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琴
(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yī)院,四川 廣安 638000)
舒適護理是一種以人性化理念為指導的高水平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要求護理人員不僅要關注患者身體的感受,更要關心其心理的感受。有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對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可顯著減輕其焦慮、抑郁的心理,從而保障其手術的順利進行,提升其手術的效果[1]。在本次研究中,筆者以近兩年在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yī)院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10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對這類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的臨床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間在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yī)院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100例患者。將這100例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甲組和乙組,每組各有50例患者。甲組患者的年齡為25~68歲,平均年齡為(46.1±4.5)歲;其中,有16例子宮漿膜下肌瘤患者,有18例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有16例子宮肌壁間肌瘤患者。乙組患者的年齡為27~70歲,平均年齡為(46.9±4.7)歲;其中,有19例子宮漿膜下肌瘤患者,有17例子宮黏膜下肌瘤患者,有14例子宮肌壁間肌瘤患者。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在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期間,均對其進行生命體征監(jiān)測、手術室環(huán)境管理、術后切口護理及用藥指導等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甲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進行術前舒適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前,護理人員對其進行訪視,了解其月經(jīng)史、生育史及流產(chǎn)史等信息,對其病情進行準確的評估。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手術室的環(huán)境、手術的方法和效果、術中及術后配合的要點、術后的注意事項等,并向其介紹手術醫(yī)生的資歷、技術,以增強其對手術的信心,改善其不良情緒。2)進行術中舒適護理。在患者進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保持手術室的安靜,不大聲喧嘩或低語,以免使患者出現(xiàn)猜疑的心理,影響其情緒,導致其出現(xiàn)血壓及心理狀況不穩(wěn)定的現(xiàn)象。選擇經(jīng)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靜脈穿刺,確保一次性穿刺的成功。在患者進行手術的過程中,護理人員盡量保護其隱私,減少其身體部位的暴露。密切監(jiān)測患者心理狀態(tài)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以便在其出現(xiàn)意外時及時告知醫(yī)生進行處理。注意保護患者的骨突部位,預防其發(fā)生壓傷。3)進行術后舒適護理。在患者手術結束后,護理人員密切關注其身體的感受及術后疼痛的情況,必要時遵醫(yī)囑為其使用鎮(zhèn)痛泵。注意為患者保暖,預防其發(fā)生墜床等不良事件。指導患者取舒適的體位,協(xié)助其進行穿衣、排便及進食等活動。確保患者導尿管的通暢,避免其發(fā)生導尿管受壓及堵塞的現(xiàn)象。在為患者拔除導尿管后,鼓勵其盡早下床進行活動,并指導其做好會陰部的清潔工作。
治護結束后,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情況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1)應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對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的程度進行評估。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焦慮、抑郁的程度越嚴重。2)由參與本次研究的護理人員共同設計護理滿意度評估表,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該評估表的總分為100分?;颊叩脑u分越高,表示其對護理服務越滿意。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在接受治護前,兩組患者SAS及SDS的評分相比,P>0.05。在接受治護后,兩組患者SAS及SDS的評分均低于接受治護前,而且甲組患者SAS及SDS的評分均低于乙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的對比 (分, )
表1 接受治護前后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的對比 (分, )
組別 例數(shù) SAS評分 SDS評分接受治護前 接受治護后 接受治護前 接受治護后甲組 50 49.8±6.4 34.7±6.0 51.3±3.7 33.1±2.6乙組 50 49.2±6.2 41.0±5.9 50.5±3.6 42.8±2.4 t值 0.476 5.294 1.096 19.384 P值 0.635 0.000 0.276 0.000
甲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為(94.8±3.0)分,乙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為(82.1±4.2)分,二者相比,t=17.399,P=0.000。
近年來,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患者在就醫(yī)時對護理服務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常規(guī)的護理方法往往只注重對疾病的護理,缺乏對患者生理和心理感受的關注,使患者在圍手術期的舒適度不佳。這不僅可影響患者手術的效果,還可影響其術后康復的情況和護患之間的關系。舒適護理是一種以患者的滿意為導向,以關愛患者的身體和心理狀況、提升其在治療過程中的舒適度、保障其康復效果為目的的高質量的護理服務模式[3]。在本次研究中,四川大學華西廣安醫(yī)院對在該醫(yī)院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乙組患者進行治療常規(guī)護理,在此基礎上,對甲組患者進行了術前、術中及術后舒適護理。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jīng)治護,甲組患者SAS和SDS的評分均低于乙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滿意度的評分高于乙組患者,P<0.05。這說明,對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可取得較為理想的效果。這一研究結果與劉英芳[4]的研究結果相符。
綜上所述,對接受子宮肌瘤剔除術的患者進行圍手術期舒適護理可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取得令人滿意的護理效果。
[1] 張小容.舒適護理在婦產(chǎn)科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5,2(11):168.
[2] 張志林,黃桂婕.舒適護理在婦產(chǎn)科手術護理中的臨床應用分析[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2,10(5):104-105.
[3] 唐靜.舒適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衛(wèi)生產(chǎn)業(yè),2014,9(15):403.
[4] 劉英芳.婦產(chǎn)科手術室護理中運用舒適護理的體會[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3,4(13):27-28.