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運動道德判斷的研究述評

        2018-07-02 03:49:18陳作松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道德行為量表運動員

        王 棟,陳作松

        近年來,隨著我國競技體育的快速發(fā)展,運動員運動道德失范問題也逐漸突出,興奮劑使用、球場暴力和假賽或消極比賽等運動道德失范問題不斷涌現(xiàn)。運動員為什么會發(fā)生運動道德失范行為?Shield和Bredemeier[1]認為這是由于競技運動強調(diào)“競爭”和“獲勝”所致,“競爭”和“獲勝”使運動員在競技中不可避免的會面臨著運動道德判斷問題。運動道德判斷是指運動員個體運用已有道德規(guī)范或標準對運動中的道德現(xiàn)象進行認知的思維形式,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心理加工過程[2]。有關研究表明,運動道德判斷與生活情景之道德判斷存在著明顯的不同,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水平普遍低于非運動員[3-4]。同時,運動道德判斷水平越低的運動員也越容易發(fā)生運動道德失范行為[5]。目前,國外學者們已針對運動道德判斷進行了一系列研究,而國內(nèi)該領域的研究還處于起步階段,因此,本文試圖對運動道德判斷測量的演變與發(fā)展、影響因素以及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關系進行述評,以進一步推動我國運動道德判斷領域的研究,從而為提高和加強我國運動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提供理論依據(jù),豐富和完善我國競技體育倫理學的理論體系。

        1 運動道德判斷測量的演變與發(fā)展

        從現(xiàn)有研究看,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仍是以心理測量為主,并無固定、統(tǒng)一的測量工具。依據(jù)運動道德判斷測量的歷史演進為線索,這些測量工具大致可劃分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的測量、運動情景價值判斷的測量、運動道德行為判斷的測量和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的測量。

        1.1 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的測量

        早期運動道德判斷的研究興趣多在于揭示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學者們大都直接采用或借鑒經(jīng)典的確定問題測驗(DIT)及其改編版對運動員進行測評[6]。DIT及其改編版共包括兩個部分,第一部分呈現(xiàn)6個道德兩難情景。被試首先需對每一兩難情景進行應該、不確定和不應該的3點計分評定,然后再對每一兩難后的12個問題進行5點計分的重要性評定。第二部分被試需在每一兩難后的12個問題中挑選出4個在被試看來主人公在作出判斷時最需要考慮的因素,分別計以4、3、2、1分。最后,根據(jù)被試在兩個部分的作答,加權計算P分數(shù)。DIT及其改編版主要用于揭示運動員運動道德判斷的發(fā)展階段,對那些目的在于探尋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的研究者而言,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因其采用的是情景材料,較之簡單的行為判斷具有更高的生態(tài)學效度。然而,雖然DIT及其改編版具有以上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該測驗只適應于12歲以上的被試;只能反映運動員所處運動道德判斷階段的“量”,不能反映運動道德判斷階段的“質(zhì)”,即以各階段的得分高低來界定運動員所處運動道德判斷的發(fā)展階段等。

        鑒于確定問題測驗存著一定的不足,學者Lind[7]對確定問題測驗進行了改進,設計了道德判斷測驗(MJT)。MJT包含“工人風波”和“醫(yī)生困境”兩個道德兩難情景。每一兩難情景后包含12個正反論點,每一正反論點分別對應Kohlberg道德發(fā)展的6個階段,計算C指數(shù)作為衡量道德判斷的重要指標。采用Likert-9點計分,計分范圍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由于MJT具有客觀性、無偏見、靈敏性以及效度指標嚴格等特性,MJT成為了應用最為廣泛的道德判斷測驗。運動領域的研究者們同樣也借鑒了這一測量工具,并對其進行了適當?shù)母木幒托抻?,以使其更加適應運動情景[8]。研究表明修訂后的MJT-PE在偏好等級、準簡單結(jié)構(gòu)、認知—情感平行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度,與MJT具有中度相關,表明修訂后的MJT-PE可以作為研究運動道德判斷的有效測量工具。與DIT相比,MJT-PE具有適應范圍更廣、測驗題目更為簡短、計算也更為方便等優(yōu)點,但應用MJT-PE進行前后測研究時應謹慎——后測會低估被試的判斷能力。

        1.2 運動道德價值判斷的測量

        除研制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的測評工具外,也有學者對運動道德核心價值判斷給予了關注,并編制了運動情景價值判斷量表(HBVCI)[9]。HBVCI包含16個運動道德問題,每一問題都至少伴有以下3種運動道德價值中的一種:誠實、公平和責任。采用Likert-5點計分,計分范圍從“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HBVCI得分越高,表明運動員更加贊同運動道德價值勝過非運動道德價值。目前,該量表主要應用于對運動道德核心價值的評價。然而,雖然HBVCI可以測量運動道德判斷,但其是對誠實、公平和責任3種運動道德價值的判斷,若研究者的興趣在于探尋運動道德核心價值評價,HBVCI量表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因其是對運動道德核心價值的判斷測量,與以上幾種測量工具相比,HBVCI還未引起研究者們的關注。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下,運動員運動道德核心價值觀的相關研究更應引起研究者們的重視。因此,未來研究應當給予HBVCI更多的關注,以豐富和發(fā)展該量表,使其應用更具廣泛性。

