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曉偉,陳峰
重型顱腦損傷是臨床上常見腦損傷疾病之一,發(fā)病率呈逐年增加趨勢[1]。顱內(nèi)壓(ICP)升高是重型顱腦損傷典型的病情癥狀,快速有效地調控ICP,有利于減少繼發(fā)性損傷及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首選治療方法為20%甘露醇(MT),但存在后期耐藥及不良反應多等限制。有研究顯示,高滲鹽水(HTS)在調控腦疾病患者ICO升高時,具有良好的降顱壓效果[2]。本研究擬比較3%HTS與20%MT治療重型顱腦損傷患者顱內(nèi)高壓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8月浙江省金華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100例,納入標準:(1)經(jīng)臨床癥狀、病史、實驗室及影像學等檢查,確診為重型顱腦損傷[3]。(2)年齡≥18歲、無精神病病史。(3)患者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妊娠及哺乳特殊人群。(2)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嚴重基礎性疾病者。(3)有心、肝及腎等嚴重性疾病者。
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將100例患者分為3%HTS組(觀察組)和20%MT組(對照組),各50例。觀察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 20~ 59歲,平均(40.21±10.57)歲;原發(fā)疾病為腦挫裂傷16例,彌漫性軸索損傷8例,硬膜下出血12例,硬膜外出血10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4例;格拉斯昏迷評分為3~8分、平均(5.84±1.04)分;受傷至就診時間為0.5 ~ 4 h,平均(2.45±0.51)h。對照組男31例,女19例;年齡20~59歲,平均(40.02±10.46)歲;原發(fā)疾病為腦挫裂傷14例,彌漫性軸索損傷10例,硬膜下出血11例,硬膜外出血12例,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3例;格拉斯昏迷評分為3~8分,平均(5.80±1.02)分;受傷至就診時間為0.5~4 h,平均(2.40±0.49)h。兩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有可比性。1.2 方法 兩組均予常規(guī)頭顱CT、實驗室及病史等檢查確診后,予生命體征[血壓、心率(HR)及血氣等]、ICP及尿量(UV)等監(jiān)測,并行護腦、降ICP、利尿、止血及擴血管解痙等顱腦損傷急救處理[3]。
降ICP措施:常規(guī)仰臥位、鋪巾、消毒及對躁動者使用鎮(zhèn)靜劑(丙泊酚)等準備,保持頭高腳低(20°~30°)以利腦靜脈回流,開放腦脊液外引流。觀察組予靜脈滴注3%高滲鹽水0.25 L治療,30 min滴完;對照組予20%MT(上海百特醫(yī)療用品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03300,250ml:50g注射劑)0.25 L治療,30 min滴完。期間持續(xù)密切監(jiān)測患者病情變化,對低鈉者及時予以補充并保證血鈉在135~155mmol/L。若血鈉>155 mmol/L或出現(xiàn)心功能衰竭,停止治療,若出現(xiàn)腎功能異常(血肌酐>133 mmol/L)停止使用MT。
1.3 指標觀察 觀察和記錄兩組治療前,治療后1及3 h的ICP及腦灌注壓(CPP),并記錄降壓持續(xù)時間;觀察兩組治療前后平均動脈壓(MAP)、UV及HR。1.4 統(tǒng)計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 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2檢驗。<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ICP和降壓持續(xù)時間比較 兩組治療前IC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0.05),治療后1及3 h觀察組 ICP均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降壓持續(xù)時間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0.01),見表 1。
2.2 CPP比較 兩組治療前CPP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治療后1及3h觀察組CPP均高于對照組(<0.01),見表2。
