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伊麗
〔關鍵詞〕天才;瘋子;心理咨詢;尖子生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16-0063-02
英國詩人約翰·德萊頓說:“天才與瘋子比鄰。從天才到瘋子,僅有一步之遙。”整理各種心理咨詢記錄時,亦發(fā)現(xiàn)好學生進心理咨詢室的概率比其他人更多。需要解釋的是,這里的“好”學生不單指成績好,更多的是對自我要求嚴格、內(nèi)省、理智的學生;進心理咨詢室也不代表他們有心理問題,而是他們有更多的心理困惑需要解決。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現(xiàn)象?當我們細細研究,會發(fā)現(xiàn)這類學生往往有很多相似點,比如他們的人格特質(zhì)往往是:內(nèi)向、內(nèi)省、理智、敏感、愛擔心;追求完美、好強、上進、不安于現(xiàn)狀、執(zhí)著、固執(zhí)。他們善于反省、做事認真、踏實、勤奮、責任感強,但過于細心謹慎、自卑、夸大自己的弱點。他們有的在學習上出現(xiàn)失誤,被老師批評后,就會認為自己一無是處,需要很長的時間才可以走出困境;有的成績偶爾出現(xiàn)下滑,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而無法原諒自己,或者認為對不起自己的父母;有的在公眾面前演講,面紅耳赤,其實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但他會認為很不正常而因此煩惱;他們有的人際交往非常困難,為了更好地與人打交道總是格外用心,甚至敏感。他們總是好勝,渴望追求更好的自己,當沒有達到目標時,又常常會焦躁不安,甚至可能絕望地認為自己不行,失去追求的勇氣,而陷入煩悶、動怒和苦惱。但實際上,在外人看來,他們已經(jīng)很優(yōu)秀了。
曾經(jīng)有一個尖子生來心理咨詢室咨詢,因為考試得了第二名而不開心,她覺得必須每次考第一名才可以。她有很多理由來證明這個觀點:1.考第二名意味著自己能力下降;2.考第二名會使媽媽失望;3.考第二名同學會取笑自己;4.考第二名證明自己的努力沒得到回報,那就不知道該不該繼續(xù)努力等等,有好幾座大山壓在她的身上。很多人看到會覺得這是多不合理的想法,考第二名已經(jīng)很好了啊,更何況只是偶爾幾次第二名,大多數(shù)還是維持在第一名。但這個學生覺得不,她覺得那些所謂的合理想法只是自我安慰,實際上自己就是退步了。在他們身上,你會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求全責備,即使有了99%的好,但依舊會在意那1%的不好。當你勸說他們時,他們會有一百個理由來告訴你把這個改了不是更好嗎?所以本來其實是天才,因為他們聰明、智慧、敏感,但有時候卻因為過分追求完美而把自己陷入糾結(jié)、痛苦的境地。
那么追求完美不好嗎?
實際上,每個人都在追求更好的自己,拼命為之奮斗,這是一種本能,所以并沒有錯。但是,如果過分地追求完美,則會讓我們不能客觀評價自己,從而陷入“內(nèi)心沖突”的深淵。日本心理學家森田正馬把這種心理狀況用禪語表達為:求不可得,愈求則愈不得。這樣的人,其實內(nèi)心對自己是不接納的,甚至是自卑的,他們所有的好都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好。他們追求好成績,為了得到父母的認可;去迎合身邊的同學,為得到別人的關注;他們總是通過對外在過度的努力來平衡內(nèi)心的不安。長此以往,可能追求完美就變成了追求完蛋,因為對自己總是不認可,很少接受和認同自己,負面情緒一直累積,相當于一根弦總是緊繃,那么它就總有斷的那一天。
我們究竟該怎么辦呢?
一、樹立合理的認知
我們要理解人人都有煩惱和不足,要學會接納自己。同時應當看到自己的長處,培養(yǎng)起自信心。當我們充滿信心地進行學習和生活時,就不用擔心自己的行為。尤其是自卑者,更要培養(yǎng)起自信心。
自卑是人與人之間在相互比較中發(fā)現(xiàn)自身某一不足而體驗到的壓抑性感受,它常常伴隨著自信心的喪失。自卑的人常常處在多種低落情緒的體驗中,如害羞、不安、膽怯、憂傷、孤獨等,這是一種自我懷疑、自我否定的心理表現(xiàn),可嚴重影響人的生活。因此,我們要努力消除自卑、克服自卑、超越自卑。
每個人都有弱點和不足,如果我們只是把目光放在不足上,那么我們無形中就會放大自己的不足。而相反的,如果我們可以接納自己的不足,承受別人一時的輕視,同時注重自我優(yōu)勢的發(fā)揮,以長補短,那么我們就可以以嶄新的面目出現(xiàn)在人前。
另外,當目標難以實現(xiàn)時,我們還應該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目標,不要太高太嚴,正確的目標,建議是“跳一跳夠得到”,不是很容易也不是很難,對自己有挑戰(zhàn)力,但又不損耗自己的自信心。
二、充分宣泄自己的情緒
其實我們?nèi)司拖褚粋€炸藥桶,而我們憤怒的情緒就像是火藥,當我們每次憤怒得不到宣泄時就像是往我們的炸藥桶里拼命地填塞炸藥,那么當有一天到了一個臨界值,可能就會爆炸。所以我們?yōu)槭裁从袝r候會崩潰?可能就是在這之前我們受了很多委屈沒有得到宣泄。
當然,宣泄不是說要以牙還牙,那不是一種明智地解決問題的方式。作為學生,當我們感到委屈或者憤怒時,我們可以將心中那些憂愁、煩惱、痛苦等,向我們的親朋好友、老師包括心理咨詢室的老師傾訴,該哭的時候就痛痛快快哭一場,那我們的抑郁情緒就會一掃而光。但不要喋喋不休,遇事如果拼命訴說、發(fā)牢騷反而是越說越氣。
同時,在生活中還要善于尋找快樂,增加自己的幸福體驗。
三、用行動幫自己走出困境
當我們出現(xiàn)心理困境時,我們可以轉(zhuǎn)移注意力,把注意力投向外界,讓自己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安排好自己的時間。有的時候人為什么有很多煩惱就是因為我們過于沉浸在內(nèi)心世界,結(jié)果自尋煩惱的時間就多了。所以,當我們行動起來,會發(fā)現(xiàn)事情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糟糕。
同時建議多做些有目標有計劃的事情,也就是要有所追求。比如,我要考取某所高中,那么從現(xiàn)在起,有計劃有目的地學習和復習,而不是把精力過多放在思考痛苦這個層面上,那么一學期或者一年后,你肯定會有不少長進,日子也會相當充實。幸福的生活總是建立在有追求的行動上。
人的一生,極其短暫,成功與失敗,一切事情都沒有定論,影響的因素很多,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多認可自己,認可自己的成就,認可自己的能力,認可自己的存在,忽視那1%的不完美,接納那99%的成就。做一個天才,天才是對幸福的敏感,所以要多用眼睛發(fā)現(xiàn)身邊的幸福,而不是身上的不完美。
抬起頭,往前走,幸福就在你身后!
(作者單位:浙江省溫州市瑞安新紀元小學,溫州,32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