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華
心理效應是指人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由于心理現(xiàn)象、心理規(guī)律的作用,所產(chǎn)生的一些特殊的反應效果。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如果能巧借心理效應的啟示來組織、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就可改變學生學習方式于“無痕”,以此來構建作文的高效課堂。
一、抽刀斷水水更流——善用“禁果效應”,激發(fā)興趣,使探究更主動
“禁果”的說法來自古希臘傳說:伊甸園中的夏娃被禁止摘食惡樹上的禁果,然而她抵抗不住蛇的誘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偷食了禁果,最終受到上帝的懲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有類似經(jīng)驗:越是得不到的東西就越想得到,越是不讓知道的東西就越想知道。這種逆反的心理現(xiàn)象叫做“禁果效應”。在作文教學中運用禁果效應,會激發(fā)學生濃厚的興趣,讓學生不知不覺中去感受,使探究更主動。
作文課上,讓同學們猜盒子里的禮物、看盒子里的禮物——鏡子……同學們興趣高漲,體驗探究了整個過程之后,再來自由作文。那可謂是異彩紛呈:命題有《一堂有趣的作文課》、《作文課上的神秘來賓》、《特別禮物》、《鏡子里的我》……主題有“作文課上玩猜禮物游戲,真有趣!”;“神秘禮物沉甸甸的,載著老師的良苦用心。”;“欲和鏡子里的自己比高低”;“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蘇霍姆林斯基說:“教師應設法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情緒高漲,智力振奮的內部狀態(tài)?!鄙朴谩敖?,不僅就能達到這種狀態(tài),又在主動探究真實體驗中及時書寫了自己的獨特感受,可謂是“抽刀斷水水更流”。
二、百花齊放春滿園”——活用“共生效應”,實現(xiàn)共贏,使合作更高效
“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這是生物界中“共生效應”的杰作。受“共生效應”的啟示,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共生”中寫作,在寫作中“共生”。
一是“師生共生”。俗話說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學生寫作文前,我把好的下水文甚至是綜合了班級學生常見作文問題的“下水文”讀給學生聽,引導他們從結構、立意、語言等方面評價,用自己的“下水”作文來引導學生、激發(fā)學生,往往能提高學生的鑒別能力,促進自改能力的提高。
二是“生生共生”。我在班級中將學生分成18個學習小組,4人一組,建立“共生圈”。每次習作完成后,四人小組交流評議,各抒已見。上交后,我再對作文進行評定。每次將作文發(fā)下后,學習組長組織小結,并負責在班級“原創(chuàng)妙詞佳句”本上工整謄寫并署名。一個月,根據(jù)組員發(fā)表在班級“原創(chuàng)妙詞佳句”的累積數(shù)評選出“優(yōu)秀作文小組”、“作文新星”。這樣,在“共生圈”中,讓優(yōu)秀生充分發(fā)揮幫、帶作用,使滯后生燃起作文欲望,克服畏難心理,努力追趕先進,從而促使學生群體在“共生圈”里共同發(fā)展。
三、潤物細無聲——妙用“南風效應”,點燃冷漠,使寫作更自主
法國作家拉封丹曾寫過一則寓言,講的是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更緊了。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因之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鈕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這就是“南風效應”這一社會心理學概念的出處。該效應告訴我們:外界的要求必須化作自身的動力時,才能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
受“南風效應”的啟示,教師在教學中應幫助學生消除被動心理,讓作文成為學生心理的需要,從而變“要我寫”為“我要寫”。占很大比例的獨生子女“很少挫折”的成長背景,較為普遍地存在一種心理冷漠化的現(xiàn)象。那么,擦亮孩子們的眼睛讓他們從平常日子里的一點小事去感受生活,不但可以獲得作文的“源頭活水”,而且可以慢慢溶解心中那道冷漠的“隔離墻”。為此,我們開辟了“生活放大鏡專欄”——幾塊小黑板,與班級量化結合起來,人人當小記者發(fā)現(xiàn)和報道身邊事。從最初老師對班級事物的連續(xù)報道到班干部對清潔值日生的贊賞:“和久違的太陽見了面,也和飽受壓迫的灰塵見了面。它們在地面的哭泣聲中唱著跳著,隨意肆虐著。一只只勤勞的小蜜蜂拿著拖把,哼著歌兒,沖鋒在其中,不一會兒就收服了群魔。地面笑了,同學們笑了。她們走了,把勤勞的身影留在這一塵不染的教室里?!保挥夯ㄩ_放時的思考:“……迎春花在春光中綻開美麗的笑臉。一年之計在于春,六年級的我們難道不應該趁著這大好春光去努力奮斗嗎?”;再到“一張白紙的悲慘遭遇”、“牛奶流浪記”、“校園里最美的聲音”、“換位”、“紙的溫度”……在每天的《特別關注》中,“潤物細無聲”,孩子們的眼睛一天天亮起來,平常的生活點滴因為關注成了熱點焦點,作文時有話可說了,心也熱了。
美國教育家杜威說過這樣一句話:“我們所需要的是學生以整個的身體和整個心靈來到學校,并以更圓滿發(fā)展的心靈和甚至更健全的身體離開學校。”總之,巧借心理效應的啟示來組織、引導學生進行作文,可以驅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參與討論,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才能構建出作文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