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康 立
(品測(上海)檢測科技有限公司,上海 201108)
“金銀花”一詞最早的文獻記錄出現(xiàn)在我國《本草綱目》一書中,其別名有密二花、雙苞花、金藤花、鷺鷥花和忍冬花,屬于忍冬科忍冬屬植物[1]。在我國,從氣候寒冷的東北地區(qū)到炎熱的華南地區(qū),從最西部的青藏高原到最東部的山東半島,都有人工種植和自然生長的金銀花[2]。在東亞的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等國境內(nèi)也有野生的金銀花存在。金銀花屬多年生半常綠灌木,其葉片、果實、花蕾等組成部分作為中藥材應用廣泛,特別是花蕾的功效最為顯著?!吨腥A藥典》記載,金銀花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清熱解毒、保護肝臟、止血涼血、提高人體免疫力、抗動脈粥樣硬化、中樞興奮等作用,在醫(yī)學上主要用于治療風熱感冒、細菌性感染、急性腸胃炎、高血脂癥等40多種疾病[3]。金銀花中的主要功效物質(zhì)是綠原酸,其提取、純化、工業(yè)化生產(chǎn)技術和具體的開發(fā)用途已引起了國內(nèi)外學者的廣泛關注。根據(jù)有關文獻報道,綠原酸具有較廣泛的抗菌作用、興奮神經(jīng)和清除人體內(nèi)自由基的作用[4]。金銀花中的有機酸、黃酮類物質(zhì)、揮發(fā)油成分以及三萜類成分等也被證實具有良好的保健和醫(yī)療用途。金銀花的莖中主要功效成分為皂甙、木樨草黃素和有機酸等物質(zhì),葉片中主要功效成分為揮發(fā)油、皂甙、黃酮等物質(zhì),果實中還含有還原糖等物質(zhì)。從開發(fā)利用現(xiàn)狀來看,金銀花除用作傳統(tǒng)中藥的主要配方以外,還在食品工業(yè)、化妝品行業(yè)、飲料行業(yè)等方面被廣泛的應用。目前,已有學者將金銀花同茶葉、銀杏葉、甘草、綠豆等原料混合共同研制新型保健飲料[5]。本文以金銀花工藝茶加工中的殺青溫度、殺青時間、干燥時間為影響因素,通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設計,研究不同處理條件對金銀花工藝茶中綠原酸含量影響,以期找出不同處理條件下金銀花工藝茶中綠原酸含量的變化規(guī)律。
金銀花:采自四川省南江縣,收集三青、二白、大白、銀花和金花5個采收時期的金銀花樣品,經(jīng)過干燥后保存在真空干燥器中待用。
高效液相色譜儀(HPLC)、蒸汽殺青機、分篩機、造型機、物料粉碎機、干燥機和真空干燥器。
甲醇、乙醇(分析純)、乙腈(色譜純),綠原酸標準品。
1.4.1 綠原酸的提取流程
金銀花→粉碎→熱回流浸提→抽濾→濃縮→沉淀離心→真空冷凍干燥→粉末狀提取物。
1.4.2 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綠原酸含量
(1)色譜柱條件。色譜柱: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CH3CN-0.3% H3PO4水溶液(體積比例為10∶90);流速:1.0 mL/min;檢測波長:327 nm,靈敏度:1.0AUFS,進樣量:20 μL[6]。
(2)對照品溶液的制備。精密稱取綠原酸對照品12.8 mg于100 mL容量瓶中,50%甲醇溶解并定容,作為對照品溶液。用時適當稀釋。
(3)供試液的制備。稱取金銀花粉末狀提取物17 mg,精密稱定,置于25 mL 容量瓶中,加20 mL 50%甲醇超聲30 min,放冷后定容,搖勻。微孔濾膜過濾后,采用HPLC測定。
(4)標準曲線的繪制。精密量取綠原酸對照品溶液適量,分別置于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釋到刻度,制成不同濃度的溶液,并測定其峰面積。以綠原酸標準品濃度為橫坐標,以與其相應峰面積為縱坐標繪制標準曲線。標準曲線回歸方程為Y=24 963 900X-54 563,r=0.999 9。