        雖然HBVCI量表可以測量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價值判斷,但Rudd等[10]認為HBVCI量表忽略了個體的“社會性”,并在此基礎上編制了RSBH價值判斷量表。RSBH價值判斷量表包含運動道德價值判斷和運動社會價值判斷兩分量表。其中,運動道德價值判斷量表包含誠實、公平和責任3種運動道德的判斷;運動社會價值判斷量表包含忠誠、團隊精神和自我奉獻3種運動社會價值的判斷。采用Likert-5點計分,計分范圍從“非常同意”至“非常不同意”。目前,已有學者開始關注于該量表的跨文化檢驗和修訂[11]。由于RSBH價值判斷量表考量了“社會性”,對于那些研究興趣在于探尋運動道德價值判斷和運動社會價值判斷的學者而言,RSBH價值判斷量表將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1.3 運動道德行為判斷的測量

        隨著研究范圍的不斷擴展,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從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以及運動道德核心價值判斷延伸到了運動道德行為判斷。Gibbons等[12]基于Rest的道德行為四成分模型編制了運動道德功能量表。近年來,運動領域的研究大多采用了這一量表(或其改編版)測評運動道德理性、運動道德判斷、運動道德意圖和運動道德行為[5, 13]。該量表包含4個運動道德兩難情景,每一兩難后都帶有相應的行為判定。采用Likert-5點計分,計分范圍從“完全不合適”至“非常合適”。從現(xiàn)有實證研究看,運動道德功能量表尤受研究者們的青睞。這是因為,一方面,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Kavussanu和Spray[14]采用多特質(zhì)多方法發(fā)現(xiàn)高階因子——運動道德功能可以很好的代表被試對運動道德判斷、運動道德意圖和運動道德行為的作答,進一步的相關研究也表明各個相關分量表存在高度相關,也間接的對高階因子提供了支持[15];另一方面,該量表測評的是運動道德行為構(gòu)成要素而非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從國內(nèi)研究看,還未發(fā)現(xiàn)有關該量表的借鑒或使用,說明國內(nèi)該領域?qū)\動道德行為構(gòu)成要素的研究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

        誠然,運動道德功能量表具有良好的測量學特性,但其是針對運動道德行為構(gòu)成要素而非運動道德行為本身所進行的的測量。為了彌補這一缺憾,Sage等[16]在基于對傷害性行為合理性判斷研究的基礎上,編制了“運動親反社會行為判斷量表”。量表包含11種運動道德行為,采用Likert-6點計分,計分范圍從“完全不適合”到“完全適合”。雖然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使用也更為簡潔與方便,但也正因為過于簡潔,使其在研究中存在一定弊端,如量表僅僅是以短句形式呈現(xiàn)簡單行為供運動員判斷,而由于競技運動情景復雜,行為多種多樣,僅用11種運動道德行為的描述對其進行判斷必然會降低研究的生態(tài)學效度。因此,該量表與以上幾種測量工具相比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與不足,有待研究者們的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除基于對傷害性行為合理性判斷編制測評工具外,也有學者基于對裁判說謊、欺騙和傷害對手等行為編制了運動道德行為判斷量表(JAMBYSQ)[17]。JAMBYSQ以運動道德兩難形式呈現(xiàn)情景,被試需對第一部分的3個問題進行作答,第一個問題用于測量道義判斷;第二個問題用于測量責任判斷或自我描述的有關侵害行為的傾向;第三個問題用于測量感知的團隊道德氛圍。此外,量表的第二部分也對運動道德判斷發(fā)展階段進行了測評,包含6個關于侵害行為動機的陳述和2個問題。3個陳述代表道德發(fā)展的前習俗階段,3個陳述代表習俗階段。第四個問題用以測量個體傷害對手的道德動機判斷。第五個問題用于測量運動員的侵害可能性。采用Likert-5點計分,計分范圍從“完全不可能”到“完全可能”。先前研究表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結(jié)構(gòu)效度和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從現(xiàn)有實證研究看,有關對裁判說謊、欺騙和傷害對手等行為判斷的研究大都使用或借鑒了該量表[18-19]。

