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慧著
摘 要:探究式教學是新課程改革提倡的一種教學方式,有利于提升初中生的綜合素養(yǎng),提高英語課堂效率。探究式教學是以英語知識的體驗和方法的應用為主的過程化的學習,并且在探究過程中不斷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初中英語教師要積極倡導探究式教學模式,激發(fā)初中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有效鞏固所學知識。
關鍵詞:初中英語;英語教學;初中生;探究式;認知結構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20-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20.054
一直以來,初中英語教學受到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束縛,存在“重知識講授,輕能力培養(yǎng)”的現(xiàn)象,嚴重限制了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學生成為被動的課堂配角,英語教學陷入僵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初中英語教師要遵循新課標的要求,開展探究式教學,鼓勵初中生發(fā)揮主動性和積極性,構建良好的課堂氛圍,為初中生提供廣闊的發(fā)展空間,增強初中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機會。同時,英語教師還要給學生創(chuàng)造思考、實踐、體驗、感悟的機會,設置探究的課堂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圍,把握探究的深度。
一、 轉變教學形式,提供探究平臺
英語課堂教學形式對初中生的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不能滿足新時期學生的多樣性需求,因此探究式教學方式被提上日程。探究式教學的開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是英語教師自己能夠完成的,需要全體初中生的積極配合。英語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學情,做到因材施教,為不同水平的學生提供探究平臺,使初中生找到學習英語的方向。比如講初中英語Is this your pencil ?主要是教初中生識別物品的所屬,同時引導學生學習新詞匯,掌握重點句型,使學生能比較好地解決類似問題(失物招領、尋物啟事)。教學中可采用課件模擬、小組合作、探究設疑等策略,徹底打破傳統(tǒng)英語教師“一言堂”的教學方式。引導初中生探究名詞性物主代詞mine, yours, his, hers的用法并進行造句訓練,提高初中生的學習效率,更好地體會一般疑問句的用法。
二、 優(yōu)化認知結構,指導學習方法
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初中生原有的認知結構,把握學生的學習差異,不斷探索高效的教學方式,使初中生在英語課堂都有收獲,從而促進學生整體學習效果的提升。同時,英語教師還要善于指導學生的英語學習方法,改變學生錯誤的學習習慣,為初中生建立個性化的英語學習策略,培養(yǎng)初中生良好的英語素養(yǎng)。比如講初中英語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教學重點是學習how對交通方式的提問的特殊疑問句及答語??赏ㄟ^創(chuàng)設情境引入新知,Teacher:Look at the picture. What can you see? Students:A school. Teacher:Do you like your school? Students:Yes, we do. Teacher:I usually get to school by bike,but sometimes on foot.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這樣引入符合初中生的認知規(guī)律,使教學目標得以強化。為了讓初中生更好地掌握get to 的用法,可讓學生自主探究,分析在后面跟school和home時都怎么用。為防止學生出錯,可為學生詳細講解,get to 后面跟地點名詞,如get to school;如果后面是地點副詞時,要去掉to,如get home。
三、 精心設計疑問,激發(fā)思考意識
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初中英語教師應該學會精心設計疑問,鼓勵初中生發(fā)揮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互相交流,互相補充,激發(fā)其思考意識,提高其舉一反三的能力。英語教師在設計問題時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由淺入深,使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比如講初中英語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本單元的語言目標是表達“頻率”,因此可首先讓學生思考描繪生活和課余活動的短語有哪些,再讓學生通過對話練習嘗試使用頻率副詞,加深學生對how often的理解。接下來為初中生提供填空練習,讓學生用how often, how soon, how long填空,通過練習使學生懂得區(qū)分這三個詞組,為進一步學習頻率副詞奠定基礎。思考意識的培養(yǎng)對于初中生至關重要,只有脫離英語教師這個“拐杖”去獨立思考,才能夠取得更大的進步。
四、 合作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習效率
初中英語新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英語教學要強調學習過程,體現(xiàn)語言學習的實踐性和應用性,鼓勵初中生合作探究學習,形成創(chuàng)新意識,發(fā)展科學精神,從而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師既要鼓勵初中生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又要教育初中生善于聽取他人的意見,養(yǎng)成在欣賞自己的同時也要欣賞別人的正確觀念。比如講初中英語Could you please clean the room?教學目標是通過學習有關“家務勞動 ”的詞匯,知道委婉地提出和拒絕請求。在生活中待人處事把握好分寸,同時能熱愛父母,分擔家務并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首先,可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通過記憶力游戲,讓學生對所學家務勞動的詞匯進行回憶,課堂氛圍逐漸高漲,學生的學習效率很高。然后組織小組學生探究“自己喜歡和不喜歡的家務,并表達看法”,這時學生都能積極參與,既鍛煉了思維,又提高了對課文的理解,這樣的教學要比英語教師總結出來的有意義。
五、 組織課外實踐,提升思維能力
探究式英語教學不僅要注重課內(nèi)的學習,還要關注課外的實踐鍛煉,通過二者的結合能夠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思維探究能力,貼近學生的生活,增強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任務驅動是探究式教學的主要方式,英語教師應積極構建任務型教學模式,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比如學習了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 ,鼓勵學生對校外新建的水電站進行調查探索,并且總結水電站建設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學生通過分析能夠知道水電站的建設影響到了氣候,進而可能會導致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生態(tài)失衡。再要求初中生思考造成大氣污染、水污染和廢棄物污染等的原因,并且書寫一份應該如何去保護環(huán)境的報告,引發(fā)學生樹立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總之,探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既能夠推動初中英語課程改革的發(fā)展,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造能力,又能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使初中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體。在實施探究式教學過程中,英語教師應該積極發(fā)揮主導作用,為初中生提供學習指導,啟發(fā)學生的思維,鼓勵初中生勇于質疑。同時,還要化單向吸收為多方面交流,引導初中生合作探究,提高舉一反三能力,實現(xiàn)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 李斯思.探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求知導刊, 2015(1).
[2] 趙晉頤.初中英語探究式教學研究與實踐[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7).
[3] 拜文惠.基于探究式教學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分析[J].校園英語,20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