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誼 王兵
周恩來同志的政治品德、思想道德、為政官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以下簡稱“五德”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馬克思主義革命人生觀的完美統(tǒng)一。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周恩來同志半個多世紀奮斗的人生歷程是中國共產(chǎn)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歷史的一個生動縮影。將周恩來同志的“五德”與將要在全黨開展的“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教育活動相結合,堅持多措并舉,著力引導各級黨員干部以周恩來同志為榜樣,“照鏡正冠、洗澡治病”,能夠使黨員干部自覺地弘揚忠誠老實、公道正派、實事求是、清正廉潔等人生觀和價值觀,真正把黨的政治理想作為一種信仰、把黨的政治覺悟作為一種習慣、把黨的政治價值作為一種追求。
一
周恩來“五德”精神的核心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他一貫倡導重民、愛民、惠民。我們要培養(yǎng)更多具有周恩來精神的人,這對提高全黨全民族的素質(zhì),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振興中華,再創(chuàng)輝煌,具有重要意義。
周恩來“五德”精神是對道德具體、生動、有層次的詮釋。“政治品德”展現(xiàn)的是周恩來同志無論在戰(zhàn)火紛飛的革命戰(zhàn)爭年代,還是在百廢待興的建設時期,都對黨的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和人民群眾利益無限忠誠、鞠躬盡瘁;“思想道德”體現(xiàn)的是周恩來同志畢生保持共產(chǎn)黨人的高風亮節(jié),堅持不懈地進行自我改造、自我批評、自我約束,不斷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為政官德”體現(xiàn)的是周恩來同志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把自己看成人民的“總服務員”,忠實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社會公德”展現(xiàn)的是周恩來同志始終不改人民一員的本色,寓偉大于平凡之中,集大有于大無之處,處處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家庭道德”體現(xiàn)的是周恩來同志始終以“八互”原則處理夫妻關系,以“十條家規(guī)”嚴格要求親屬,以嚴愛相濟的真情對待身邊工作人員,堪稱夫妻恩愛的典范、家庭美德的師表。
可以說,周恩來“五德”精神真正把道德的內(nèi)涵彰顯全面,“政治品德”“思想道德”屬于第一層次,是道德的內(nèi)核層面,它是共產(chǎn)黨人道德的“鈣”;而“為政官德”“社會公德”“家庭道德”屬于第二層次,是道德的外延層面,涵蓋共產(chǎn)黨人工作與生活各領域所恪守的道德風范。
周恩來“五德”精神是對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德”治思想與馬克思主義官德思想的傳承,是對貫徹全面從嚴治黨新要求的生動詮釋。加強紀律建設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治本之策。黨的十九大報告用“紀律建設”替代“反腐倡廉建設”,并提出“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tǒng)領”,將制度建設貫穿于黨的其他五大建設之中,強調(diào)“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重申了這是維系黨內(nèi)政治生活組織有序、不可逾越的“紅線”。在黨面臨重大考驗的關頭,能不能嚴守紀律和規(guī)矩,堅持“四個意識”,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始終保持高度一致,是能否鞏固近年來黨的建設成果的試金石。周恩來同志是學習黨章、遵守黨章,嚴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的典范。全面從嚴治黨,要自覺靠攏道德高線,堅決遠離紀律底線。周恩來“五德”精神教育是全面從嚴管黨治黨,從嚴教育管理黨員干部的創(chuàng)新舉措。
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淮安充分發(fā)揮作為周恩來同志故鄉(xiāng)的優(yōu)勢,在全市黨員干部中深入開展“學習偉人周恩來,踐行‘五德作表率”拒腐防變教育活動。通過持續(xù)不斷地加強對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政治品德、思想道德、為政官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有效增強了廣大黨員干部堅持理想信念宗旨的“道德高線”意識,使周恩來精神真正成為淮安的顯著標識,使“五德”成為淮安黨員干部的精神內(nèi)核。