        學者Lee等[20]認為JAMBYSQ量表缺少了對其他不端行為的測量。由此,Lee等編制了運動道德決策量表(AMDYSQ)。AMDYSQ包含欺騙可接受性、攪亂戰(zhàn)術(即小動作)可接受性和保持勝利比例3個分量表,共9個條目。采用Likert-5點計分,計分范圍從“非常不贊同”到“非常贊同”。由于保持勝利比例分量表的信度較低以及每個分量表所包含條目過于簡潔等,Whitehead等[21]在AMDYSQ基礎上編制了包含有15個條目的AMDYSQ-2。相關研究表明,AMDYSQ-2的心理測量學特性明顯優(yōu)于AMDYSQ,尤其是在保持勝利的比例分量表上[22]。目前,已有一些學者開始使用AMDYSQ和AMDYSQ-2開展運動道德判斷的相關研究,同時,也對AMDYSQ和AMDYSQ-2量表的跨文化檢驗和修訂給予了關注[22-23]。從國內(nèi)研究看,還尚未發(fā)現(xiàn)有關AMDYSQ和AMDYSQ-2的借鑒和使用。

        1.4 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的測量

        除以上幾個方面外,也有學者對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的測量給予了關注,并編制了相應的測量工具[24]。Proios[24]認為以往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對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的研究關注較少。據(jù)此,Proios在基于認知發(fā)展理論基礎上編制了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量表(MCJSQ)。MCJSQ包含規(guī)范秩序、公平、自我功利主義、社會功利主義和和諧服務5個分量表,共24個條目。采用Likert-9點計分,計分范圍從“非常不贊同”到“非常贊同”。先前研究表明MCJSQ在內(nèi)在一致性信度、內(nèi)容效度、結(jié)構(gòu)效度以及校標效度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測量學特性。近期,已有學者開始關注于該量表的跨文化檢驗,發(fā)現(xiàn)MCJSQ在應用于波斯被試時的心理測量學特性仍然良好[25]。然而,由于MCJSQ是關于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的測量,目前在運動領域研究中的應用并不廣泛,這也說明運動道德內(nèi)容判斷的相關研究還未引起學者們的廣泛關注。

        2 運動道德判斷的影響因素研究

        尋找運動道德判斷的預測變量是研究者們的主要興趣之一。綜觀已有研究,這些變量大致可劃分為3類,即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個體特征變量和社會情境變量。

        2.1 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

        對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進行研究可以更好地揭示運動道德判斷的人口統(tǒng)計學特征。從現(xiàn)有研究看,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尤受研究者們的青睞。在年齡方面,相關研究并未形成一致觀點。一方面,有研究表明年齡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正相關關系[26-27]。另一方面,有研究卻發(fā)現(xiàn)年齡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負相關關系[28]。此外,也有研究并未發(fā)現(xiàn)年齡與運動道德判斷的相關性[29]。顯然,有關年齡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還存在一定爭議。這可能是因為,青少年運動員的運動道德發(fā)展會隨著運動員的年齡不同而發(fā)生變化,從而導致年齡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表現(xiàn)出了不確定性。因此,未來應進行縱向研究,以揭示年齡與運動道德判斷之間的確切關系,幫助我們更好地知曉運動道德判斷的發(fā)展。

        在性別方面,性別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也不明確。一方面,有研究表明運動道德判斷、運動道德、公平競爭和運動親社會行為判斷都存在性別差異——男性與女性運動員相比具有更低的運動道德判斷水平和更高的故意傷害合理性判斷[30-31]。另一方面,有研究卻指出運動道德判斷并沒有性別差異[32]。顯然,運動道德判斷是否存在性別差異也并未達成共識。這可能與不同研究中男女被試的比例存在差異有關。先前幾項研究中的男性被試占主體,而后兩項研究中男女被試的比例則較為均衡。因此,性別和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的明確和探究,這對于將來是否可以根據(jù)性別差異對運動員職業(yè)道德培訓進行分類指導將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在受教育程度方面,相關研究結(jié)果同樣也存在分歧。Proios等[6]研究指出運動道德判斷存在受教育程度上的差異。但也有研究卻指出受教育程度并不能對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33]。可見,同年齡和性別兩變量一樣,受教育程度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同樣也存在一定爭議。這或許是因為,不同研究中的被試存在學歷上的差異所致。前一項研究中接受過大學及以上教育的運動員占55%,而后一項研究中則僅占22.1%。因此,將來該領域的研究應解決這一問題,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受教育程度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

        除上述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外,職業(yè)與非職業(yè)、運動經(jīng)驗、運動等級、運動年限、接觸類型、感知的運動能力和競技位置等變量也都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關注。如Shrout等[34]指出,與非職業(yè)運動員相比,職業(yè)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水平更低;Mouratidou等[33]認為運動經(jīng)驗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負相關關系,經(jīng)驗越豐富的運動員越容易將侵害行為視為合理和可接受,我國學者張根存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jié)論[26]。在另外一項研究中,Mouratidou等[8]發(fā)現(xiàn)與低身體接觸項目的運動員相比,高接觸項目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水平更低,專業(yè)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水平低于非專業(yè)運動員,感知的運動能力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正相關關系,而競技位置和運動年限并不能對運動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此外,也有一些學者對項目類型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集體項目和個人項目在運動道德判斷得分上并無差異[35]。然而,雖然這些變量已經(jīng)引起了一些研究者的關注,但研究較為零散,相關研究結(jié)論還有待將來研究的進一步檢驗。

