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轉校生進入一個充滿好奇、陌生、挑戰(zhàn)、復雜的環(huán)境,可能會遭遇巨大的挑戰(zhàn)與障礙,影響正常的學習生活與心智成長。文章通過一個班級轉校女生的個案,提出了小學班主任德育實踐的方法和策略。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實踐;案例研究
一、 背景分析
李某在很小的時候,就跟外婆住在一起,遠在城區(qū)做生意的父母幾乎無暇照顧她,孤身單影的生活磨礪,使她養(yǎng)成了獨立、倔強、脆弱的性格。此前她一直在鄉(xiāng)下村小讀書,平時他學習非??炭唷⒁卜浅5亩?,經常幫助外婆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學習成績也比較優(yōu)異,后來,外婆去世,五年級的她搬到了城區(qū)跟隨父母一起生活,并由鄉(xiāng)下村小轉學到了城區(qū)的一所重點民辦小學就讀。
但是,轉學后的李某,卻表現出了一絲不踏實:經常獨自一個人,鮮與他人溝通交流,上課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會瞌睡;課下經常會趴在桌上有時會嘆氣。
一天早讀時,我在班級處理事情時發(fā)現,李某一直在哭泣,眼圈泛著眼淚。我做了簡單的調查后將他帶到辦公室:她的同桌說她最近一直情緒低落,經常一個人抹眼淚,今天一早來到教室,她就開始哭泣,問她也不說。
二、 過程與結果
(一) 咨詢干預
走進辦公室,我便安排她坐下,看她心情尚未平復,我并沒有急于“打破砂鍋問到底”,而是主動給她遞了紙巾,并為她倒了杯熱水,跟她開玩笑聊起天來,順藤摸瓜,待其情緒穩(wěn)定后慢慢切入正題。
教師:開學一個多月了,老師一直很關心你的生活和學習,我知道你剛剛轉到我們班,周圍的同學有點不熟悉,自身缺乏班級歸屬感,不過,沒關系,如果你信的過我,我愿意做你的好朋友,有什么困難你盡管講,老師一定會幫助你的。
學生:老師我最近心情特不好?很想哭!
教師:怎么回事呢?是想家了?還是感覺和同學有矛盾?沒關系,慢慢講。
學生:都不是老師,我一個人習慣了,我感覺和我們班同學相處還挺好,大家都非常的關心我。
教師:那是什么原因呢?
學生:我感覺開學以來,事事不如意,自己還有點自卑,很郁悶!
教師:不會吧,你那么優(yōu)秀,還自卑???
學生:不是的老師,我總感覺自己長得太丑,和別人說話感覺沒自信,而且更主要的是轉學到我們班級以來,感覺一直找不到學習的狀態(tài),就連一直引以為豪的數學,也有很多不懂的地方,好幾個練習題都沒做出來,而班里很多同學都會了。
教師:我們先說說,你個人“顏值”問題,你是怎么做出“自己很丑”的結論的呢?
學生:我總感覺自己不如別人漂亮,自己很丑,一點自信也沒有。
教師:不會吧,我感覺你長相氣質挺棒的啊,我經常聽其他任課老師說,李某同學很有氣質,學習也很上進,他們都很喜歡你的。一個人的美麗不僅僅是徒有其表,更是她心靈、素養(yǎng)、氣質的綜合體現。
學生:不會吧,真的假的!我怎么沒有發(fā)現。
教師:我說的是事實啊,不信的話你可以去問問別的老師,好了不要無病呻吟了。
學生:謝謝老師,我明白了。
教師:哈哈,你的笑容好燦爛!。好了,我們來談談最近學習情況吧!剛聽你說,你好像不太適應現在的城區(qū)學校的學習節(jié)奏?
學生:是的老師,與原來的鄉(xiāng)下村小相比,轉入城區(qū)學校后有好多課程都是原來沒有接觸過的?文化課也比原來難多了,總感覺靜不下心來學習,數學課有點跟不上,有些聽不大懂。周圍的同學的成績都比我好,怎么辦???!
教師:哦,這很正常,不要太擔心。剛進入一個陌生環(huán)境,難免會有一段艱難的適應期。很高興你能把你的心里話告訴我。OK!那你有沒有去尋求一些幫助呢?比如:找同學、任課老師。
學生:沒有,有點不好意思,怕別人嘲笑,更怕任課老師責備。因為在村小讀書的時候一般都是這樣的。同學之間的關系很淡漠的,老師也都是青睞學習好的同學。
教師:是這樣的,現在與過去是完全不一樣的,學校堅持以生為本,注重學生多元發(fā)展,在這里不會有老師偏見,只要你有需要,老師一定會盡全力幫助你!而且,在這里,校園的整體人際氛圍很和諧,大家相互幫助,共同進步。
學生:是的,老師,開學一個月來,我感覺和原來比起來,班級同學都很友善,也很團結,有困難也會幫助的。另外,任課老師也很負責,很耐心的輔導我們功課。
教師:這就對了,有事情要學會尋求幫助,這樣你的內心就會逐漸強大起來,交際能力也會隨之提升。
學生:是的。老師我應該怎么樣才能讓自己盡快進入良性的學習狀態(tài)?
教師:對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現在,我給你介紹一種“四維學習法”,可以讓你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huán)境。
一課前預習,找出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二課上破題。帶著問題,去聽課,重點解決課前沒有弄懂的知識點。三課后復習,及時鞏固所學知識點。四練習鞏固,實現舉一反三。
學生:老師我完全明白了。非常感覺您悉心指導!學生臉上洋溢著踏實、自信、喜悅的笑容!
(二) 成效顯現
通過這次深入溝通交流,李某視乎又找回了久違的踏實、自信、篤定、厚重。在我的引導、鼓勵、督促、指導下,李某很快便適應了當下城區(qū)小學的學習生活,與周圍同學的關系也很融洽,學習成績更是突飛猛進。
三、 總結與反思
班主任要做好“信息者、傾聽者、引領者”三個角色。
信息者:第一時間把握問題核心。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班主任遇事要學會觀察、調查,可以使用“關系圖譜法”,通過與“重要他人”深度調查,第一時間掌握事情發(fā)現問題核心,以便精準對癥下藥。
傾聽者:主動關切深度溝通認同。了解了事情的端倪,接著就是要做好深度的溝通,可以采用“三明治法”,先通過主動談心、認真關心、贊揚認同等方式,瞬間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以獲得學生心靈深處的情感認同,然后在進行具體溝通。
引領者:授之以漁跟蹤幫扶助人。學生有困惑、迷茫、失落很正常,首先要安撫情緒,注入希望,讓學生重新振作精神,努力尋求問題解決的方法。用我們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做好學生的人生導師,幫助他們把握問題的核心,找到未來發(fā)展的方向與具體解決方法,并進行后續(xù)的跟蹤指導幫扶,讓學生真正得以解決問題,在不斷成長磨礪中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
參考文獻:
[1] 李正華.班主任德育案例——心理教育個案[J].教學實踐與管理,2007(9):197-198.
[2] 方軍.班主任工作中案例的撰寫[J].教學與管理,2006(6):41-42.
[3] 丁飛標,鐘敏.德育案例研究價值管窺[J].教學與管理,2012(2):41-42.
作者簡介:苗芝云,山東省濟寧市,濟寧市喬羽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