在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形勢下,針對黨內(nèi)存在的突出問題,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了《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論述不斷見諸報刊,彰顯了中國共產(chǎn)黨人與時俱進的理論勇氣,體現(xiàn)了黨的政治建設的時代特色,這些新思想、新理念是新時代加強政治建設的重要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diào),偉大斗爭,偉大工程,偉大事業(yè),偉大夢想,緊密聯(lián)系、相互貫通、相互作用,其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周恩來“五德”精神是新時代黨員干部黨性教育的典型教材,大力弘揚周恩來“五德”精神,對于正風肅紀,涵養(yǎng)黨內(nèi)政治文化,保持中國共產(chǎn)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有著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首先,要將道德規(guī)范具體化、時代化,以明確尺度規(guī)范黨員干部?!拔宓隆苯逃顒訄猿职鸭訌婞h性教育、堅定理想信念放在管黨治黨更突出的位置,把嚴守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中之重,把管住管好一把手作為嚴管干部關鍵中的關鍵。《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從全面從嚴治黨的豐富實踐、新鮮經(jīng)驗中總結凝練轉化為新的道德和紀律要求,實現(xiàn)了道德要求和黨內(nèi)法規(guī)的與時俱進。淮安的周恩來“五德”教育主題契合《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的新要求,一些制度化的創(chuàng)新舉措為貫徹執(zhí)行《關于新形勢下黨內(nèi)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積累了成功經(jīng)驗。從這一層面上講,淮安的成功探索為黨性教育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其次,既要注重正面示范,確立標桿、引領方向;又要強化反面警示,嚴明紀律、令行禁止?;窗驳摹拔宓隆苯逃龁⑹疚覀儯阂灾芏鱽淼认冗M典型以身載道、以行示范,從里到外、從上到下尋找自己的差距不足和努力的方向;同時也要以近年來查處黨員干部的大量嚴重違紀違法案件作為反面教材,通過專題研討剖析腐敗根源,認清危害,從中吸取深刻教訓?!吨袊伯a(chǎn)黨廉潔自律準則》堅持正面倡導、重在立德?!吨袊伯a(chǎn)黨紀律處分條例》圍繞黨紀戒尺要求,重在立規(guī)。黨員干部應時刻踐行“五德”,切實把《廉潔自律準則》和《紀律處分條例》融入作風建設之中、干部管理之中、黨風廉政建設之中,讓黨紀的力量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得到充分釋放。
第三,強化干部“官德”的考評工作,形成道德教育的長效機制。淮安的“五德”精神教育有效提升了官德效度,除了需要重視軟性教育手段創(chuàng)新外,必要的硬性法紀保障也是不可或缺的?;窗矊Ⅻh中央提出的《關于加強干部德的考核意見》的新要求和新標準納入“五德”教育之中,不斷健全完善干部“德”的考評機制?!拔宓陆逃币浴读疂嵶月蓽蕜t》、《紀律處分條例》和《問責條例》等黨內(nèi)法規(guī)為導引方向,并與各類法紀相結合,在貫徹黨的紀律、國家法律的基礎上,出臺適宜本地治理特點的規(guī)章制度,把“五德教育”為典型的道德教育與法紀宣傳執(zhí)行相統(tǒng)一,使道德教育借助法紀的震懾力得以深化,從而夯實“五德教育”的實際效果。
第四,整合教育資源、加強組織領導,形成黨性教育工作合力。目前,“你是這樣的人——周恩來‘五德教育情景式報告會”視頻已經(jīng)走進了中央黨校、中直機關黨校和江蘇省委黨校的課堂。打造具有鮮明特色的干部德的教育體系的做法啟示我們:各級黨委要把黨性教育活動作為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要堅持黨校姓黨,通過黨校黨性教育的“熔爐”,努力為黨和人民事業(yè)培養(yǎng)造就一支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shù)母刹筷犖椤?/p>
(本文為2017年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重大項目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重大項目《加強黨內(nèi)政治文化建設研究》階段成果,[2017YZD10])
(作者:江蘇省和江蘇省委黨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江蘇省委黨校教授;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