        2.2 個體特征變量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

        除對人口統(tǒng)計學變量進行探究外,揭示可以有效預測運動道德判斷的個體特征變量也是研究者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從已有研究看,受研究者關注的個體特征變量主要體現(xiàn)在道德認同、移情、目標定向3個變量。道德認同是指道德觀念和個人認同的統(tǒng)合程度,也可以把道德認同界定為“道德的自我重要性”,即德性對自我的重要程度[36]。目前,有關道德認同與運動道德判斷關系的研究結(jié)論較為一致——道德認同可以正向影響運動道德判斷。如Shields等[37]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員的道德認同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正向關系。Kavussanu等[38]的研究也支持了這一觀點,他們發(fā)現(xiàn)道德認同可以正向影響運動道德判斷,而且預期內(nèi)疚在這一關系中具有中介效應。

        移情描述的是個體注意和關心他人需要的程度,以及可以從對方角度理解和感受其想法與情感。當運動員處于某種道德困境時,其他運動員內(nèi)心會自發(fā)的產(chǎn)生同理心,伴隨產(chǎn)生相應的道德情緒(如內(nèi)疚等)從而會影響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和運動道德行為[39]。目前,已有學者對移情與攻擊性行為判斷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移情可以負向影響運動員的攻擊性行為判斷,預期內(nèi)疚在移情與攻擊性行為判斷關系中具有中介效應[40]。在后續(xù)研究中,Stanger等[41]發(fā)現(xiàn)移情可以對攻擊性行為以及運動反社會行為產(chǎn)生影響,而且憤怒在上述關系中都具有中介效應。此外,也有研究指出移情可以負向影響運動員的運動道德推脫[42]。按照道德推脫理論的觀點,個體在作出不道德行為時首先需要使用道德推脫及其機制使個體道德自我調(diào)控的過程選擇性激活或失效,從而可以使個體擺脫或減少不道德行為后所引發(fā)的負性情緒[43]。顯然,運動道德推脫也可能會影響運動道德判斷。因此,將來該領域的研究可進一步考察移情、運動道德推脫以及運動道德判斷三者之間的關系。

        目標定向理論將個體的目標定向水平劃分為自我定向和任務目標定向兩種[44]。目前,已有學者對目標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探究。在自我定向方面,研究發(fā)現(xiàn)自我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較為明確,自我定向可以負向影響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11, 34]。但任務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還存在一定爭議。一方面,有研究表明任務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正相關關系[8]。另一方面,有研究卻指出任務定向并不能對運動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11]。這或許是因為,不同研究所選取的測量工具以及被試的屬性(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等存在差異所致。因此,將來該領域的研究應當進一步明確任務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以及兩類目標定向?qū)\動道德判斷的影響是否存在交互效應。此外,除對二分法目標定向給予關注外,也有學者對四分法的成就目標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進行了探討。Mouratidou等[33]研究發(fā)現(xiàn)兩類表現(xiàn)目標可以負向預測運動道德判斷,而兩類掌握目標卻并不能對運動道德判斷做出有效預測。然而,有關四分法成就目標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研究僅此一項,其研究結(jié)論還有待檢驗。同時,Mouratidou等認為未來該領域的研究也應將社會目標取向納入運動道德判斷研究的范疇,以擴展成就目標理論在運動道德判斷領域的應用,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社會目標取向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

        除上述個體特征變量外,運動道德定向[45]、競爭定向[46]和個體道德價值[37]評價也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如Shrout等[34]研究指出運動道德定向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顯著性正相關關系;Shields等[37]研究發(fā)現(xiàn)協(xié)作定向可以正向預測運動道德判斷,對抗定向可以負向預測運動道德判斷。同時,Shields等還對個體道德價值評價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進行了揭示,發(fā)現(xiàn)個體的道德價值評價與運動道德判斷具有正向關系。然而,雖然這些變量已引起了一些學者的關注,但相關實證研究還較為缺乏,其研究結(jié)論還有待將來研究的進一步檢驗。

        2.3 社會情景變量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

        目前,受研究者們關注的社會情景變量主要體現(xiàn)在道德氛圍、動機氛圍和重要他人3個變量。道德氛圍最早由Kohlberg及其同事提出,是指一套有關群體成員道德行為的共同規(guī)范或準則[47]。Steinfeldt等[13]從實證角度對道德氛圍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進行了揭示,發(fā)現(xiàn)道德氛圍可以正向預測運動道德判斷。然而,雖然道德氛圍可以影響運動道德判斷,但其影響的心理機制還未被明確,因此,探究運動道德氛圍影響運動道德判斷的心理機制也將是未來該領域研究的方向之一。