2.3 MAP、UV及HR比較 兩組治療前MAP、UV及HR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0.05)。治療后,觀察組MAP明顯高于對照組,UV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見表 3。
重型顱腦損傷是由外界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造成的損傷所致,臨床表現(xiàn)可導致意識障礙、頭痛及惡心等癥狀,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發(fā)生[4]。目前,20%MT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滲透性治療的首選藥物,可有效降低ICP,但其也存在不足,如長期應用可因MT蓄積而引起停藥后ICP的一過性升高、加重病變腦組織的移位[5]。也有研究顯示,MT是一種組織脫水藥、利尿劑,具有一定的毒副反應,長期或大量使用會引起患者出現(xiàn)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如電解質紊亂、腎功能損害等而導致循環(huán)紊亂,影響ICP降壓治療的安全性及順利進行[6]。
研究表明,HTS通過其滲透作用具有良好的降ICP作用。其機制主要包括通過升高血漿滲透壓來吸收組織間隙的水分、增強心肌收縮力,從而增加心輸出量;通過滲透性利尿、反射性擴張外周血管作用來改善微循環(huán),從而增加心腦腎灌注、降低ICP。其在治療腦水腫中,具有良好的療效[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1及3 h ICP明顯低于對照組(均<0.05),ICP降壓持續(xù)時間明顯長于對照組(<0.05),此結果與黃學才等[8]研究結果相同。這表明與20%MT比較,3%HTS可有效提高患者ICP的降低作用。同時,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1及3 h的CPP明顯高于對照組(均<0.05),治療后MAP明顯高于對照組(<0.05),UV明顯低于對照組(<0.05),這表明與20%MT比較,3%HTS能夠有效改善重型顱腦損傷患者的腦灌注,且其對患者循環(huán)的影響較小。這可能是由于3%HTS更有效地降低了患者的ICP,有利于緩解腦水腫癥狀,并能夠通過反射性擴張外周血管的作用改善心腦腦微循環(huán),從而有效增加了患者的腦灌注,并對機體循環(huán)的影響較小。本研究認為,在3%HTS降低重型顱腦損傷患者ICP過程中,由于高滲透性存在血鈉、血漿滲透壓紊亂的風險[9],故應密切患者病情變化,調節(jié)其應用的實際濃度、劑量及時間等,發(fā)現(xiàn)異常時,應及時停止治療,以保證治療的安全性。
表1 兩組ICP和降壓持續(xù)時間比較
表2 兩組CPP比較 mmHg
表3 兩組MAP、UV及HR比較
[1] 陳盛,陳金春,涂小燕,等.重型顱腦損傷并發(fā)急性肺損傷肺表面活性物質相關蛋白D、C-反應蛋白、白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監(jiān)測的臨床價值[J].現(xiàn)代實用醫(yī)學,2017,29(5):598-600.
[2] 陳素妮,黃東明,唐小麗.高滲鹽水治療腦卒中所致急性腦水腫的臨床觀察[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5,9(14):165-167.
[3] Nayebaghayee H, Afsharian T. Correlation between Glasgow Coma Scale and brain computed tomography-scan findings in head trauma patients [J]. Asian J Neurosurg,2016,11 (1) :46-49.
[4] 金時,金艷艷,張菊芳.重癥顱腦損傷患者開展鼻腸管腸內(nèi)營養(yǎng)的臨床成效[J].健康研究,2015,35(5):572-573.
[5] 李國天.巴比妥療法和甘露醇在重型顱腦創(chuàng)傷治療中的應用[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6,8(3):171-173.
[6] 潘運高.高滲鹽水治療大面積腦梗死發(fā)腦水腫、顱高壓的價值研究[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5,10(16):169-170.
[7] 王永青.高滲鹽水在重型顱腦損傷中的腦保護作用[J].中華急診醫(yī)學雜志,2014,23(11):1282-1285.
[8] 黃學才,楊玲玲.等滲透劑量的15%高滲鹽水和20%甘露醇治療重型顱腦損傷合并顱內(nèi)高壓的對比研究[J].南方醫(yī)科大學學報,2014,34(5):723-726.
[9] 程永立,王富啟.3%高滲鹽水對腦膠質瘤患者手術時供氧平衡的影響[J].西南軍醫(yī),2017,19(4):3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