療是最為常見的方法, 其中抗病毒藥物阿昔洛韋的臨床應用最為廣泛[5]。作為臨床常見的嘌呤核苷衍生物,阿昔洛韋在抑制DNA合成方面具有極為顯著的臨床應用優(yōu)勢, 該藥物能夠有效阻斷皰疹病毒的復制, 且具有毒性作用小等臨床特點, 但是阿昔洛韋治療的水溶性比較差, 且容易導致頭暈、嗜睡等不良癥狀的發(fā)生, 因而臨床上主張將其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6-8]。
中醫(yī)理論將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歸為“聚星障”范疇,認為外感風熱、體質(zhì)虛弱以及氣血不足等是導致該疾病發(fā)生的主要原因, 為此主張以“解毒益氣”為治療原則[9,10]。本次研究中, 本院在西藥治療的基礎(chǔ)上自擬方抗毒明目湯對實驗組患者施以治療, 黃連具有瀉火清熱、解毒之功效;蟬蛻入肝經(jīng), 能夠散熱疏風;荊芥藥性和緩, 配以防風辛散;蒲公英可以明目清肝;金銀花具味甘性寒、清熱解毒療效;柴胡能夠祛邪解表;赤芍性苦寒, 具有清肝瀉火療效;木賊可以清肝明目, 通常用于迎風流淚、風熱目赤等病癥治療中;魚腥草具有消腫利尿、清熱解毒等功效, 多用于肺炎、肺膿瘍等疾病治療中;冬凌草具有降血壓、解熱、潤喉等功效;山香圓葉以及谷精草等具有抗病毒、抗炎等作用;紅芪能益氣固本、增強免疫細胞的功能, 有效改善機體免疫力;甘草能夠調(diào)和諸藥, 并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等療效, 能夠有效緩解藥物毒性、烈性等副作用[11-13]。以上諸藥配伍合用可以起到清熱退翳、解毒益氣的治療目的[14]。同時根據(jù)患者的病情狀況對其進行辨證施治, 車前子具有祛痰、平喘、利尿、鎮(zhèn)咳等療效;澤瀉多用于高血脂癥等疾病中, 具有利水滲濕、清熱散火、消腫止痛等功效;車前子與澤瀉配伍,對兼夾濕熱型患者有較好的治療作用;梔子主治涼血解毒,瀉火除煩, 常用于火毒瘡瘍、血淋澀痛等疾??;龍膽草性大寒, 能清除濕熱, 瀉肝膽火, 多用于肝膽濕熱等病證中;山茱萸性味歸經(jīng)酸、澀, 微溫, 對肝腎不足、眩暈耳鳴等有較好的療效, 常與熟地、杜仲等配伍使用;熟地黃味甘, 性微溫,用于肝腎陰虛、血虛、內(nèi)熱消渴等治療中, 共同使用能夠較好地改善陰虛型患者的不良癥狀[15]。
本次研究中, 實驗組患者總有效率為94.74%, 明顯高于參考組的68.42%,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充分說明了抗毒明目湯的臨床應用優(yōu)勢。
綜上所述, 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應用抗毒明目湯治療的應用價值高, 夠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癥狀, 提高臨床療效,適合進一步推廣。
[1] 熊靜, 龍輝, 周利. 祛風明目湯聯(lián)合霧化熏眼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30例(31眼)療效觀察. 湖南中醫(yī)雜志, 2017, 33(10):83-85.
[2] 歐陽忠, 梁燕, 趙文君, 等 . 炎琥寧聯(lián)合更昔洛韋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治療效果觀察. 醫(yī)學綜述, 2015(10):1912-1913.
[3] 陳子燕, 李慶生. 中藥聯(lián)合無環(huán)鳥苷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分析. 世界中醫(yī)藥, 2017, 12(4):825-828.
[4] 畢云, 王永紅, 吳鳴宇. 抗病毒軟膠囊輔助阿昔洛韋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臨床分析.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 2016, 13(11):1509-1511.
[5] 薛紅權(quán). 更昔洛韋眼用凝膠聯(lián)合小劑量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觀察.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5):94-95.
[6] 莫惠明. 炎琥寧聯(lián)合阿昔洛韋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觀察. 深圳中西醫(yī)結(jié)合雜志, 2016, 26(1):136-137.
[7] 耿俊梅. 探討清肝明目湯結(jié)合西醫(yī)抗病毒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療效. 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16, 4(13):191-192.
[8] 黃俊珺, 董學梅. 益氣養(yǎng)血祛風法治療復發(fā)性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觀察. 國際眼科雜志, 2017, 17(12):2318-2320.
[9] 王昕華. 更昔洛韋對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血清及淚液相關(guān)指標的影響. 海南醫(yī)學院學報, 2016, 22(3):300-302, 305.
[10] 李斌, 曾佐德, 劉瑛. 干擾素聯(lián)合更昔洛韋眼用凝膠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評價. 國際病毒學雜志, 2015, 22(4):264-267.
[11] 張霞. 祛風法在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中的應用. 瀘州醫(yī)學院,2014.
[12] 唐勇華, 李淑琳, 韋麗嬌. 從正虛辨證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體會. 新中醫(yī), 2015(11):259-260.
[13] 施麗. 龍膽瀉肝湯加減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臨床觀察.醫(yī)藥前沿, 2017, 7(26):339-340.
[14] 劉枚芳, 連寶濤, 李佩珊, 等 . 三仁湯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性角膜炎驗案二則. 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 2016, 25(1):47.
[15] 王斌, 呂頌誼. 龍膽瀉肝湯治療肝火熾盛型聚星障30例觀察.浙江中醫(yī)雜志, 2015, 50(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