        動機氛圍是影響運動道德判斷的另一重要情景變量[48]。動機氛圍是指由重要他人(教練、父母等)所傳遞給運動員的有關成就目標定向的氛圍,分為表現(xiàn)動機氛圍和掌握動機氛圍兩類。從現(xiàn)有研究看,動機氛圍影響運動道德判斷的實證研究還較為缺乏,僅有兩項研究且研究結(jié)論并不一致[13-14]。這可能是兩項研究中被試性別變量存在差異的緣故。前一項研究中被試女性(143名)運動員較多,而后一項研究的被試全為男性。Kavussanu[14]認為與女性運動員相比,表現(xiàn)動機氛圍對男性運動道德判斷的的影響更大,而且男性運動員具有更高的自我定向水平,動機氛圍或許會通過影響運動員的目標定向而對運動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這都可能會導致上述矛盾結(jié)果的出現(xiàn)。因此,動機氛圍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還有待進一步實證的明確和驗證。

        社會情境變量影響運動道德判斷的另一重要變量即重要他人。對運動員而言,重要他人主要指教練和同輩(隊友)等。先前研究已表明由重要他人建構(gòu)的動機氛圍可以影響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13-14]。顯然,重要他人同樣也可能會對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但從現(xiàn)有研究看,主要集中于運動員感知的教練和同輩(隊友)對欺騙和侵害行為的判斷。已有研究表明教練風格與運動員運動親反社會行為存在關聯(lián)[49]。按照Rest道德行為四成分理論,運動道德判斷是運動員做出道德行為決策的前提,因此,教練風格也應與運動道德判斷存在密切的關系,但鮮有研究從實證角度對教練風格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進行探究。而且,重要他人也不僅僅局限于教練和同輩,父母風格、裁判也都可能會對運動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此外,重要他人影響運動道德判斷的心理機制同樣也未被檢驗,道德氛圍是否在重要他人與運動道德判斷關系中具有中介或調(diào)節(jié)效應等問題也都有待將來研究的進一步探索。

        3 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的關系

        Kohlberg等[50]認為道德判斷對道德行為具有很強的預示性。因此,運動領域的學者們也對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之間的關系進行了一系列的實證考察。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的早期研究,大都是圍繞攻擊性行為、侵害性行為、欺騙和說謊等而開展。如Bredemeier[51]等研究發(fā)現(xiàn)籃球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與教練評估的運動員攻擊性行為具有顯著性負相關關系;Romand等[5]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員侵害行為具有顯著性負相關關系,運動道德判斷水平越低的運動員越容易發(fā)生侵害行為;Stephens等[52]對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員自我報告的欺騙和說謊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運動道德判斷與自我報告的欺騙和說謊等具有顯著性負相關關系。顯然,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的早期研究對消極的運動道德行為給予了濃厚的興趣,相關研究結(jié)論也較為一致。

        隨著研究的深入和發(fā)展,研究者們發(fā)現(xiàn)依據(jù)運動員個體行為結(jié)果對他人造成的影響可將運動道德行為劃分為運動親社會行為和運動反社會行為[53]。運動親社會行為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xiàn)出的幫助他人或使他人受益的行為,運動反社會行為則是指運動員在比賽中表現(xiàn)出的傷害他人或使他人不利的行為[54-55]。目前,已有學者對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關系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親社會行為具有正相關關系,與運動反社會行為具有負相關關系[29, 37]。然而,以上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研究并未區(qū)分行為指向,而不同指向的運動親反社會又有所區(qū)別[54]。因此,將來該領域的研究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運動道德判斷對不同指向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影響,同時考察其影響效應是否會因行為指向的不同而存在差異,這將對運動隊凝聚力建設具有重要的實踐價值。此外,近期研究發(fā)現(xiàn)運動親反社會可對團隊凝聚力產(chǎn)生影響[54-55],而作為影響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重要前因變量,運動道德判斷能否影響團隊凝聚力以及影響的機制如何也都還有待明確。

        4 問題與展望

        綜上所述,雖然國內(nèi)外對運動道德判斷有了一定的研究,但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還有待完善和解決,這也成為了該領域未來研究的發(fā)展方向。

        4.1 加強運動道德判斷測量工具的本土化研制,豐富和完善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

        從測量工具看,鮮有研究者編制適合我國運動員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工具,相關研究大都直接借鑒或使用國外量表,顯然,缺乏相應的測量工具可能是造成我國運動員運動道德判斷研究不足的原因之一。雖然國外量表具有良好的測量學特性,但這些測量工具都是以國外運動員為被試所編制的,鑒于不同文化背景下個體的道德認知可能會存在差異[56],這些測量工具能否適應于我國運動員還有待考究。因此,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應加強運動道德判斷測量工具的本土化研制。此外,從現(xiàn)有研究看,目前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仍是以心理測量為主,這種主導性的心理測量范式還難以解決運動道德判斷的認知神經(jīng)測量問題。從生活領域道德判斷的研究看,道德判斷的認知神經(jīng)測量已成為社會認知心理學研究的重點和熱點,如Greene[57]采用fMRI對個體道德判斷進行測量提出了道德判斷雙加工模型等。但從競技運動領域看,有關運動道德判斷認知神經(jīng)測量的研究還極為缺乏。因此,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應當將心理測量與認知神經(jīng)科學技術手段測量相結(jié)合,發(fā)揮各自優(yōu)勢,豐富和完善運動道德判斷的測量。

