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國際和平醫(yī)院檢驗科,石家莊 050081)
在機體內(nèi)承擔多種代謝活動的臟器即為肝臟,且體內(nèi)幾乎所有的酶均存在于肝臟內(nèi)[1]。因此,在肝臟中反映出肝損傷重要指標的肝損傷酶類,在人體器官肝膽發(fā)生疾病時(即肝損傷),因肝臟酶的組織分布及代謝特點,單一檢測某種酶的活性無法準確判斷肝膽疾病的性質(zhì)。為探究肝膽疾病患者相關(guān)的肝損傷酶:5′-核苷酸酶(5′-NT)、丙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LT)、天門冬氨酸氨基轉(zhuǎn)移酶(AST)、線粒體天門冬氨酸轉(zhuǎn)移酶(m-AST)、乳酸脫氫酶(LDH)、堿性磷酸酶(ALP)、腺苷脫氨酶(ADA)、γ-谷氨酰轉(zhuǎn)肽酶(GGT)活性,本研究進行了聯(lián)合檢測及相關(guān)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見表1。選取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肝膽疾病患者226例作為肝膽疾病組,入組病例的疾病類型:急性肝炎43例,慢性肝炎52例,肝硬化49例,肝癌11例,膽囊結(jié)石30例,梗阻性黃疸41例。另選取同期該院健康體檢者35例作為健康對照組。
表1 兩組基本資料比較
注:-表示無數(shù)據(jù)
1.2納入和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 健康對照組為本院體檢篩查結(jié)果肝膽臟器及其功能無異常者。肝膽疾病組依照患者肝膽疾病主要分為:肝硬化、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癌、膽囊結(jié)石、梗阻性黃疸,均依照其疾病診斷標準確診。
1.2.2排除標準 兩組患者均排除肝癌外其他惡性腫瘤性疾病,長期服藥影響肝膽功能指標,精神異常者;拒絕配合本研究的患者。
1.3方法 ALT、AST、LDH、ALP、GGT試劑盒由奧林巴斯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ADA試劑盒由溫州津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5′-NT試劑盒由中科科技有限公司生產(chǎn),m-AST試劑盒由吉林五洲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生產(chǎn),酶學速率法檢測采用沈陽東軟醫(yī)療系統(tǒng)有限公司產(chǎn)品,采用YZB/遼0388-2005 NSA-400/NSA-400P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
2.1ALT、AST、LDH、ADA、m-AST、ALP、GGT、5′-NT的主要分布臟器 肝、腎、心、骨骼肌是ALT的主要分布臟器;心、肝、骨骼肌是AST的主要分布臟器;肝、腎、肌肉、紅細胞是LDH的主要分布臟器;小腸黏膜、脾、胸腺、肝、肺、腎是ADA的主要分布器官;心、肝、肺、骨骼肌、腎、胰腺是m-AST的主要組織分布;肝膽系統(tǒng)、胎盤、小腸是ALP的主要組織分布;腎、胰腺、肺、肝、脾是GGT的主要組織分布;膽小管、心肌、腦、血管、胰腺是5′-NT的主要組織分布。
2.2兩組酶活性8項指標檢測結(jié)果比較 見表2。由表2可見,肝膽疾病組患者ALT、AST、LDH、ADA、m-AST、ALP、GGT、5′-NT檢測結(jié)果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疾病類型不同,肝損傷酶活性的升高程度也不相同。
表2 兩組酶活性8項指標檢測結(jié)果比較
組別nm-ASTALPGGT5′-NT健康對照組356.9±2.751.4±14.518.5±11.35.3±1.9肝膽疾病組 急性肝炎4351.8±26.592.7±29.663.7±28.69.8±5.7 慢性肝炎5234.5±18.762.4±22.629.9±17.98.6±3.9 肝硬化4943.7±18.5114.5±44.6109.7±60.87.9±3.5 肝癌1127.9±16.8155.7±84.6189.6±78.223.9±8.6 膽囊結(jié)石3014.9±3.6178.4±49.898.6±56.716.5±8.9 梗阻性黃疸4112.5±2.8219.5±66.252.4±25.116.7±6.5
有資料表明,在肝臟酶中,ALT主要存在于肝細胞質(zhì)基質(zhì)體,其細胞內(nèi)活性是百倍數(shù)量對比血清水平[2]。當人體肝臟的肝細胞受到損傷時,血清中酶活性會明顯升高,如果不是骨骼疾病或其他嚴重心肌損害等其他器官損傷所造成,其檢測結(jié)果的變化不能完全使肝臟受到損害程度得到有效區(qū)分[3]。心肌中AST水平最高,肝臟和心臟位居其后,而正常血清中AST水平不足肝臟中的千分之一,因此,若這些臟器受到損傷,血清AST水平將明顯升高[4]。AST的組成由位于細胞質(zhì)內(nèi)的AST和位于細胞線粒體的m-AST兩種同工酶組成,其所占比例各自為60%和40%。其水平變化代表不同意義,細胞膜通透性與s-AST升高,相關(guān)溶于細胞質(zhì)內(nèi)s-AST大量溢出時,會發(fā)生輕微細胞損傷;細胞嚴重損傷、存在于線粒體的m-AST才釋放于細胞外,細胞會發(fā)生嚴重損壞或壞死,AST水平也會增加[5]。若不存在心肌炎和心肌梗死、腦梗死的可能性,可作為一項肝細胞炎性反應(yīng)指標,m-AST為判斷肝細胞變性壞死的一項良好指標。LDH有組織損傷時,酶活性明顯升高為其主要表現(xiàn),若LDH持續(xù)伴隨ALP不斷升高,則提示可能發(fā)生肝臟惡性腫瘤浸潤狀態(tài),提示預(yù)后差[6-8]。