(5)供試液中綠原酸含量測定。取不同處理條件下的綠原酸提取溶液,以上述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其峰面積,代入回歸方程,得出供試液中綠原酸的濃度,再換算成供試液中綠原酸的質(zhì)量。
(6)金銀花中綠原酸含量測定。金銀花中綠原酸含量(%)=供試液中綠原酸的質(zhì)量(mg)/原金銀花的質(zhì)量(mg)。
金銀花工藝茶制作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金銀花工藝茶制作流程圖
(1)殺青。將金銀花薄攤放于蒸汽殺青機的鏈板中,控制金銀花通過蒸汽殺青熱備的時間,取出后放至室溫。
(2)造型。將殺青后的金銀花充分混合均勻后,放入造型機中造型,期間每鍋分別均勻噴灑蔗糖溶液100 mL和香精的溶液100 mL,時間約為15 min,取出后放至室溫。
(3)干燥。在晴好天氣選擇曬干的方式,將其松散地薄攤在竹席上曝曬。
測定不同采收期金銀花綠原酸含量,3次重復試驗取平均值,結(jié)果見表1。由表1可知,采收期為大白的金銀花中綠原酸含量最高,為2.16%。因此,金銀花的最佳的采收期為大白時期。
表1 不同采收期金銀花綠原酸含量表
以采收期為大白的金銀花70 g為基礎,做殺青時間、殺青溫度、干燥時間的三因子三水平正交實驗,并測定不同處理條件下的金銀花工藝茶綠原酸含量,測定試驗重復3次,取平均值。正交試驗配方參數(shù)見表2,結(jié)果見表3。
表2 正交試驗因素水平表
表3 L9(34)正交實驗結(jié)果與分析表
通過對金銀花工藝茶正交試驗結(jié)果進行等差分析可知,影響金銀花工藝茶中綠原酸含量的3個因素的順序依次為殺青溫度>干燥時間>殺青時間。綜合不同處理下金銀花工藝茶中綠原酸含量的最終結(jié)果,可以得出獲得較高的綠原酸含量的金銀花工藝茶影響因素組合為A1B2C2,即殺青溫度90 ℃、干燥時間6 h、殺青時間15 min。在此影響因素組合條件下,金銀花工藝茶中綠原酸含量為1.83%。
(1)通過測定不同采收期金銀花綠原酸的含量,得出采收期為大白期的金銀花中綠原酸含量最高,為2.16%。金銀花的最佳的采收期應為大白時期。
(2)通過對金銀花工藝茶正交試驗結(jié)果進行等差分析可知,影響金銀花工藝茶中綠原酸含量的3個因素的其順序依次為殺青溫度>干燥時間>殺青時間。
(3)根據(jù)金銀花工藝茶正交試驗的最終結(jié)果,可以得出獲得較高的綠原酸含量的金銀花工藝茶影響因素組合為A1B2C2,即殺青溫度90 ℃、干燥時間6 h、殺青時間15 min。
(4)研究發(fā)現(xiàn),金銀花在加工形成金銀花工藝茶的過程中,其綠原酸含量有明顯的下降,至于過程導致綠原酸含量下降的機理,有待深層次進行研究。
[1]李 聃.金銀花的研究進展[J].科技信息,2012(24):77-78.
[2]葛菁華,曾令祥,朱國勝.貴州省金銀花種植產(chǎn)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研究——以黔南州為例[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12(11):6826-6828.
[3]鄭雪峰,李振玉.中藥金銀花藥用成分及藥理作用分析[J].中西醫(yī)結(jié)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6(30):55-56.
[4]胡 櫻,程明川,杭太俊,等.綠原酸和雙黃連粉針劑中的成分綠原酸在大鼠體內(nèi)的藥動學比較[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2009(4):45-48.
[5]蔣燕山,李加興,陳雙平.金銀花飲料生產(chǎn)工藝研究[J].食品與機械,2004(2):25-26.
[6]左 霞,劉春霞,楊金霞,等.HPLC法測定不同來源不同采收期忍冬藤和金銀花中綠原酸含量[J].中國藥師,2015(4):682-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