        4.2 明確已有影響因素與運動道德判斷的關系,探索更廣泛的影響變量及其作用機制

        對運動道德判斷影響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改善運動員的運動道德判斷,促進運動道德行為。從已有研究看,運動道德判斷的影響因素僅涉及到人口統(tǒng)計學、個體特征變量及社會情境變量中的部分變量,某些變量是否可以有效預測和影響運動道德判斷還有待進一步的明確和探究。同時,生活領域提及的一些影響變量,如父母教養(yǎng)風格、道德推脫和道德意識等也都可能會對道德判斷產(chǎn)生影響,但卻鮮受運動領域研究者們的關注。此外,現(xiàn)有研究對各影響變量之間的關系以及綜合影響效應還較少提及。按照社會認知理論的觀點,個體行為往往是個體與其所處環(huán)境交互作用的結(jié)果。因此,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應當關注于探索更廣泛的影響變量及其作用機制,這將為我國運動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提供重要的理論指導和切實可行的實踐操作。

        4.3 重視不同指向的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細化運動道德判斷與不同指向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關系

        從現(xiàn)有實證研究看,已有學者對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關系進行了考察,相關研究結(jié)果也較為一致——都發(fā)現(xiàn)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親社會行為具有正相關關系,與運動反社會行為具有負相關關系。然而,現(xiàn)有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研究并未區(qū)分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行為指向,而有研究指出以對手為指向的運動親反社會行為和以隊友為指向的運動親反社會存在著不同[54]。但還尚未發(fā)現(xiàn)有關運動道德判斷與不同指向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關系探討。因此,將來該領域的研究應重視不同指向的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細化運動道德判斷與不同指向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關系,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的關系。

        4.4 豐富運動道德判斷的研究范式,強化縱向及干預研究

        目前,運動道德判斷的研究范式仍是以橫斷面研究為主,這種主導的研究范式具有大樣本量、簡便易行等優(yōu)點,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如屬于橫斷面研究、不能操縱自變量、只能通過推論推斷得出因果關系等。而實驗研究則可以彌補上述不足,但運動道德判斷有關的實驗研究還鮮為人見。因此,未來該領域的研究應當將橫斷面研究與實驗研究相結(jié)合,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此外,未來該領域的研究還應當強化運動道德判斷的縱向及干預研究??v向研究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運動道德判斷的形成、發(fā)展以及運動道德判斷與運動道德行為之間是如何轉(zhuǎn)化的,而干預研究則可以對影響因素研究結(jié)論是否有效提供驗證,這對于我國運動員的職業(yè)道德教育將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1] SHIELDS D LL, BREDEMMEIER B J L. Character development and physical activity[M].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1995.

        [2] 王棟. 我國運動員運動道德判斷的認知神經(jīng)機制研究: 來自ERPs的證據(jù)[D]. 福州: 福建師范大學, 2017.

        [3] KAVUSSANU M, BOARDLEY I D, SAGAR S S, et al. Bracketed morality revisited: how do athletes behave in two contexts?[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3, 35(5):449-463.

        [4] STOLL S K. The effects of athletic competition on character development in college student athletes[J]. J COLL CHAR, 2012, 13(4):1-5.

        [5] ROMAND P, PANTAL ON N, CABAGNO G. Age differences in individuals'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moral functioning responses in male soccer teams[J]. J APPL SPORT PSYCHOL, 2009, 21(1): 49-63.

        [6] PROIOS M, DONGANIS G. Age and education in moral judgement of participants in team sport [J]. PERCEPT MOTOR SKILL, 2006, 102(1): 247-253.

        [7] LIND G. The moral judgment test: comments on villegas de posada's critique[J]. PSYCHOL REP, 2006, 98(2): 580-584.

        [8] MOURATIDOU K, CHATZOPOULOS D, KARAMAVROU S. Moral development in sport context: utopia or reality[J]. HELL J SPORT PSYCHOL, 2007, 4(2): 163-184.

        [9] HAHM C H. The hahm-beller values choice inventory[D]. Moscow: University of Idaho, 1989.

        [10] RUDD A, STOLL S. What type of character do athletes possess? an empirical examination of college athletes versus college non athletes with the RSBH value judgment inventory.[J]. SPORT J, 2004, 7(2): 1-10.

        [11] CALMEIRO L, STOLL S K, DAVIS P. Moral reasoning in sport:validation of the Portuguese version of the RSBH value-judgement inventory in adolescents[J]. SPORT SCI REV, 2015, 24(5-6): 285-304.

        [12] GIBBONS S L, EBBECK V, WEISS, M R. Fair play for kids: effects on the moral development of children in physical education[J]. RES Q EXERCISE SPORT, 1995, 66(3): 247-255.