ADA與機體細胞免疫活性有直接關(guān)聯(lián),當健康人體中ADA血清水平低于25 U/L時,并且在人體各器官中廣泛分布,其主要來源臟器——肝臟,參與核酸代謝,因此不論發(fā)生任何狀況而至肝臟受到損傷,血清中ADA水平升高的原因之一是通過進入血液產(chǎn)生的[9]。ALP是一種在堿性環(huán)境中水解的磷酸酯酶類,血清中的ALP主要來源于肝膽系統(tǒng)和骨骼,包括膽囊黏膜、毛細膽管及大膽管等[10]。膽汁阻滯的原因如果不是骨骼系統(tǒng)疾病、肺炎及肺栓塞、右心衰竭等其他臟器病變,可導致膽道黏膜所產(chǎn)生的ALP不斷增加,肝膽系統(tǒng)疾病診斷可參考ALP升高[11]。主要來自肝臟的GGT為肽轉(zhuǎn)移酶,是最靈敏的一項可反映膽汁淤積的血清酶,GGT的升高與膽管損傷有直接聯(lián)系。因GGT在骨中分布極少,故可彌補ALP的不足[12]。5′-NT存在于膽小管竇狀隙膜內(nèi),只有發(fā)生肝膽疾病時才可見血清水平升高,與ALP相似,但較ALP更敏感且特異度更高[13]。從本研究可明顯看出,肝損傷酶共分為兩種,一種是AST,主要分布于心、肝、腎、骨骼肌等;另一種為m-AST,主要分布于膽小管、腦、心肌、胰腺、血管等。肝膽疾病患者ALT、AST、LDH、ADA、m-AST、ALP、GGT、5′-NT檢測結(jié)果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疾病類型不同導致肝損傷酶活性升高程度也不同[14-15]。當肝臟由于各類疾病而受損時,由于細胞酶產(chǎn)生變化,進入血中,各類肝膽疾病患者肝損傷酶活性測定結(jié)果均有所上升;排泄受阻而逆流入血因膽道梗阻時,使其ALP、GGT、5′-NT合成升高。
綜上所述,肝損傷酶聯(lián)合檢測有利于更直接、快速、準確地診斷肝膽疾病,從肝臟酶學角度對肝膽組織受損程度予以判斷。但肝、膽功能不能全部由肝損傷酶決定。由于本文研究樣本量較少,仍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今后增加研究樣本,深入探究肝膽疾病采用肝損傷酶活性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意義。
[1]陳正文.探討多項血清酶檢測在肝膽疾病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6,20(4):610-612.
[2]肖義森.5′-核苷酸酶等4項血清酶學指標聯(lián)合檢測對肝膽疾病的診斷價值[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6(13):1626-1628.
[3]張耀輝.四種酶聯(lián)合檢測在肝膽疾病中的臨床應(yīng)用[J].中外醫(yī)療,2011,30(24):171-172.
[4]唐建江,蘇云福.血清酶聯(lián)合檢測在肝膽疾病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8):85-86.
[5]陳貞,龍璐,陶亞,等.血清 ALP,GGT,5′-NT 與 AFP 聯(lián)合檢測在原發(fā)性肝癌診斷中的價值[J].實用預(yù)防醫(yī)學,2012,6(11):1618-1621.
[6]李喜榮,曾江濤,董暉,等.聯(lián)合檢測血清指標在肝膽鑒別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8):841.
[7]中華醫(yī)學會肝病學分會,中華醫(yī)學會感染病學分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11,19(1):13.
[8]李萍,史茜,王波,等.多項生化指標在常見肝病診斷中的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3,34(23):3205-3207.
[9]CASTLE P E,RODRGUEZ A C,BURK R D,et al.Long-term persistence of prevalently detected human papillomavirus infections in the absence of detectable cervical precancer and cancer[J].J Infect Dis,2011,203(6):814-822.
[10]文兵.血清 AFU 檢測診斷原發(fā)性肝癌的意義[J].黑龍江醫(yī)學,2014,38(3):268.
[11]張碧云.肝膽疾病與健康人群的GGT ChE及ALT檢測結(jié)果分析[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4,8(16):2126-2127.
[12]柳穎,林慧銘.ALT、AST、GGT檢測在肝臟疾病診斷中的臨床價值[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20(17):2562-2563.
[13]蔡木發(fā),高鳳,符小芳,等.肝臟疾病血清 AFU 與 ALT、AST、GGT 相關(guān)性分析[J].吉林醫(yī)學,2015,18(15):3244-3245.
[14]SCHIFFMAN M,WENTZENSEN N,WACHOLDER S A,et al.Human papillomavirus test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cervical cancer[J].J Natl Cancer Inst,2011,103(5):368-383.
[15]章海軍.ALT、AST、ALP、GGT組合實驗室檢驗結(jié)果分析[J].醫(yī)學信息,2014,26(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