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澄健 藍巧因
隨著人們當前生活習慣的改變及環(huán)境問題的突出, 臨床中呼吸系統疾病發(fā)生率越來越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就是其中之一, 屬于常見肺部疾病, 主要癥狀表現為持續(xù)性氣流流通受阻, 肺部通氣功能異常, 該病如不及時治療, 致死率非常高[1]。隨著病情的進展, 患者呼吸功能越來越差, 極易引起呼吸衰竭。在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療中, 無創(chuàng)呼吸機在臨床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肺部功能。本組研究針對本院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研究, 對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效果進行探討,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10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研究, 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 各53例。對照組中, 男34例, 女19例;年齡最小52歲, 最大79歲, 平均年齡(68.2±5.9)歲;病情程度:Ⅲ級41例, Ⅳ級 12例。觀察組中, 男 35例, 女18例;年齡最小51歲, 最大78歲, 平均年齡(67.8±6.1)歲;病情程度:Ⅲ級42例, Ⅳ級11例。本次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患者及家屬知情且簽署同意書, 排除無創(chuàng)呼吸機禁忌證者、精神系統疾病者、臟器功能異常者及內分泌系統異常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治療方法, 患者入院后給予補液、糾正水電解質平衡、抗感染、糖皮質激素、止咳化痰及營養(yǎng)支持等治療。觀察組在常規(guī)治療基礎上給予無創(chuàng)呼吸機(美國衛(wèi)康公司, 型號:S/T2D)輔助治療, 給予口鼻面罩呼吸。參數設置:壓力支持模式S/T, 起始吸氣壓力8 cm H2O(1 cm H2O=0.098 kPa) , 呼氣壓力 28 cm H2O, 呼吸頻率 12~18次 /min, SaO2≥90%, 吸入氧氣濃度 30%~50%。治療時間 :2~4 h/次 , 3~4 次 /d。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血氣指標改善情況進行觀察對比。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胸悶、呼吸困難、氣促、喘息等癥狀完全消失, 肺部濕啰音消失,兩肺呼吸音正常, X線片顯示肺部紋理正常;有效:聽診顯示兩肺呼吸音增大, 臨床癥狀明顯改善, X線片顯示肺部紋理明顯改善, 肺部有少許濕啰音;無效:癥狀未改善或加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PaO2、PaCO2及SaO2等血氣指標進行統計對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2.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1%,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2. 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對比 治療前兩組患者PaO2、PaCO2及SaO2水平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PaO2、PaCO2及SaO2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PaO2、PaCO2及SaO2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n(%)]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對比(±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血氣指標水平對比(±s)
注:與治療前對比, a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對比, bP<0.05;1 mm Hg=0.133 kPa
組別 例數 時間 PaO2(mm Hg) PaCO2(mm Hg) SaO2(%)觀察組 53 治療前 49.17±8.76 71.52±14.83 75.06±5.18治療后 64.07±7.62ab 52.41±12.38ab 98.40±2.37ab對照組 53 治療前 50.22±8.31 71.47±15.13 74.96±5.03治療后 55.93±8.04a 65.87±13.79a 88.62±4.35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fā)生與肺氣腫、慢性支氣管炎共同作用影響有直接的關系, 該病主要特點是氣道阻塞, 患者在出現機體水電解質失衡、感染等因素影響時, 容易出現氣道阻塞、呼吸肌疲勞及氣流不暢等癥狀[2-4]。此外, 在肺部通氣失衡及動靜脈分流影響下, 肺泡出現功能性換氣障礙, 氧氣無法充足供應, 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危。
現階段, 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療中, 傳統主要采用藥物治療為主, 包含支氣管擴張劑、呼吸興奮劑及抗感染藥物等, 治療效果并不理想, 且此類藥物的長期服用, 可導致患者出現呼吸衰竭癥狀[5-8]。一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則治療的難度就大幅提升。所以, 臨床實踐中, 逐漸開始在藥物治療的基礎上應用呼吸機進行治療。臨床中, 無創(chuàng)呼吸機主要用于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相關疾病的治療,不需要進行切管切開及氣管插管操作, 操作比較方便, 對低血氧癥能夠快速糾正;對氣道防御功能有保護作用, 可減少呼吸機相關性肺部感染的發(fā)生, 在氧氣濃度及吸氣壓力上升時間方面均可調整, 脫機容易, 對患者正常吞咽飲食不產生影響, 可有效縮短患者住院時間, 降低住院費用[9-11]。有研究顯示, 無創(chuàng)呼吸機用于急性呼吸功能衰竭排除中樞神經系統異常者、其它器官功能不全者及器官內插管者的治療中,效果也比較理想[12-15]。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采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進行治療, 有效率達到92.4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9.81%(P<0.05);治療前兩組患者PaO2、PaCO2及SaO2水平對比,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 兩組患者PaO2、PaCO2及SaO2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治療前, 觀察組患者PaO2、PaCO2及SaO2水平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黃碧連[5]在其研究中認為,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 治療效率達到91.72%, 與本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提示無創(chuàng)通氣對患者通氣功能改善作用明顯。
綜上所述, 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 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氣指標, 治療效果顯著,在臨床中值得推廣應用。
[1] 吳清松.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左心衰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效果觀察. 基層醫(yī)學論壇, 2016, 20(22):3072-3073.
[2] 范雪.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觀察. 中國醫(yī)學工程, 2013, 21(10):115.
[3] 陳高科, 袁炳斌, 陳偉鵬, 等. 有創(chuàng)-無創(chuàng)呼吸機序貫治療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應用效果. 中國當代醫(yī)藥, 2015, 22(14):32-34.
[4] 代海云. BIPAP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療效探討. 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5, 2(29):5977,5980.
[5] 黃碧連.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效果研究. 中國醫(yī)藥科學, 2017, 7(13):186-188.
[6] 馬越.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的效果觀察. 中國醫(yī)療器械信息, 2017, 23(22):117-118.
[7] 陳逶.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觀察. 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3, 10(4):133-135.
[8] 熱西汗依不拉音, 夏迪亞夏木西丁.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療效觀察. 當代醫(yī)學, 2012(33):105-106.
[9] 劉紅菊, 吳小俠.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護理觀察. 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 2012, 16(16):41-42.
[10] 金玉女.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療效.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4(21):862-863.
[11] 宋威蓉, 初巍巍, 王莉.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 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 2015(9):43-45.
[12] 楊海歐. 應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 當代醫(yī)藥論叢, 2014(14):42-43.
[13] 陳春杰, 陳春秀, 黃壯志.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療效觀察.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3(17):3869-3870.
[14] 楊素文, 李秋豐. 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70例臨床觀察. 吉林醫(yī)學, 2013, 34(29):6015-6016.
[15] 徐碧輝. 整體護理在無創(chuàng)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效果.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4(5):99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