        [13] STEINFELDT J A, RUTKOWSKI L A, VAUGHAN E L, et al. Masculinity, moral atmosphere, and moral functioning of high school football players[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1, 33(2): 215-234.

        [14] KAVUSSANU M, SPRAY C M.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moral functioning of male youth footballers[J]. SPORT PSYCHOL, 2006, 20(1): 1-23.

        [15] MILLER B W, ROBERTS G C, OMMUNDSEN Y. Effect of perceivedmotivational climate on moral functioning, team moral atmosphere perceptions, and the legitimacy of intentionally injurious acts among competitive youth football players[J]. PSYCHOL SPORT EXERC, 2005, 6(4): 461-477.

        [16] SAGE L, KAVUSSANU M, DUDA J. Goal orientations and moral identity as predictors of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functioning in male association football players[J]. J SPORT SCI, 2006, 24(5): 455-466.

        [17] STEPHENS D E, BREDEMEIER B J, SHIELDS D L. Construction of a measure designed to assess players' descriptions and prescriptions for moral behavior in youth sport soccer[J]. INT J SPORT PSYCHOL, 1997, 28(4): 370-390.

        [18] GUIVERNAU M, DUDA J L. Moral atmosphere and athletic aggressive tendencies in young soccer players[J]. J MORAL EDUC, 2002,31(1): 67-85.

        [19] MALETE L, CHOW G M, FELTZ D L. Influence of coaching efficacy and coaching competency on athlete-level moral variables in Botswana youth soccer[J].J APPL SOC PSYCHOL, 2013, 43(10): 2107-2119.

        [20] LEE M J, WHITEHEAD J, NTOUMANIS N. Development of the attitudes to moral decision-making in youth sport questionnaire (AMDYSQ)[J].PSYCHOL SPORT EXERC, 2007, 8(3): 369-392.

        [21] WHITEHEAD J, TELFER H, LAMBERT J. Values in youth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M]. New York:Routledge, 2013: 230-237.

        [22] GURPINAR B. Adaptation of the attitudes to moral decision-making in youth sport questionnaire into Turkish culture: a 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study in a Turkish sample[J].EGIT BILIM, 2016, 39(176):405-412.

        [24] PROIOS M.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questionnaire for the assessment of moral content judgment in sport[J]. INT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0, 8(2): 189-209.

        [25] FATHI R Z, FANISANI S H, NAJMABADIZ. The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moral content judgment in sport among Iranian athletes[J]. J PSYCHOL MO METH, 2017, 7(26): 1-18.

        [26] 張根存.青少年運動員道德判斷影響因素的分析[D]. 濟南: 山東師范大學, 2008.

        [28] HAHM C H. Comparing moral reasoning between Korean and American university general students[J]. INT J HUM MOVEMENT SCI, 2014, 8(1): 75-91.

        [29] RUTTEN E A, CARLO S, EVELIEN D, et al. Predictors of antisocial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an adolescent sports context[J].SOC DEV, 2011, 20(2):294-315.

        [30] LYONS V, TURNER B A. Examining the influence of gender on athletes' levels of moral reasoning: a comparison of intercollegiate athletes and students[J]. J ISSUES INTERCOLL ATHL, 2015, 8: 28-49.

        [31] DE WAEGENEER E, WILLEM A. Conceptualizations of fair play: a factorial survey study of moral judgments by badminton players[J]. ETHICS BEHAV, 2016, 26(4): 312-329.

        [32] KARAMAVROU S, MOURATIDOU, K, VLACHOPOULOS, S, et al. The representation of moral maturity level through stage preference: a comparative study in higher educational level[J].HELL J SPORT PSYCHOL, 2004, 15(3): 47-60.

        [33] MOURATIDOU K, BARKOUKIS V, RIZOS S. Achievement goals and moral competence in sport[J]. EUR PSYCHOL, 2012, 17(1): 34-43.

        [34] SHROUT M R, VOELKER D K, MUNRO G D, et al. Associations between sport participation, goal and sportspersonship orientations, and moral reasoning[J]. ETHICS BEHAV, 2017, 27(6): 502-518.

        [35] KAMALI F, ASEFI A A. Compare moral judgments in the field of team and individual professional female coaches[J]. INT J SPORTS STUD, 2015, 5(3): 328-332.

        [36] 曾曉強. 大學生道德認同、親社會行為及影響因素研究[J].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 29(4): 149-155.

        [37] SHIELDS D L, FUNK C D, BREDEMEIER B L. Relationships among moral and contesting variables and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port[J]. J MORAL EDUC, 2017, 46(3): 1-17.

        [38] KAVUSSANU M, STANGER N, RING C. The effects of moral identity on moral emotion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port[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5, 4(4): 268-279.

        [39] KAVUSSANU M, STANGER N. Moral behavior in sport[J]. CURR OPIN PSYCHOL, 2017, 16: 185-192.

        [40] STANGER N, KAVUSSANU M, RING C. Put yourself in their boots: effects of empathy on emotion and aggression[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2, 34(2): 208-222.

        [41] STANGER N, KAVUSSANU M, RING C. Gender moder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athy and aggressiveness in sport: the mediating role of anger[J]. J APPL SPORT PSYCHOL, 2017, 29(1): 44-58.

        [42] SHIELDS D L, FUNK C D, BREDEMEIER B L. Predictors of moral disengagement in sport[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5, 37(6): 646-658.

        [43] 王棟, 陳作松. 運動員運動道德推脫與運動親反社會行為的關系[J]. 心理學報, 2016, 48(3): 305-317.

        [44] 陳作松, 王棟. 運動道德推脫的研究評述[J].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13, 4(39): 8-13.

        [45] CHANTAL Y, BERNACHE-ASSOLLANT I. Yellow and social perceptions of racing cyclists' sportspersonship: proposing an inter-contextual analysis[J]. J SPORT SCI, 2017, 35(6): 525-530.

        [46] SHIELDS D, BREDEMEIER B. Contest, competition, and metaphor[J]. J PHILOS SPORT,2011, 38(1): 27-38.

        [47] KOHLBERG L, HIGGINS A. School democracy and social interaction[M]// Kurtines W M, Gewirtz J L,Moral development through social interaction, New York: Wiley, 1987: 102-128.

        [48] KAVUSSANU M, ROBERTS G C, NTOUMANIS N. Contextual influences on moral functioning of college basketball players[J]. SPORT PSYCHOL, 2002, 16(4): 347-367.

        [49] HODGE K, LONSDALE C.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in sport: the role of coaching style, autonomous vs. controlled motivation, and moral disengagement[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1, 33(4): 527-547.

        [50] KOHLBERG L, CANDEE D. The relationship of moral judgment to moral action[M]// Kurtines W M, Gewirtz J L.Morality, moral behavior, and moral development, New York:Wiley, 1984: 52-73.

        [51] BREDEMEIER B J, SHIELDS D L. The utility of moral stage analysis in the investigation of athletic aggression[J]. SOCIOL SPORT J, 1984, 1(2): 138-149.

        [52] STEPHENS D. Predictors of likelihood to aggress in youth soccer: an examination of coed and all-girls teams[J]. J SPORT BEHAV, 2000, 23(3): 311-325.

        [53] LI C, KOH K T, GUO Q.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ur in sport scale[J]. INT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6,14(4):1-11.

        [54] AL-YAARIBI A, KAVUSSANU M. Teammate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s predict task cohesion and burnout: the mediating role of affect[J]. J SPORT EXERCISE PSY, 2017, 39(3): 199-208.

        [55] AL-YAARIBI A, KAVUSSANU M, RING C. Consequences of prosocial and antisocial behavior for the recipient[J]. PSYCHOL SPORT EXERC, 2016, 9(26): 102-112.

        [56] RYAN R M, DECI E L. 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pproach to psychotherapy: the motivational basis for effective change[J]. CAN PSYCHOL, 2008, 49(3): 186-193.

        [57] GREENE J D, SOMMERVILLE R B, NYSTROM L E, et al. Anf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moral judgment[J]. SCIENCE, 2001, 293(5537): 2105-2108.

        猜你喜歡
        道德行為量表運動員
        共情對不道德行為的影響:自尊的中介作用
        一位短跑運動員的孤獨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30
        我國優(yōu)秀運動員商業(yè)價值的開發(fā)
        冰雪運動(2019年2期)2019-09-02 01:41:26
        三種抑郁量表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后抑郁的分析
        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zhì)量表的編制
        心理學探新(2015年4期)2015-12-10 12:54:02
        最會掙錢的女運動員
        海外星云(2015年15期)2015-12-01 04:17:44
        運動員
        中學生智能手機依賴量表的初步編制
        PM2.5健康風險度評估量表的初步編制
        論《三字經(jīng)》與兒童道德行為的培養(yǎng)
        成人综合激情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色在线视频| 日本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成人大片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丰满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无码制服丝袜无码| 久久婷婷综合色拍亚洲| 中文字幕色一区二区三区页不卡| 久久久久久夜精品精品免费啦 |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免费在线观看草逼视频| 久久精品丝袜高跟鞋| 风韵饥渴少妇在线观看| 98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久久青青草原一区网站| 人妻 丝袜美腿 中文字幕| 特黄a级毛片免费视频| 色婷婷久久免费网站| 特级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av在线|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毛片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性感美女脱内裤无遮挡|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无码少妇一级AV便在线观看 | 日韩在线精品视频一区| 午夜福利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喷潮| 亚洲美女av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黄色天堂网站在线观看禁18| 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在线观看| 精品九九视频| 午夜少妇高潮在线观看视频| 宅男666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片| 中文字幕国产精品专区|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在线播放无码高潮的视频|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在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